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回忆》第七十章(3)

2025-03-30 18:46:54

修改过了的《寒霜—杜鹃国》也引起一片笑声。

乌达姆和娜塔丽满面红光从幕后走出来,一次又一次地鞠躬。

  统楼里四处都传来了欢呼声:乌达姆!  他摇摇头,挥挥手,请大家别这样。

  更多的人欢呼着:乌达姆,乌达姆,乌达姆!  他做手势请大家安静下来,要求准许他退场。

他说他很疲乏,心情又不好,还得了感冒,下一次再补演吧。

  不成,不成。

现在再来一个!乌达姆!鸟达姆!  木偶戏每次演出时总是如此。

有时候观众达到了目的;有时候经过恳求,乌达姆总算退了场。

娜塔丽坐在一旁。

他摆出一个忧郁的歌唱家的姿势,把两手在胸前合拢,用唱诗班领唱人的低沉的男中音唱起了一支悲哀的圣歌。

  乌达姆……乌达姆……乌达姆……  每次他一唱起这支歌,娜塔丽就觉得脊背都发凉了。

这是赎罪日礼拜仪式中的一段。

  人是用尘土创造出来的,他的归宿是在尘土之中。

他就像一片破碎的陶瓷,一朵凋谢的鲜花;就像一粒浮游的微尘,一个过眼的影子;就像一个梦境,飞逝而去。

  在每一对比喻之后,听众们总轻声合唱着歌曲开始部分的那个选句:  乌达姆……乌达姆……乌达姆。

  它的意思就是:  人啊……人啊……人啊。

在希伯来语里,人这个词叫亚当。

乌达姆在波兰意第绪语里是亚当的变音。

  亚当,亚当,亚当——特莱西恩施塔特犹太人喉咙里唱出的这个令人心碎的低沉的圣歌,使娜塔丽·亨利听了感到一种她被囚之前从未感到过的激动。

这些人都在死亡的阴影下,刚才还高兴得笑成一片声,现在却低声唱起这个也许就是他们自己挽歌的曲子来。

乌达姆唱到领唱人唱的那段绚丽的词句时,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如泣如诉。

他闭上了眼睛,身体在小木偶戏台前面摇晃着,两手伸了出来,高高举起。

几分钟之前这个人还在讲着最最粗鄙的下流话,现在他声音里却充满了对于上帝和人类的敬畏与热爱,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就像一粒浮游的微尘,一个过眼的影子……  乌达姆……乌达姆……乌达姆……  他踮起脚尖,胳膊僵直地高高举起,睁大了眼睛,像敞开的炉门那样炯炯地望着听众:  就像一个梦境……  那双火一般炽热的眼睛闭上了。

他垂下两手,身体也松弛下来,几乎支撑不住的样子。

最后那句话声音降低下去,几乎成了耳语:  ……飞逝而去  他从来不唱第二遍,总紧绷着一张苍白的脸,僵僵地鞠上几躬,向观众的喝彩表示谢意。

  娜塔丽以前觉得用这个令人痛苦的礼拜仪式上唱的咏叹调,用这种曲调和歌词,来结束一宵的娱乐,未免太古怪,简直有点儿阴森可怕。

现在,她懂得了。

这正是特莱西恩施塔特。

她在周围人们脸上看到的那种净化,也感染了她自己。

听众都已精疲力竭,得到满足,准备回去安寝,准备迎接这个阴影之谷 中的又一天。

她自己也是这样。

  那到底是什么?  她的帆布床上放着一套带有黄星标志的灰呢衣服。

旁边还有粗棉线袜和新鞋。

对面埃伦的床上,放着一身男人的衣服和鞋子。

他坐在两床之间的小桌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部棕色的大本犹太教法典。

他举起一只手来。

先让我把这段看完。

  这里可以最为明显地看出给予他们的照顾。

他们两人单独有一间房,尽管这是个只有一扇窗的小房间,是用墙板从一个大房间里隔出来的。

这个大房间从前是一个有钱的捷克人私邸里的餐厅。

在隔板那边,几百个犹太人挤住在四层的床铺上。

这儿放的是两张小床,一盏昏暗的小灯,一张桌子,还有一个像公用电话间那样大小的纸板衣柜,这在犹太区里可算奢华到了极点。

连市政委员会的官员们居住条件也不过如此。

对于这种宽厚的待遇始终没作过任何解释,要么就是因为他们是知名人士。

埃伦在这儿用膳,不过并不用去站队。

负责这所房子的长老派了一个姑娘把饭给他送来。

然而他简直不大吃东西。

他好像是靠空气在过日子。

通常娜塔丽回来的时候,总有些杂碎和汤水剩下,如果她乐意吞咽下去的话。

要不然隔板那边的人就会把这份东西狼吞虎咽地吃了。

  现在,放着这套灰呢衣服,这是为了什么呢?她拿起来在自己身上比了比。

上好的料子,裁剪很讲究,而且还很合身,只稍微宽大了一点。

这套衣服上微微散发出一种馥郁的玫瑰香。

从前一定是一个上等人家妇女穿的。

她仍旧活着?还是已经死了?还是已经被遣送走了?  埃伦·杰斯特罗叹了一口气,合上书本,转过身来朝着她。

他的须发全都白了,皮肤就像柔和的云母,骨头和青筋都可以看得出来。

自从他病愈之后,就一直沉静而虚弱,却有惊人的耐力。

一天天他教书,讲学,听音乐,看戏,并且终日伏案为希伯来经典编纂目录。

  他说:这些东西是晚饭时候送来的。

很叫人惊奇。

后来,爱泼斯坦来了,才讲清是怎么回事。

  爱泼斯坦是特莱西恩施塔特市政机构当时的首脑,是一个享有Actester头衔、可以算作市长的人物。

从前,他是一个社会学讲师,是德国犹太人协会的会长;现在他为人恭顺、萎靡不振,是德国秘密警察囚禁中的一个幸存者。

他被迫对党卫军卑躬屈节,尽量以他的谨小  慎微的方式做点儿有益的工作,可是其他的犹太人都只把他看作德国人的一个傀儡。

他没多少选择的余地,也没剩下多少胆力来行使他所获得的那一点儿选择权。

  爱泼斯坦说什么来着?  咱们明天得上党卫军总部去。

不过并没有危险。

他说是好事。

咱们应当享有更多的特权。

他很郑重地这么向我担保,娜塔丽。

  她觉得心窝里发凉,连骨头里都发冷,同时忙又问道:为什么要咱们去?  去会见艾克曼中校。

  艾克曼!  特莱西恩施塔特这一带人们所熟悉的,是当地那几个党卫军军官的姓名,如勒恩、海因德尔、默斯等。

艾克曼中校是一个只听见人们窃窃私议的高高在上的险恶姓名。

他尽管军阶并不很高,在犹太区人们的心目中却是一个比希姆莱和希特勒地位低不了多少的人物。

  埃伦的神色是亲切的,充满同情的。

他没露出什么害怕的样子。

是啊。

十分荣幸。

他用一种安详、讽刺的口吻说。

不过这些衣服倒的确是个好兆头,是不是?至少,有人希望咱们穿得好看些。

那么咱们就这么办吧,亲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