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塑造品牌形象:广告大师的告诫 >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9)

第3章 抽个空子插句嘴(9)

2025-03-30 19:07:32

很不幸,和所有最基本的尝试一样,这一点对大多数实际创造广告、尤其是汽车广告的人来说,兴许是件彻头彻尾的新鲜事。

为了销售宝马,法伦广告公司在数字技术上斥下巨资,把纽约的街道变成了运河。

为了销售奥兹莫比尔的极光Oldsmobile,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商,后纳入通用汽车公司,现已歇业。

极光Aurora是该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销售的一个高档品牌。

——译者注,李奥贝纳在数字技术上斥下巨资,让自由女神活了过来。

为了引入一款新的本田汽车,鲁宾·波斯塔尔(Rubin Postaer)广告公司在数字技术上斥下巨资,让一辆小小的SUV靠着神奇的三维技术,从《今日美国》的超大彩页上腾空而出。

这些广告,全都用了大把的票子拍出来,但目的何在呢?最好的要数极光汽车,因为像大猩猩金刚一样的自由女神像,跟产品信息没什么关系。

另外两段广告干脆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削弱了产品信息。

曼哈顿变运河的把戏,将一辆终极驾驶机器变成了寻常的豪华游轮;浮夸的越野穿过段段生活特效,实际上跟本田长久以来的主题背道而驰。

本田一直说的是,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可惜这种事情总在发生。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例子来自2001年的英国。

广告片头是一个梨子可爱的特写。

接着,不知从哪儿飞出来一把黑色手柄的不锈钢刀,直端端地插入水果,把它一切两半。

由于数字魔术战胜了物理原理,刀没有减速。

它继续飞行,突然像一支利箭般旋转起来,把一颗核桃击得粉碎。

再接着,它又穿过了一串葡萄,打碎了一瓶白葡萄酒,划断了一滴蜂蜜,最后,插在了一大块奶酪上。

意大利格达诺顶级奶酪(Grana Padano),任何口味都击中你。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好更便宜的点子:找查尔斯·巴克利来。

让他在影片里穿上篮球队服,对着格达诺奶酪流口水,然后切下一大块吃掉,并说:嗯。

听我的没错,这奶酪太好吃了!我是查尔斯·巴克利。

我再强调一遍,请别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技术在广告里根本没地位。

相反,它不可或缺。

问题在于,要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以及什么时候采用才恰如其分。

说回汽车广告,密歇根州南菲尔德的波泽尔(Bozell)广告公司,曾利用数码特效为吉普(Jeep)做过一段又一段的精彩广告,把该产品打扮成了坚固耐用的户外豪杰。

最近的一段广告是这样的:一对富裕的夫妇开着大切诺基在外面玩了一整天越野之后,回到了家。

汽车本来满身泥浆,但停好之后,它开始像一条拉布拉多大狗一样摇晃起来,把泥巴甩得满天飞,从一头能翻山越岭的越野怪兽,摇身变成了一辆精致的豪车。

非常聪明。

广告用的特效很复杂,也很昂贵,但它所传达的信息完全值得花这么大的工夫。

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1998年达拉斯DDB广告公司为塔巴斯科辣椒酱(Tabasco hot sauce)制作的广告。

一个家伙正在吃比萨饼,并在饼上倒满了辣椒酱。

下一个镜头:一只蚊子叮咬了他的胳膊。

蚊子飞走了,然而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炸开,化作一缕青烟。

这段广告使用的电脑特效天衣无缝,观众几乎注意不到它。

观众只看到特效了对产品特点所做的视觉化夸张,是的,只有产品的特点。

换句话说,特效和影像魔术没关系。

它的重点是塔巴斯科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