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大师的告诫 >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8)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8)

2025-03-30 19:07:32

从好的一面来说,奥美的人肯定是碰上了哈里·谢尔(Harry Shearer)和迈克尔·麦基恩(Michael McKean),在《摇滚万万岁》这部电影的狂热粉丝眼里,这两人是喜剧之神呢。

我很怀疑,许多误用名人的案例,症结就出在这里。

好些高级营销副总裁仍然坚定不移地认为用名人来打广告很管用,要是你站在他们附近,可一定记得穿上钢头安全靴。

他们嘴里不经意间提到的名人姓名,最后会像倾倒的铁砧般朝你砸下来。

就好像切维说的……你知道的,就是切维·切斯喽。

他为我们做过些事情。

名气很大,人也很了不起。

跟大家相处很好。

跟我的孩子们处得也不错。

只不过最近有点不顺……要让你当牙科医生的邻居对你刮目相看,这真是一种太烧钱的办法了。

你还不尽如让公司做个直白的广告,说多拉租车公司出租的车辆成色新,价格又比竞争者便宜得多呢。

还有人说,名人代言人还可以出席公司的年会、经销商会议、内部招待会什么的,挺划算。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激励员工们的士气,那么,招待大家到酒吧免费喝酒,人人送满满一大口袋的礼物,照样能起到很同样的效果,价格还便宜很多。

遗憾的是,几乎每一个聘请到一流演艺人士或运动员的广告商都认为自己会拥有下一个迈克尔·乔丹,但事实从来都不尽如人意。

你可以去问问雷特威(Rayovac)公司,它为自己的雷特威充电电池聘请了明星代言人,结果遭遇特大失败,致使产品退出市场。

广告是由纽约FCB广告公司(FCB/Leber Katz Partners)制作的,他们请的明星是谁呢?迈克尔·乔丹。

难道你忘了吗?有可能,因为我们往往会压抑最痛苦的事情,你把电池惨剧完全从记忆里屏蔽掉了。

但这一幕确确实实是发生过的:1995年,著名的环保人士——迈克尔·乔丹的明星脸出现在镜头前面,向观众解释为什么雷特威充电电池能拯救地球。

很明显,延揽乔丹助阵的所有当事人都记得飞人创造的奇迹。

可乔丹为雷特威带来的却是一场负利率的特大灾难。

观众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了乔丹身上,雷特威电池本身具备的先进技术却无人理会。

因为预算和镜头都浪费在了乔丹身上,广告客户未能充分解释或利用电池可重复使用这一优势。

雷特威很快就放弃了充电电池业务,结束了与乔丹的合作。

还记得乔丹意兴阑珊地退出了棒球小职业联赛吧?此处指1994年2月,乔丹从NBA联盟中退役4个月后,加盟了棒球小职业联赛的一支球队,后因成绩太差无奈退出。

——译者注他并不是万能的魔术师。

好好看看这幅图如图31所示,哪一条水平的直线更长呢,上面那条,还是下面那条?得啦!它们一样长!这是视错觉,你懂的!靠着微软的绘图软件和电脑的帮助,我把你吓了一跳,小小吃了一惊,是不是很棒呀?图31而且,我如此忠于本章的结构,又一次——这是第3回了——犯下我要向你详细倾诉的广告之罪,是不是也很妙呢?为避免论点还表达得不够清晰,让我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尽管借助了电脑技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视错觉跟我们的讨论毫无关系。

真正要紧的,是我写的这让人难忘的几万字的文章,它刺激着你的神经,挑战着你的智力,触及了你脆弱的灵魂。

很凑巧,这篇文章也是在同一台电脑上敲出来的。

你不会把它看成是电脑生成的,因为它如何生成你根本看不见,也无关主题。

你关心的是它对你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换言之,你看重的是它的内容,而非过程。

广告和广告观众也一样,故事才是重点。

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技术。

工具固然重要,你必须知道如何使用它们,但广告和工具无关。

广告是一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