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仕途官运全集 > 第十章、不花钱也办事

第十章、不花钱也办事

2025-03-30 18:57:50

李纲边打量着陈校长,魁梧的身材,方方正正的脸孔,标准的军人站姿态,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人。

边向他伸出了手:陈校长,您好,我是新来的办公室主任李纲,您有什么事和我说就行了。

陈校长看了李纲一眼,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对不起,李主任,我和赵主任闹惯了,所以……李纲向陈校长摆了摆手,真诚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您就像平时对待赵主任那磁就行,我就喜欢直来直去的人。

他扭头看了看叶梅:这是咋回事?叶梅给陈校长倒了一杯水,来到陈校长的面前:陈校长,请喝水。

然后她对李纲说:是这样的,咱们公司的职工子女大多数都在下营乡中学读书,下营乡是个穷乡,再加上这几年江城市的教育经费紧张,下营中学的桌椅板凳已经坏了很大一部分,去年市教育局和陈校长来到咱们公司和赵主任协商,想让咱们公司出一部公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公司领导的赵主任也同意了,可是,就因为咱们公司的资金一进周转不开,所以这件事一直也没有解决。

陈校长说的没错,他已经来了有十几趟了。

李纲听到了叶梅的介绍后,他想起了自己上学时的艰巨环境,那时自己的学校也是没有桌椅,同学们都趴在石头上写字,到了冬天,根本就写不了字。

他的心疼了。

这让他想起了一个地方,估计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于是他握住了陈校长说:陈校长,我也是刚到这里,有些情况也是不了解。

等到我把这件事了解清楚后,我一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我向您保证,三天后我一定把桌椅给您送去。

今天您恐怕又得白跑一趟了。

实在是对不起。

陈校长见李纲答应的这么痛快,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将信将疑地看了李纲一会儿,迟疑地说:李主任,你不会是为了打发你离开才这样说的吧。

不过李主任,我今天就相信你一回。

不过要是过了期限,我可还是要找你的麻烦的。

说完走出了公司办公室。

李纲把陈校长送到了门外,他一进屋,叶梅提醒李纲说:李主任,赵主任在时这件事拖了有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解决,您好说只用三天,您能办好吗?咱们公司根本就不想出这笔钱。

赵主任对我说过,说当时咱们公司那么求江城市教育局,想让咱们公司的职工子女上城里的中学读书,可是他们就是不批,现在他们求着咱们了,咱们也不能给办。

李纲说:咱们不给办,吃苦头的不还是咱们公司的职工子女吗。

这事我自有办法。

中午吃完饭后,一走进办公室,李纲就给司机班打了一个电话:喂,司机班吗?下午到下营中学接孩子的通勤车几点发车?电话那边告诉李纲,通勤车每天下午三点半发车,五点钟正好能返回公司。

李纲决定亲自到学校里去看一看,学校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说陈校长只要求公司解决桌椅的问题,里面不应当有啥事。

但李纲还是想验证一下,找公司领导谈时也好有个依据。

下午两点半,李纲就来到了司机班,里面有两个人正在聊天。

李纲问道路:哪位师傅跑学校的通勤车。

其中的一个人站了起来:是我,想搭车还不到点呢。

另一个人知道李纲,他赶紧接过了话茬儿:李主任想上学校去呀?李纲微微一笑:是的,我想到下营中学去看一看,今天咱们能不能提前发车呀?开通勤车的师傅一听他是主任,赶紧说:行,没问题,要不然我也是在班里待着。

那咱们就走吧。

李纲的话里有商量的成份,但也有点命令的语气。

说完自己先走出了屋门。

于是两个人上了公司的大轿子车。

汽车起动后,李纲问道:师傅贵姓?那人回答道路:我姓陶。

李纲接着说:陶师傅,您能跟我说说咱们公司职工子女在下营中学的情况吗?咱们公司距下营中学有十几里路,孩子们上下学也不安全,所以公司为孩子们准备了通勤车,专门接送孩子们上下学。

