维克多?亨利头戴钢盔,身着救生衣,站在左翼观看自己舰上的主炮射击的红色曳光弹一发接一发飞入闷热的夜空。
在一大片徐徐飘荡的绿白两色的照明弹下面,瓜达卡纳尔岛海面上露出了影影绰绰的敌舰阵列,在烟雾中和诺思安普敦号夹叉射击溅起的冲天浪花中若隐若现。
鱼雷!……舰首左前方发现鱼雷!……舰长,左舷发现鱼雷,进入角十度! 监视哨、电话传令兵、舰桥上的军官和水兵都一起喊了起来。
尽管排炮不断轰鸣,震得帕格的耳朵几乎听不到声音,眼睛也被耀眼的火光照得模糊不清,但他还是听到了这些喊叫声,也看到了正在逼近的鱼雷所激起的尾波。
帕格当机立断,尖声喊道:左满舵!(掉转舰首正对尾波,想在这些尾波的间隙中穿过去;这是惟一的脱身机会。
) 左满舵,舰长。
舵手的声音高昂而坚定。
满舵左,先生。
好极了。
几乎就在正前方,两条闪闪发亮的磷光,划破漆黑平静的海水,贴近舰首,稍带一点角度疾驰而过。
真是千钧一发!另外三艘重巡洋舰已被鱼雷击中,黄色的火焰在舰尾熊熊燃烧,浓重的烟柱直冲云霄。
三艘受伤的巡洋舰是明尼阿波利斯号、彭萨科拉号和新奥尔良号。
鱼雷像鲱鱼一样,在特混舰队的周围群集游弋。
鱼雷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一队潜艇发射的吗?在头十五分钟里这次交战便已经是一场灾难,要是他自己的兵舰也——!兵舰在转身的时候两条绿色的尾波不见了。
接着又出现了,在正下方一闪而过,这一切舰长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周围响起一片混乱的喊叫声。
天啊,这下子要打中了!他抓住舷墙,停止了呼吸…… 一片火光! 轰隆一声,黑夜顿时像阳光下一样明亮。
诺思安普敦号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的夜战中沉没,这次海战也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如今日本海军已经覆灭,但是,美国海军也没什么理由认为塔萨法隆加战役有什么值得庆幸之处,它是一场愚蠢而徒劳的灾难。
当时,美国已从海上、空中和陆地控制了瓜达卡纳尔岛。
日本人为了给岛上遭受饥饿和疾病折磨的士兵提供补给,他们把驱逐舰悄悄开进叫作塔萨法隆加的小海湾,将一桶一桶的燃料和食品从舰上滚入海中,再由岛上来的小船把它们拖回去。
这些驱逐舰并非前来讨战。
但海尔赛却命令一支巡洋舰小型舰队,航行六百英里,从新赫布里底群岛来到瓜达卡纳尔岛,狙击并击沉敌人一支新的庞大的登陆部队。
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支登陆部队。
这是情报不确造成的一场虚惊。
指挥这支舰队的海军少将,在启程前两天才接手。
这支舰队是由瓜达卡纳尔岛历次战斗之后的残余部队拆散原来的建制混编而成的。
海军少将对这一带的情况不熟悉,他的舰只也没有在一起进行过训练。
第六十七特混舰队拥有雷达、搞突然袭击和强大的火力等优势,本来是完全可以彻底消灭敌人的。
因为日本人只有八艘驱逐舰,而他却有四艘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
但他在制订作战计划时以为,日本驱逐舰的鱼雷,像美国的这类武器一样,射程只有一万两千码。
事实上,日本鱼雷的射程能够达到两万码。
如果用低速发射的话,射程还可以远一倍,它弹头的摧毁力也大得多。
舰队在开往北方之前,海军少将召集了一次会议,会上维克多?亨利提到了这点。
在此之前,早在一九三九年他就写过一份关于日本鱼雷的备忘录,正是这份备忘录改变了他的整个生涯。
可是这位新上任的将军却冷漠地重复说:我们要逼近敌舰一万两千码,然后开火。
这就容不得帕格对此再有异议了。
十一月三十日夜间,日本的驱逐舰队司令被困在靠近海岸的一个没有机动余地的海域中,火力配备大大处于劣势,巡洋舰射出的八英寸口径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他的周围,照明弹在头顶上发出耀眼的亮光,他的舰队笼罩在美国炮火的硝烟和溅起的浪头之中。
因此,他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鱼雷向炮口冒出火焰的远方全部发射了出去。
