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城与却月城之间二百里的河道上自西向东分布有一十二处渡口,昔日商船云集的各渡口如今空空如也,便连宽阔的河面上也无船只梭往,可谓怪矣。
咚突然一声雷震,却见岳江渡口临江高台上一身穿赤衣,头系赤巾的魁梧大汉手持双杵,猛击虎皮大鼓。
咚咚咚,咚咚咚一连串鼓点重音声势浩大,百姓闻得鼓声雷震,皆欢腾雀跃,顿时两岸华衣流彩,人头攒动,延绵数里。
正待鼓点气竭而衰之时,呜——一阵高昂的笛音婉转而起,将鼓点重音接上,时机拿捏极准,一时两岸喝彩连连。
富贵之人几日前便已预定了岸边各处望亭,此时坐在望亭中的老爷们或把盏谈笑或淡品茶点,男仆女婢服侍在侧,与两岸普通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范宽儿与陶安二人也已挤在北岸人群之中,忽闻一阵清悦的笛声从远处飘来,范宽儿心中一喜,还算来得及时,巡海楼船刚到,大少爷还没有上船呢。
陶安随人群齐首东望,却什么也看不见,顿觉气恼,忽见身旁范宽儿独自傻笑,便推了同伴一把,疑惑道:范宽儿,你在傻笑什么啊?噢,巡海大楼船来了。
范宽儿回过神来,应道。
我什么都看不见,你怎么能看见,胡——胡言乱语四字还没有说完,只见人群骚动,不时耳闻哇,好大的船啊,跟座山似的。
爹爹,船上有马儿在跑,好多马儿——你又看不见,你——你是怎么知道的?陶安惊讶地望着自己身边这个有点文弱的同伴。
噢,前几日帝君不是派武忠侯去调遣巡海楼船,而方才吹笛子的便是武忠侯,武忠侯都到了,楼船还会远吗?你怎么肯定那笛子便是武忠侯吹的,武忠侯来我家侯爷府上怎么从来没有吹过笛子?陶安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我也是偶然在我家侯爷府上听到的,总之我猜对了。
范宽儿咧嘴一笑,便不再言语。
范宽儿与陶安只是耳闻楼船很大,仰起脑袋也只能看到楼船一角,所以感触并不是很深。
若他们能亲眼看到巡海楼船一定会张大嘴巴,震撼非常。
长江中游江阔约四里有余,平均水深在九丈之间,而巡海楼船高十余丈,长三十余丈,比之荆江城城墙还高了一倍不止,如此高大巍峨难怪会令两岸百姓惊叹不已。
船共四层,下层装石压舱,名为库,也是储备仓库。
上层叫庐是兵士的住房。
第三层为飞庐,是操作指挥所在。
最上乘名雀室,是警戒望台。
每层四围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传讯骑兵穿行在甲板信道之间,如此声势,便如危山高岳带给两岸百姓一股强大的威慑之力。
当船驶进岳江港,两岸百姓渐渐噤声观望无人再敢大肆喧哗。
楼船在岳江港抛锚之后,便从船上伸出两丈宽的木板搭在临江高台之上。
不一会儿一干人等便从船上走出向高台行去。
看,那是武忠侯,走到高台啦,真威风。
陶安在错乱的人缝里终于能望见船身了,这一望便望见了武忠侯。
范宽儿听到同伴口中喃喃,便也将头扎进人堆中,只见高台之上站着一位十分高大的黑衣老者。
帝朝初建,因文武有别,所以在外文员皆白袍绾髻,而武员则黑袍束发,如此分发虽非帝朝礼制所定,但却成为了文武百官之潜规,也算是帝朝一奇了。
而范宽儿与陶安望到的这位老者,身穿黑袍,黑带束发,虽面目看不真切,但范宽儿与陶安却已经猜出来了,此人便是帝朝三侯之一的武忠侯廉如海。
怎么不见我家侯爷?陶安眺首在人潮中张望。
你那个角度看不见,在这边呢。
范宽儿提醒道。
陶安一听将范宽儿挤在一旁,在武忠侯身侧果真出现了一位身材修长的白袍文士,正与武忠侯交谈些什么。
