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将之归因为学习——从红军大学到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延安时期他基本就是读书学习了。
而我还想说的是:有人天生就是来这个世界当将军的。
1947年7月底,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在赤峰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8月成立8纵,丁盛被任命为24师师长。
会没开完,敌人来了,两个师。
这时,蒋介石在东北换将,以陈诚取代杜聿明①,陈诚上任首先要打通锦州至山海关这段铁路线。
会不开了,马上回去打仗。
24师的任务,是与配属的22师66团,消灭从绥中出来的暂50师两个团。
侦察报告,敌在凌源县六道沟。
丁盛率师部急急奔往六道沟附近的梨树沟门,准备在那里开设指挥所,黑灯瞎火刚进去,就见闹哄哄的都是带钢盔的敌人。
丁盛倒吸一口凉气,退出来,命令号兵用号音调来部队,迅速将敌割裂、合围。
一场激战,首先集中3个团的兵力吃掉一个团,又将另一个团大部歼灭。
另一路从锦州出来的暂20师,也被8纵主力歼灭大部。
9月17日,陈诚又从锦州派出49军的两个师,一心要打通这段铁路。
这回,24师被用作预备队。
19日下午,49军进至杨杖子时,被8纵主力和独1师包围。
49军是不久前从江苏调来的,在秦皇岛下船时,官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
此时东北已是深秋,明显不适应气候,却也挺顽强。
外围阵地被攻占后,利用山头和当地工矿企业坚固建筑顽抗,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多次实施反冲锋。
22日中午,24师投入战斗。
71团被纵队派去警戒、打援了,丁盛手里只有两个团。
70团为1梯队,1营先上,拿下敌人阵地后,2营再上去打纵深,3营接着2营继续往前攻。
每支都是生力军。
1梯队用完了,2梯队72团再上。
丁大胆也没有指挥所,先是跟着1梯队往前攻,然后跟着2梯队往上冲,占领一处巩固一处,一股劲地挤压敌人,让敌人没有喘息的工夫。
49军指挥所设在黑鱼沟。
纵队配给24师1门山炮,有30发炮弹,丁盛命令都向黑鱼沟砸过去。
敌人本来已经不行了,指挥所再被一顿炮击拿下来,就彻底垮了,丁盛命令各师就开始追击抓俘虏了。
关于预备队的选择、使用,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最强的部队,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时刻打硬仗、恶仗。
再一种是较弱的部队,先拿上去有点不大放心,待打得差不多了,再放出去来一下子,或者打胜了冲上去抓俘虏。
根据这一仗和此前梨树沟门的表现,24师应该是前者。
可再远点看,自1946年以后,8纵的另两个师就是野战师,24师则地方化了一年半——这就跟游击队差不多了。
战后总结,8纵政委刘道生①说:丁盛,你这个游击师不简单呀,上去就拿下来了。
7、1949年9月13日,衡宝战役①拉开序幕。
遵照毛泽东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西路四野13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之路。
东路二野4兵团的13军、14军、15军,和四野15兵团的43军、44军,在湘粤边境向广东挺进,切断余汉谋海上退路,然后挺进广西。
10月2日,兵力强大的中路军兵分三路,向衡宝地区桂军发起攻击。
白崇禧环视左右,发现形势不利,遂调集13个师于衡宝一线,企图反击,挽回颓势。
10月4日23时,林彪电令中路12兵团各部现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以俟我兵力之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