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仕途官运全集 > 第二十四章、未雨绸缪(二)

第二十四章、未雨绸缪(二)

2025-03-30 18:57:53

晚上吃饭回来,冯坤不解地问李纲:李局长,在村里我都把你打成了那样了,你不但不追究我的法律责任,现在还对我这么好,给我找工作,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我要弄不明白,晚上我会睡不好觉的。

李纲看了看冯坤,真诚地对冯坤说:如果换作是别人,我肯定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的。

可是你是南宫局长的侄子,又是她向我说情。

我能不给南宫局长面子吗?我们的级别都一样,又在一起共事,我不能把事做绝。

另外,你又这么年轻,年纪比我也没有小几岁,我不能随随便便就毁了一个人。

我觉得你的本质并不坏,所以才想帮你。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次我给你找工作,是为了让你帮我干一件大事。

冯坤对李纲说的话是深信不疑,虽然有些他还不明白,但是他觉得李纲让干的事绝对不是干坏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纲带着冯坤吃完早点后就来到了办公室,等到九点整,李纲和冯坤一起来到了刘如海的办公室,彼此间做过介绍之后,冯坤把自己带的土特产放到了刘如海的办公桌上。

刘如海只是稍稍地拒绝了一下,就收下了。

按照东北的话说,刘如海觉得冯坤这孩子办事还挺敞亮。

他的心里也高兴,所以办事也就痛快。

他对李纲和冯坤说:走,咱们这就到水泥厂去,中午咱们哥俩好好地喝一顿。

李纲赶紧推辞说:真对不起,刘局长,我今天上午还有点事,实在是走不开。

今天还麻烦您好带着冯坤到水泥厂去一趟。

您看这样好不好,咱们改天,您把丁厂长约上,我一定请您们二位好好地喝一顿。

刘如海见李纲喧么说,他也就不再坚持,行,既然李局长有事,那你就先忙去吧,把冯坤你就放心地交给我吧,我一定让丁厂长给安排一个让冯坤满意的岗位。

其实刘如海还真不想让李纲跟着,因为他知道这个丁厂长一喝酒话就多,他担心李纲会看出他和丁厂长有什么关系。

到时候就麻烦了。

李纲见刘如海已经把自己拦在了门外,于是他就告辞走出了刘如海的办公室。

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做下一步的准备工作。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水泥厂的领导和刘如海对他这个检查组进驻水泥厂放心。

李纲在自己的办公室的窗前看到刘如海带着冯坤走了,他来到了朱亚军的局长办公室,他要和朱亚军说说自己办法。

朱亚军一见到李纲走了进来,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说道:李局长,有什么时候事吗?李纲坐在了朱亚军的对面,他说:我们这个小组进入水泥厂,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因为以前都是刘局长带着人去查帐,突然之间换成了我们,势必会引起他们的警觉,他们决不会坐以待毙,那我们的工作就被动了。

我是这样想的,再过一个月不就是年底了吗,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们税务部门的例行查帐,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做文章。

使我们进入水泥厂后不让他们的心里产生恐慌的心理。

朱亚军问李纲: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说出来让我听听,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力求万无一失。

