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大师的告诫 >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3)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3)

2025-03-30 19:07:32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笑话。

每次我对别人讲的时候,会用索尔那稍微带点yiddish dialect的口音,故事会因此变得更为有趣。

另外,要是描述玫瑰花时再来点身体语言,效果就更好了。

这个故事,我是在8年前从一个叫道格·伯曼(Doug Berman)的家伙那儿听来的,他讲得非常好,但,请恕我自夸一下:跟我还是没得比。

对了,咱们说到哪儿了?哦,我想起来了:传播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

既然幽默在全世界的广告里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话题开始吧。

用联邦快递打头阵再合适不过了。

20世纪80年代,导演乔·塞德尔米尔(Joe Sedelmaier)在加格诺(Ally & Gargano)广告公司效力时为联邦快递拍摄了一系列经典又欢快的广告。

不管是嘴皮子翻得飞快的约翰·莫西塔(John Moschita),一次能同时接4个电话;还是塞德尔米尔镜头下一贯被占便宜的失败者没法立刻把包裹从甲地送到乙地,联邦快递的广告总是能叫人放声大笑。

同时,观众绝对不可能漏掉广告要传达的信息:使用联邦快递,你的包裹明天就能送到。

广告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为了向目标受众传递这一信息。

同样经典的还有伦敦CDP(Collet Dickinson Pearce)广告公司为哈姆雷特雪茄(Hamlet cigars)创作的广告。

最有趣也是最出名的一段,有个滑稽的小个子站在照相亭里,徒劳地想把自己的一头乱发梳顺溜,照出一张帅气的照片来。

但相机却总是在错误的瞬间闪光,拍下他没准备好的姿势。

这跟雪茄有什么关系呢?既毫无关系,又大有关系:因为,广告表面上说的是照相亭给人带来的挫败,其实却说的是,在一个靠不住的残酷世界里,你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劫后余生时放松地抽上一支哈姆雷特雪茄。

2001年,出现了一段名为忍痛坚持的喜力啤酒广告。

舞会上,有个家伙使劲地在装满了冰块的桶里挖呀刨啊,普通牌子的啤酒他理也不理,直到折腾了20多秒,终于淘出了一罐喜力啤酒。

他哆哆嗦嗦地抓着战利品回到伙伴当中,结果发现,大家的手全都跟他一样,冻得够呛。

和大多数一看就懂的喜剧一样,这段广告很有趣,因为它无需太多解释。

每一个爱喝啤酒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这些广告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广告在沟通信息时会把幽默作为默认的解决方案。

不管是要生动地阐述业务需求,为情感创伤提出一种最温和的救助方法,还是肯定高价啤酒物有所值的概念,每一个广告其实都在设法找出一种既有趣又一见难忘的办法,跟目标受众建立起联系。

精彩的广告其实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阿尔卡消食片的香辣肉丸子,加利福尼亚牛奶加工业委员会(California Fluid Milk Processors Board)的喝牛奶了吗?,史泰博(Staples)文具用品的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大众汽车公司的葬礼,洛洛糖(Rolo)的大象永远不遗忘,温迪汉堡(Wendys)的牛肉在哪儿,纽约乐透彩票的彩票亭,还有万胜磁带的走进山谷。

此外还有ESPN场面宏大、让人捧腹的这是体育中心广告,由俄勒冈州波特兰威登肯尼迪广告公司操刀。

它用伪纪录片风格大不敬地戏仿了ESPN每日体育新闻节目的独特风格,既幽默,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