呵呵,还真是我家侯爷。
陶安傻笑道。
陶安所言的正是三侯之一的文德侯闵君臣。
廉兄,当日你与唐兄分而南下,如今已两月有余,一言难尽啊!闵君臣喟叹道。
听说老唐已在回帝都的路上,看来海妖之事定已平定。
廉如海看了闵君臣一眼笑道。
一言难尽,廉如海已然猜到这两月之中朝中定有变化,此处人多眼杂只有将此一问憋在心中。
海妖之事也有变数,等唐兄回来再说。
闵君臣轻声道。
正待廉如海要详问此事,只听身后一人道:廉伯父,闵伯父。
廉如海一听,忽哈哈大笑,转身道:臭小子,你怎么也来了。
只见一少年站在廉如海身后,身穿一件银白云纹长袍,将黑发绾在脑后,长的眉清目秀,甚是白皙,风度翩翩一美少年也。
我来送大哥出航,家中有陈伯打理。
俊美少年回道。
呵,两月不见,又俊美不少,不知又有多少少男少女春心萌动。
廉如海打趣道。
少——少男少女?俊美少年忽的满脸通红,俊目呆滞。
啊,老夫失言,老夫失言,不是少男少女,只是少女。
廉如海一本正经道。
廉伯父,不要再作弄侄儿了,我父亲可有消息?俊美少年生怕廉如海再作弄自己忙转开话题。
你父亲已将海妖之事平定,如今正在回帝都的路上,在你大哥出航前是赶不回来了。
闵君臣淡淡道,将海妖变数隐去不提。
俊美少年一听,一丝黯然出现在脸上,不再言语。
御史监李大人,巡海正将军张大人,巡海从将军唐大人到——一声洪亮的传报在临江高台下响起。
初闻此言,廉如海,俊美少年神色皆微微一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只有闵君臣神色如昔,颇具深意地看了一眼廉如海,便向高台下望去。
不远处结驷连骑,一支帝都军队赳赳而来,只见一辆深红马车在后,前边两骑分列左右成品字形行在队伍之前。
两骑之人一老一少,老者黑袍黑甲,腰际左悬一柄银白宝剑,面目清癯,一派风仙道骨出尘之气质,却无武人的威势。
而少年二十**的样子,黑袍白甲,面目俊秀,与高台之上的俊美少年却有几分相似,只是眉目略微深沉,一派文弱之气,更无军人的杀气。
两位均非武人却都黑袍束发,作武人装束,当真怪异非常。
什——什么?陶安,是我的耳朵有问题还是那差官传报错了?范宽儿愤然道。
什么错了?陶安茫然望着因激动而面色通红的范宽儿。
我家大少爷不是巡海正将军吗?怎——怎么变成了从将军了?啊,真的呐,这是怎么回事?陶安经范宽儿一说,恍然道。
正待众人疑惑之际,一车两骑却已在高台前停住了,一人撩开车帘,踏着马凳走下车来。
便这一撩也让众人生出无限遐想,美人掀帘,一幅绝美的画面在众人心中浮出。
只见下车之人一身红衣,又罩一件深红连帽披风将头面隐去,口鼻之上又隐以白纱,只留两只俊目在外,诡异非常。
文德侯,武忠侯安好啊,流云爵也在呐,可是来送哥哥出航的,当真兄弟情深呐。
红衣人令人沉迷的声音响起,俊美少年初闻此音,心中空空荡荡,无所依持,不自觉便想亲近此人。
御史监李大人安好。
俊美少年如中邪般喃喃道。
被称之为流云爵的俊美少年便是当朝博物侯次子唐云。
而唐云口中的李大人便是当朝红人御史监李复庭。
廉如海见唐云被邪音所迷,哼了一声,大笑道:哈哈,如此装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红衣鬼来了,哈哈,当真好笑。
武忠侯随帝君征战天下,久经沙场,一身杀伐之气胜极,此时通过笑声释放出来,正好将李复庭的邪音压制住。
其实李复庭这身装束也并不非装神弄鬼,便他那张绝艳的相貌若光天化日出现在大街上还不值要惹出什么事端,何况如今两岸人山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