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野名将录第一部:一将难求 > 一将难求 第三章(6)

一将难求 第三章(6)

2025-03-30 19:10:14

29团为10旅主力,前身是红26军,战斗力很强,这次一下子损失了1个营的兵力。

刘震在回忆录中,说他轻易不流泪,这回止不住了。

任10旅旅长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期间,日伪对淮海区不断进行扫荡。

这回刘震采取分散游击战法,不和敌人正面硬拼,主力忽而跳到外线作战,忽而从敌间隙插回来,寻机歼敌。

敌人到处修碉堡、安据点,封锁、挤压抗日根据地。

军分区发动全区县以下武装和民兵,分区分点看守、包围据点,有条件围困的围困它,条件不成熟的半围半困,打冷枪、放土炮,吓得有的据点的敌人不敢出来拉屎。

4个支队的主力则机动使用,先从孤立突出的小据点开刀,像吃西瓜、摘桃子一样,哪个先熟吃哪个,哪个好吃摘哪个。

有时突袭,有时强攻,有时围点打援,很快打通各支队间的联系,扩大了活动区域。

前面写过几笔的攻打淮阴城,是刘震第一次指挥攻打这等规模的有坚固设防的城市。

之前各种样式的战斗,特别是攻坚战,基本都是夜战,敌人也抓住了这个规律。

这回拂晓时分,各种土炮、洋炮开始轰击,敌人赶紧进入阵地,屏住呼吸,却不见人影。

整个上午,炮火时断时续,敌人松懈起来,等着天黑后攻城呢——下午两点,刘震突然发起总攻。

在林彪还未总结出六个战术原则中的三猛战术时,新四军3师就以猛打、猛冲、猛追著称。

绝不是脑瓜一热,就什么也不顾了的猛。

换将如换刀。

有的很能打的部队,换个主官,几仗没打好,刀就显得钝了,就得换将磨刀了。

从黄克诚到刘震,再到钟伟等人,一茬茬接续下去,这支部队好战善战的作风就代代相传了。

14、1947年夏季攻势,按照总部统一部署,1纵、2纵向长春、四平间新1军和71军接合部进攻,伺机围点打援。

5月8日,2纵从大赉、前郭旗、王府地区出发,兵分两路沿中长路西侧南进。

首战伏龙泉,再战三盛玉,12日拂晓在双城堡俘敌骑兵团团长,得知怀德仅有两个团防守。

司令员刘震眼前一亮。

怀德位于长春至沈阳铁路西侧,距长春约50公里,距四平约100公里,为长春、四平间铁路西侧屏障,且有公路通往长春、四平、沈阳,地位自然十分重要。

守军只有两个团,攻坚打援,一举两得。

当即给总部发报,同时命令4师、6师轻装奔袭,4师务于14日拂晓前将怀德城严密包围,5师赶到怀德东南二十里堡一线构筑工事,准备阻击四平出援之敌。

怀德镇像个掺了些高粱面的窝头,隆起在春日潮润的黑土地上。

城墙上明碉累累,城脚下暗堡重重,一道宽8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外壕,环绕着城墙。

壕外屋脊形铁丝网和鹿砦,层层叠叠。

周围一马平川,只在西南角有道雨裂沟伸到城下。

沟内灌木丛生,光秃秃的枝条上,鼓突着淡绿色的叶苞。

突破口,主攻方向,箝制方向。

兵力配置,主攻方向绝对优势兵力,一梯队,二梯队,预备队。

炮兵阵地,纵队炮团和各师炮营及各团炮兵,全部使用在主要突破点上。

对于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当敌情和地形尽收眼底时,脑幕上就会像电子计算机屏幕一样,随之闪现出各种克敌方案和数据,而胜利也就在此刻同步前进了。

刘震打起仗来可是半点不含糊。

更何况这是黑土地的反攻第一仗。

就像一场篮球赛,一开场能否压住对手,一出手就投进三分球,还是被人连夺篮板球,事关全局,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