李纲把自己早已写好的纸递到了朱亚军的手里。

朱亚军看过之后高兴地说:好,我们就这么办。

李纲这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等待冯坤的消息。

但他也不闲着,他准备明天把老唐和小刘找来,听听他们对举报信的看法。

看看他们有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以便完善自己的计划。

果然,下午冯坤带回来了消息,和李纲计划的一样,丁厂长一听冯坤在村里就是保管员,他就把冯坤安排到库房负责发水泥。

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他每天按照销售科开的票往车上装水泥就行了。

当然每辆车上人家都有装卸工,冯坤只管过数就行了。

下班前再和开票的工人对一下票就行了。

冯坤对李纲说:我们一到水泥厂,丁厂长一见到刘局长,就说已经把我的工作都安排好了,然后就领着我到人事科办手续。

到了人事科,丁厂长把我交给了那个办事员后他和刘局长就走了,他们让我办完手续后听人事科的人安排。

因为我是丁厂长领去的,所以他们对我都挺客气。

本来这会我应该接受安全教育,也没什么大事,就让我先回来了。

明天我就正式上岗了。

李局长,您对我还有什么嘱咐的吗?您要我干什么事?李纲对冯坤说:到了水泥厂之后,你首先要和销售科的那两位开票的人搞好关系。

我也明确地告诉你,我们税务局要对水泥厂进行调查。

你的任务就是把水泥厂这几年的水泥出入库的原始单据交给我们,我们核对后再还给他们。

你所在一岗位叫库工,那里的环境很差,希望你能坚持下来,完成我交给你的任务。

冯坤一拍自己的胸脯,满有把握地说:李局长,你就放心吧。

我会把这件事干好的,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我举让你失望的。

只是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找到那些单据后咋和你们联系呢。

李纲沉思了一会儿,对冯坤说:你不用和我们联系,到时候我们会找你的。

再有,你不能提前把那些单据拿出来,那样让人家发现了会打草惊蛇的。

而且也不利于你以后的工作。

因为这是你以后的饭碗。

第二天一上班,李纲就把老唐和小刘叫了过来,他让老唐先谈谈对举报信的看法。

老唐说:从这几封举报信的内容上看,应该是属实的。

因为现在的企业对于纳税的意识都不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

只是水泥厂的问题在严重一些。

根据信中的内容分析,这几年水泥厂的偷漏税的金额得有几百万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旦查实的话,企业的负责人有可能会坐牢的。

所以我们在调查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以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做出对我们不利的行为来。

更有甚者,他们可能会对我们进行伤害。

必竟我们的行动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

以我做纪检工作的经历来看,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我的看法就这些。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保密工作也要做好。

前几次之所以没有查出东西来,就是因为我们内部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而且还帮助他们做假帐,让蒙蔽调查小组。

经过几次被查,他们的反侦查的经验是越陷越丰富。

李纲看了看小刘,让小刘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刘说: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对这种情况遇到的也不多,而且我又是在基层工作,所以我说不出什么来。

一句话,我是坚决服从两位领导的指挥。

李纲见两个人没有话说了,他接过话茬儿说:老唐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公司时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只是他们没有得手。

之几天大家先好好地休息,等到我们一进入水泥厂,我们可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大量的帐目等着我们去核实。

我告诉你们,这些账目里有很多就是假帐。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去伪存真的眼睛。

今天咱们的会就先到这儿,你们回去休息吧。

我还要参加一个会。

李纲来到了局会议室,这是朱亚军和李纲订好的计划,他们准备召开一个局长办公会。

主要就是他们四位局长参加。

这时朱亚军和南宫静、刘如海已经坐在了会议室里,他们就等着李纲一个人了。

见到李纲的到来,刘如海首先和李纲打个招呼,他帮了李纲一个忙,所以他认为李纲一定会和他一条心的。

所以他见到李纲也就热情起来。

朱亚军只是示意李纲坐好。

然后他开始发言:现在年关已到,正是我们对各企业开始进行年度的例行查帐的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大家可能会都忙起来,希望大家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好。

今年的例行查帐我是这样安排的:我们今年把以前的惯例都改一改,往年是分管主要领导带队检查自己分管单位企业的帐目。

今年咱们来个互查。

也就是说李纲副局长主管了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帐换别人不查。

具体分工是:刘如海副局长主管的工业口由李纲副局长带队检查。

而李纲副局长分管的农业和乡镇企业由刘如海副局长来检查。

我和南宫局长互查。

根据我们抽签的结果是,刘如海副局长到上水峪乡和东坝河乡查帐。

李纲副局长到咱们县的龙头企业水泥厂去检查。

虽说是两个人互查,希望大家都负起责任来,实事求是地把工作做好。

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分管企业都能经受得住别人的检查。

就这样,李纲名正言顺地带着老唐和小刘驻进了水泥厂。

连刘如海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