霰弹鱼雷弹头击中了全部美国的四艘重巡洋舰。
日本人得胜溜走了,毫发未损。
雷鸣一般的气浪撕裂着帕格?亨利的耳膜。
他被这股气浪震得双膝跪地。
他挣扎着一跃而起。
整个舰身像出了轨的火车一样,摇摇晃晃,东倒西歪。
更糟糕的是,舰身突然倾斜,这比火焰窜上左舷更糟。
他昏昏沉沉地约略估计——在几秒钟内——舰身倾斜了至少十度。
鱼雷炸开的窟窿该是多么大啊! 朱诺号被鱼雷击中,在一声爆炸的巨响中沉没,这情景他是忘不了的。
他冲进驾驶室,抓起话筒。
听着,我是舰长。
他听到了下面甲板上扩音器里自己刺耳的吼叫声,向三号炮塔的弹药库灌水,将五英寸口径的备用炮弹丢入海中。
再说一遍,向三号炮塔的弹药库灌水,将五英寸口径的备用炮弹丢入海中!回话! 电话传令兵拉开嗓门高声喊着,命令已听到并在执行。
甲板仍在摇晃抖动。
诺思安普顿号就像撞上礁石一般,但帕格知道,他此刻是在水深六百英寻的海域里。
他拿起话筒大步走出驾驶室,来到舰的左舷,扑面而来的热浪使他大吃一惊。
简直好像打开了炉膛门一样。
整个舰尾都是烈火熊熊,在这黑夜里把四周的海水照耀得一片橙红。
全体官兵注意。
我是舰长,我们舰的左舷后部被鱼雷击中,也可能是中了两枚鱼雷。
迅速报告损伤情况。
消防队和抢险队立即出动,到舰尾就位,协助控制火势,并防堵进水部位。
副舰长,到舰桥坚守岗位……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发布命令的词句迅速地在他脑子里闪现。
水兵们觉得这种训练最厌烦无聊,然而这种训练现在却管用了。
在驾驶室里,电话传令兵都在压低嗓门转述损伤情况报告。
值班军官和舵手弓着腰伏在铺有舰体图的海图桌上,用黑色和红色铅笔涂抹下层甲板的舱面图;黑的表示进海水,红的表示起火。
第一批的严重损伤报告是:三个螺旋桨轴停止转动,通讯和动力设备失灵;C甲板和D甲板进水浸油。
帕格一面发号施令,一面在考虑抢救的对策。
控制火势,制止进水,获得充分时间驶回港口,这是值得一试的。
图拉吉岛距此十八英里。
另外三艘受伤的舰艇已朝该岛方向驶去。
到后锅炉舱去,抢修破裂的燃料管道和蒸汽管道。
一切还有动力的泵位,将燃料从左舷抽到右舷,把左舷舱里的水抽到海里去,还…… 又是一声爆炸!他脚下甲板猛地一震。
在舰尾远处,救生船甲板的后面冒出一股又粗又黑的油,像得克萨斯的一眼喷油井,这股油柱喷上去后,再弯弯曲曲地散落下来,向船桅、向火炮射击指挥仪室、向甲板上倾注而下,三号炮塔的周围落下一片粘糊糊的稠雨。
火焰沿着浸透油的桅杆攀缘而上。
在浓烟弥漫的天幕下,矗立着一座明亮的火塔。
下层甲板不断发生爆炸,溅起阵阵油雨洒向烈火。
照这样下去,军舰支撑不了多久。
不论舰体有多长,也不论有多么粗大的火炮,它不过是个不堪一击的庞然大物。
它的稳固性和抗损伤的能力差得可怜。
这艘军舰不是按照作战的要求建造的,而是根据政客们签订的一纸条约的愚蠢限额而建造的。
帕格对此早有所知,因此他拼命抓紧危急事故的训练。
唉,真糟糕,鱼雷不偏不倚正巧命中这艘重巡洋舰的致命弱点,击中了偷工减料的装甲带的舰尾部位,将主要的燃料油舱炸开了一个大洞,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多孔发动机和锅炉舱也炸坏了。
开往图拉吉岛将是一段艰难的航程。
下面海水一定像瀑布一样涌入船舱。
眼下用抽水机抽水暂时还可以控制住。
舰体很长,大约有二百万立方英尺的空间,这是很大的浮力。
只要他这条军舰不马上爆炸,只要敌人不再用鱼雷攻击它,只要火势能控制得住,他也许有可能把这条军舰驶进港口。
哪怕将它驶进浅滩,诺思安普敦号也还是值得全力予以抢救的。
消防队的队员们拖着轻便消防车和软管在滑溜的甲板上四处奔跑,在眩目的火光下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在移动,闪闪发亮的水柱激起了一团团桔红色的滚滚水气。
损伤报告源源不断地报到上面的驾驶室,军官和水兵们讲话的声调变得像是在照章办事了。
舰首的机舱里还有动力;一个螺旋桨也足够把这艘受伤的军舰推进到图拉吉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