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大师的告诫 >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7)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7)

2025-03-30 19:07:32

我会的,就趁现在。

这事儿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因为这些广告客户多多少少都有点叫人记不住,不是吗?好的,稍等……让我想想。

嘿,罗斯,那个广告商叫啥来着?哦,对了!三星。

1998年,三星通讯(美国)通过纽约的阿内尔广告集团(Arnell Group),签下了一大堆二流名人。

琼· 里弗斯和梅丽莎·里弗斯(Joan and Melissa Rivers,一对姐妹喜剧演员),两性教育专家鲁斯·维斯赛姆尔(Ruth Westheimer),MTV主持人戴西·富恩特斯(Daisy Fuentes),还有多姆·德路易斯(Dom DeLuise,美国喜剧演员,现已过世。

作者在撰写本书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主持对话节目《我们能聊聊吗》(Can We Talk?)的琼·里弗斯是这一群人里唯一跟三星要宣传的手机产品扯得上点联系的。

鲁斯博士当红的日子已经是很久以前了,可他仍然像是一颗反复发作的麦粒肿,执意在公众的视线里出现。

至于德路易斯,如果时间倒流三四十年,上上《好莱坞广场》Hollywood Squares,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著名电视节目,这里是暗讽德路易斯年龄太大。

——译者注倒也还行。

不是说三星不应该请名人,但至少,名人和产品之间得存在明显的联系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鲍勃·纽哈特(Bob Newhart,美国喜剧演员)不错。

婚姻专家劳拉·施莱辛格博士(Laura Schlessinger)也行。

见鬼,哪怕是涩男孩(Jerky Boys)乐队也好呀。

至少,见到这些人,我们相信他们会用手机这里作者是嘲笑三星请的名人年纪都太大,太过气了。

——译者注。

还有更糟糕的呢。

1998 年,休闲装设计商汤米·希尔费格 (Tommy Hilfiger)和纽约的多伊奇广告公司(Deutsch, New York)聘请喜剧演员迈克尔·理查兹(Michael Richards)——天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天知道花了多少钱——穿着同品牌衣服打了一段30秒钟的广告,在超级碗大赛期间播出。

这可是价值160万美元的30秒超级碗广告呀。

大概有1亿人看到了它;却没有哪一个人晓得它有什么用意。

1997年,多拉租车公司(Dollar Rent a Car)通过费城的Earle Palmer Brown广告公司,请到了前笑星切维·切斯(Chevy Chase)。

切斯的第一次广告亮相,是在机场里,他扮成商人的模样,迎接三位日本客户,并刚刚租了一辆车。

太棒了!他说。

接着,他和日本客户鞠躬问候,碰上了对方的脑袋。

(当然,挺滑稽的,但请屏住呼吸,好戏还没开场呢。

)接下来,他会用筷子夹生鱼片,鱼片却掉了下来;他被三个高尔夫球袋绊倒在地;他挥出球杆,却不小心打倒了客户。

总而言之,跟这段广告比起来,切斯在福克斯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远远算不上他职业生涯的最低点。

这场广告活动愚蠢得多么惊人、多么彻底,实在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多拉租车称切斯为一贯的保证。

哈哈,说他是不着边际的稻草还差不多。

两年后,广告客户最终抛弃了切斯的代言,但对失去了客户的广告公司来说,一切只不过是稍微有点不成功罢了。

别弄错了。

我并不是要评价某些名人的天赋高还是低,跟这没关系。

比方说,我从来认为《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是有史以来最搞笑的一部电影,可我仍对IBM的决策大感震惊:他们通过纽约奥美广告公司拍了一段广告,广告里找了一队的假重金属摇滚明星来戏仿电影,并在1996年奥运会期间播出。

它跟奥运会挺搭调,充满了喜剧色彩和精彩瞬间。

可虽说我自己看到这段广告乐不可支,其他数百万观众却不明就里:这是啥?于是,四海一家的解决方案变成了一小撮人的解决方案。

这段制作精良、耗资不菲的广告,就这么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