现在咱们公司有四十多个孩子在下营中学上学。

陶师傅的话也不多。

很快通勤车就来到了下营中学,学校看门的校工和陶师傅挺熟,他一见是陶师傅的的车,他不解地问道:陶师傅,你今天咋这么早就来了?随着来到门口,把大门打开了。

陶师傅把车停好了位,李纲下了车,他对陶师傅说:陶师傅,我下去转转,您就在车上等会儿吧。

陶师傅见李纲下了车,他对李纲说:李主任,如果我不妨碍你的话,咱们俩一块转转,要不了我一个人在车上也太闷了,这样咱们俩也好有个照应。

李纲一口答应道:那可是太好了,我正愁对这里不熟呢,李纲和陶师傅在学校里的各个教室的外边转。

陶师傅问李纲:李主任,你是为了学校的桌椅的事来的吧?李纲不解地问:您是怎么看出来的?陶师傅叹了口气:唉,别提了,我儿子也在这里上学,他一回到家就说自己累。

我还不信。

这一开上通勤车,车上的孩子都说累,而且还盼着能使上新的桌椅,这教育局也没钱。

李主任,您真的能把这件事解决了吗?赵主任可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没解决了。

李纲的眼睛一边看着教室里的情况一边说我这不是来看了吗,我的想法是最好把全校的不能使的桌椅都给换了,最起码让孩子使上能用的桌椅,陶师傅,您说我的想法行吗?不花钱也办事在李纲的眼里,他看到教室里的桌椅确实坏的用不了,有的桌子是三条腿,有的凳子腿是长短不齐。

有不少学生都在站着听课,他们几乎转了全校所有的教室,情况基本上都差不多。

这让李纲想起了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李纲的小学是在一座破庙里,那座庙太旧了,里面的墙壁都是黑色的,好像从来就没有刷过,窗户上、不花钱也能办事没有一块玻璃,冬天时只能用一张张发黄的报纸遮挡外面的寒风,但同时也把阳光稍好在了外面。

每次走进这庙里时,眼睛都要好第时间才能适应,教室里没有课桌,只有用砖头支起的青石板,也没有椅子,代替它们的也是一块块砖头。

这介景象在李纲的心里太深该了。

两个人转了一圈之后,李纲对学校所需的桌椅的数量心里有了一个数。

然后他和陶师傅回到了车上,专门等着孩子们放学上车。

放学和铃声响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上了车。

看着孩子们疲惫的神情,李纲的心里直想哭,因为他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的,他决定不余遗力的为孩子们解决这个事。

其实李纲对这件事还是有把握解决的,只是他要的就是领导的一句话。

第二天一上班,李纲就来到了王总的办公室,准备和王总谈谈自己的想法。

王总一见到李纲,他感到很惊讶:哎呀,小李,你对办公室的工作熟悉了吗?今天找你有啥事?李纲对王总说:王总,昨天下营中学的校长来到咱们公司,要求咱们为他们学校解决桌椅的事。

小叶说他已经来好几次了。

我答应了。

而且昨天下午我亲自到下营中学去看了一下,那里的情报来源确实到了让人看不下去的地步了。

不要说是咱们的职工子女在他们学校上学,就是没有咱们公司的子女也应当伸出手来帮助他们一下的。

王总,您别担心,我找您来不是向您要钱的,解决的办法我已经想好了,关键就在您一句话。

而且这也不是让您为难的事。

王总不解地看着李纲:你说怎么个解决法?李纲一看王总的神情,估计这事有门,于是他放心地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公司不是建了一所职工学校吗?现在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因为老职工都已经培训完了,而新招进来的职工的文化水平都不低,也用不着再办培训班了。

职工学校里的那些桌椅闲置着也没有多大的用,如果我们把这些桌椅给下营中学送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

一是为咱们公司腾出了几间房子可以做为职工的住房,二是解决了学校的桌椅缺乏的问题,三是也为咱们公司在社会上树立了重视教育工作的形象。

王总一听李纲的话说的也有道理,他兴奋地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我这就给公司教育处打个电话,你到他们那去拿钥匙吧。

