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还不算什么。
回到1995年,某些人有一段冰冷的警告信息要发送给你。
拿出你的遥控器,给有线电视的转接盒子插上电,坐好了,听我说吧。
场景同样是奥威尔式的,但显然设定在当前: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人,正穿过昏暗阴沉的城市,下了班往家走。
这人紧张、焦虑,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经过一个布满数字影像和符号的大屏幕时,他轻蔑地向上瞟了一眼。
我是个大人物,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个大人物。
你们在建造这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想过这一点吗?你们想过我吗?听我说。
这场正在进行的革命和技术没关系。
它是关于人的,是关于我们的。
政府、官僚企业,它们都一样,只晓得跟我们说什么是对的,但或许这根本不对头。
上帝啊,这可怜的灵魂到底在烦恼些什么呢?数字战争?人性泯灭?人造食物?都不是。
他担心的是有线电视。
这是偏执、抑郁、幽闭的末日狂想曲,是旧金山红球虎广告公司(Red Ball Tiger)为全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系统TCI电讯公司制作。
广告语是:我们带领电视迈入明天。
哈?它应该做的是把这家伙带去看看精神病医生。
这还算是两段广告里比较昂扬的一段呢。
另一则广告里主人公更加痛苦,他担心孩子们的将来,看起来郁闷得想要寻死。
但TCI却跑出来救了他,大概是因为它充分理解电力和有线电视能合情合理地带领世界迈入21世纪吧。
然而,这两段广告都没有说明有线电视的哪一部分内容能救人于水火。
是它的卡通频道吗?家庭购物?音乐节目?成人节目?这就好像TCI迈入了超现实,却妄想跟现实本身产生联系。
说到这个问题么,我再给各位讲讲1984之后玩深沉玩得最丢脸的一个例子吧。
这段广告问世于1985年,非常特别,因为之前一年,1984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它同样专门为在橄榄球超级碗联赛期间播出而设计,成本是160万美元,包含了购买播出时段的费用。
(要记住,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当时的160万美元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广告要传递的信息非常类似,但广告客户的经历,跟一年之前的苹果公司却有着天壤之别。
并非广告客户不如苹果公司聪明,并非广告客户不如苹果公司大胆,并非广告客户不如苹果公司手笔阔绰。
广告客户,根本就是苹果公司。
这段广告名为旅鼠。
它表现了一群穿着高档西服的企业主管排着长长的纵队(想想IBM),迈步行军,高声歌唱:嗨嗬!嗨嗬!去上班,我们走!表面的兴高采烈其实意在讽刺,因为,瞧,他们正朝着悬崖边挺进呢。
接着他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堕下悬崖,掉进海里,就像旅鼠那样。
明白了吗?你当然看明白了。
Chiat/Day公司制作的这则广告,本意是想劝诱企业用户像使用麦金塔电脑技术的顾客一样独立思考,结果却点燃了一口火药桶。
它不像1984那样具有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反而还侮辱了目标受众。
事实证明,没脑子的企业机器人才不喜欢被说成是没脑子的企业机器人咧。
过分夸大其辞,糟透了,《华盛顿邮报》的汤姆·沙尔斯(Tom Shales)批评说,这种批评可算是轻描淡写了。
没错,旅鼠够深沉。
但它是一场又深又沉的灾难。
这事儿之后没多久,一年前创作了广告史上最伟大广告的Chiat/Day公司,就失去了苹果电脑这家大客户,后者转投到BBDO旗下。
好了,广告里的五大跑题现象,你已经见识了四种。
我先稍微休息一阵,因为最后这种情况,得用整整一章来阐述呢。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www.txtsk.com.cn下载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