连小平同志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事我支持。

从王总的办公室里出来,李纲的心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只要王总中意了,这事就好办了,总算没有食言。

他不到了教育处,很顺利地拿到了钥匙,我要求教育处的人跟着他来到了职工学校的教室,一起清点桌椅的数量。

点完之后,李纲给教育处出了一张字据。

然后送走了教育处的同志后,我又火速地向公司维修班走去,因为他看到这几百套桌椅有的已经坏了,需要修理。

李纲来到公司维修班,他把工作和职工们说了一下。

这些职工听说是为了给学校修桌椅,不用班长招呼,呼啦一下子全都站了出来,跟着要李纲来到了职工学校。

在干活之前,李刚对职工们提出了时间和技术上的要求:为了让咱们的孩子早日座上结实的桌椅,大家必须保证在达到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在明天早晨上班前,各位师傅一定要把这此桌椅修好。

维修班长大声地说:李主任你就放心吧,今天晚上我们就是不睡觉也要把这些桌椅修好,保证不影响明天早晨装车。

各位,这是给咱们自己的孩子修桌椅,谁也不能闲着。

其实,李纲在技术处时就知道公司的职工学校,而且还给教育处帮过忙。

当时他就对这一排空着的房子感到有些可惜:现在公司里有很多年轻的夫妻连住房都没有,如果把这些房子腾出来,又能解决好几家无房户的住房问题。

所以当陈校长一提到桌椅的事,要纲的脑子里一下子就想到了职工学校。

只是对于王总能不能批,他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对此他李纲也是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他亲自出面,如果不能解决的话,那他就只能打教育处的主意了。

回到办公室,叶梅正在等着他:李主任,陈校长又来电话了,还是学校桌椅的事,他说如果明天还不能解决的话,他要亲自去找王总了。

这可咋办呀,明天可就是第三天了。

看着叶梅脸上那焦急的神情,李纲觉得她倒挺可爱的,他笑着说:你不用担心,事情已经解决了。

真的。

一听到这话,叶梅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她拉起了李纲的双手,左右摇动着:你说你是咋解决的。

赵主任在时他向王总申请了好几次,王总一分钱都没批。

李纲笑着说:不一定任何事情都要钱来解决,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能办事那才叫能力。

难以下咽的酒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纲想到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应当发挥宣传部的作用。

于是第二天一上班,李纲就来到了宣传部,等待着李芳的到来。

差十分钟就到八点了,李芳采着点来了。

老远李纲就听到了她寻高跟鞋敲击水泥地面的:哒哒声。

这声音敲得李纲的心里直发慌。

李芳一见到要纲,她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李纲,大清早的你不去你的办公室,你在这里干嘛呢,不会是专门等我的吧?我这儿可没有你能干的事。

李纲看着李芳那化了淡装的脸,眼睛就离不开了:我还真是等你呢。

我知道你们宣传部每个月都有任务,今天我送给你一个新闻报料,不知你感不感兴趣?李芳看着李纲那张兴奋的脸,心里似乎明白点什么。

她的眼睛平静如水地等着李纲往下说。

李纲高兴地说:今天咱们公司给下营乡送去几百套桌椅,以解决孩子们上课没有桌椅的困难。

企业为学校捐助教学用品,这不是个很好的新闻点吗?也算是我对你的一个报答。

李芳一听这个消息,她的情绪立刻兴奋起来:真的,王总给你批钱了,太好了。

眼看就要到月底了,我不一篇稿子没写呢。

再说孩子们也不用再遭罪了,这篇稿子写了说不定还能在省报市报上发表呢。

你们什么时候走呀,我和你一起去。

李纲看到李芳的那股兴奋劲。

他的心里也很高兴:只要对你有帮助就好。

车装好了咱们就走,估计这会儿职工们正在装车呢。

我先去看看,走的时候我叫你。

李芳的情绪好到了极点,她索性连门也不开了:我现在就跟随你去,看着职工们装车。

市工业局宣传部对各企业和宣传工作人员都是有稿子要求的。

当然这点小事对于李芳来说并不成问题,主要是这个月她的事情比较多,另外她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可写的,所以她正为这个月的任务发愁呢,没有想到公司会有这么大的新闻,她能不高兴嘛。

虽说李芳属于**,但她希望自己能凭着自身的努力来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且她自认为也做到了,因为她还出席过局里和市里的宣传工作优秀宣传员呢。

而李芳对自己在工作上的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

李纲带着李芳来到了职工学校,他们看到维修班的师傅正在高兴地装着车,因为他们当中就有自己的子女在下营中学上学,这些孩子们回到家里没少向他们报怨学校里的事,现在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再也不用受罪了,他们对李纲露出了既有感激又有钦佩之情。

很快这些桌椅就装上了车,在出发前,李纲给陈校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半个小时就能到学校。

他怕陈校长今天到公司里来。

然后李纲和李芳坐上车走在前面,向下营中学走去。

汽车一到学校的门口,李纲就看到在学校里的马路两旁,站满了学生。

学生们冲着李纲他们欢呼着,跳跃着。

看到这个情景,李纲的心里或多或少地涌出成就感和自豪感。

陈校长把李纲和李芳迎进了校长办公室那兴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语无伦次地握着李纲的手说:为了这些桌椅板凳,我是求爷爷告奶奶,就是没有人管我们的事。

我到你们公司也是跑了十几趟,还是没有解决。

说句实在话,前天我听到李主任说三天内解决,我根本就不相信,我认为是李主任在敷衍我。

我想着这一换新主任我的事更没有指望了。

没有想到李主任真是言而有信,按时给孩子们送来了。

从这点可以看出李主任是个干事的人。

现在我替学校里的孩子们谢谢你了。

说完冲着李纲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纲看到陈校长那满头的白发,他赶紧把陈校长扶了起来:陈校长,我们应该感到内疚才是,让我们自己的子女使用这破旧的桌椅,这是我们的失职呀。

李纲和陈校长在办公室里说话,外面的老师和学生们在卸桌椅,并且搬到自己的教室里。

这就耽误了好长的时间,当所有的桌椅都卸完之后,已经是中午了陈校长开始张罗李纲他们到学校食堂去吃饭。

李李纲是说什么也不答应。

最后陈校长都急了,他急赤白脸地说:你们帮我去掉了最大的一块心病,说什么你们也要让我表示一下。

要不然我会一辈子也会不安的。

没有办法,李纲和李芳及两位司机师傅在陈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学校食堂。

当李纲看到桌子摆着那丰盛的饭菜时,他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个眼睛很快的人,他一看到李纲的神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赶紧向李纲解释:李主任请放心,这桌子上的东西没有一们是花学校的钱的。

这都是陈校长自己掏的腰包,让食堂师傅到外面买的。

不信你可以问食堂的厨师傅。

此刻,李纲对陈校长又生出了敬意,他坐到了桌前,开口说道:陈校长,我知道咱们市教育局的经费紧张,老师们也有两个月没有开工资了。

您也要过日子,我们哪能让您掏腰包请我们呢,应该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请您才对。

这样吧,今天这顿饭算我的,我是一个单身汉,无家无业无负担。

而且工资挣的又多。

等到下次我再来时,陈校长再请我们如何?说完他掏出了一百块钱放到了桌子上。

李芳见此情景,也赶紧掏出了一百元钱放到了桌子上:也算我一份,就当是我们两个一起报答老师的情意。

我等着老师们的日子过好了,我一定再来吃一顿老师们请的饭。

此时陈校长不知所措地搓着手,嘴里喃喃地说:这怎么行,这怎么行。

李纲来到陈校长的身边,把他让到了椅子上:这怎么不行,论年纪,您比我父亲的岁数都大,论职业,您是老师,我们是学生,咋说也是该我们孝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