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野名将录第一部:一将难求 > 一将难求 第三章(11)

一将难求 第三章(11)

2025-03-30 19:10:14

这时,敌两对双机从左右上方袭来,僚机组迅速分头拦击,将其驱散。

位于下层的8架敌机,又向李汉后方袭来。

在高空掩护的2中队,在副大队长李宪刚①指挥下,向敌机猛压过去,用猛烈火力将其队形打乱。

李汉盯住前下方1架敌机,一按炮钮,将敌击中。

28大队无一损伤,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

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与中国军队打一场地面战争,美国人也不例外。

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美军从8月中旬开始所谓的绞杀战,利用空中优势轰炸铁路、公路、桥梁,妄图窒息中朝军队补给运输,以阻止地面攻势。

这时,其侵朝空军兵力已增至19个联军(大队),飞机达1400余架,其中F-54是300架,当时最先进的F-86是75架。

遵照中央军委逐步前进、轮番作战方针,志愿军空军组织部队轮番上阵,朝鲜的蓝天就成了年轻的中国空军的大学校。

9月25日,五批敌机112架,在顺川、安州、平壤等地上空活动,企图轰炸志愿军运输线,空4师140架飞机腾空迎战。

12团1大队长李永泰①率先冲向敌群,随后的几架飞机向敌猛冲,将敌冲散。

混战中,僚机刘涌新②与6架F-86格斗,死死咬住1架,首创击落F-86战绩。

接下来两天仍是大规模空战,3天击落敌机26架,击伤8架。

10月上中旬,又进行6次大规模空战。

世界头号强国、又是头号强大的空军,这时开始回避空战。

怎么办?刘震召集会议,决定跟它打游击战。

根据敌机出动时间、批次、架次、活动空域等等,提前起飞,隐蔽待击,突然袭击。

大机群空战同时,组织精干小编队插入敌人侧后,攻击被冲散的单机、双机和4机。

游击战、运动战,原本是中国军队的特长,从陆军脱胎的空军也就难免这种印记。

开头飞行技术、空战战术也差,主要的就是勇敢,不怕死,跟你拼刺刀。

有的炮弹打光了,就把飞机当成了炮弹。

飞机冒烟了,撞也要把你撞下去。

美国人目瞪口呆:中国人这是什么战法呀?11月18日下午,空3军9团在肃川上空8000米隐蔽,发现敌机即向下猛冲,一下子将其队形打乱。

1大队长王海①,击落两架敌机。

这个大队先后参战80多次,击落敌机29架,人人有战功,被誉为王海大队。

23日,空3师7团1大队长刘玉堤②,击落3架敌机。

在1951年8月之前的第一阶段作战中,敌我飞机损失比为1∶2,志愿军空军战斗事故严重。

从同年9月到第二年6月的第二阶段,损失比变成∶1,战斗事故大大减少。

之后的第三阶段,由打战斗轰炸机为主,转为打战斗截击机为主,作战难度得以增加,空战情况也更为复杂,敌我飞机损失比仍然能达到∶1。

可见,我军的空军实力上升得多么快。

就难怪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①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每次战斗,从中队到师的编队,从出航、接敌到投入战斗、退出战斗、返航,都由刘震通过空中指挥员实施指挥,有时还直接指挥到编队中的大队长。

1952年2月10日,雷达发现几批敌机先后侵入平壤、沙里院和价川地区,其中F-84、F-80有16架,在18架F-86掩护下,径直向铁山半岛飞来。

刘震判断敌情,即令空4师起飞两个团,空3师做好二等准备。

飞到战区空域,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②,发现远方海面上空有一道道白烟。

是敌机。

他迅速报告司令员和编队指挥员,刘震命令投掉副油箱,爬高准备战斗。

张积慧和僚机单子玉抢占高度优势后,敌机却不见了,自己倒脱离了编队。

加大油门追赶编队,突然发现右侧后方云层间隙中,有8架敌机直窜下来。

赶紧报告,刘震命令他猛冲,把敌机打散,各个歼灭。

张积慧提醒单子玉注意保持双机,就在敌机逼近的瞬间,猛然一个右侧上升,两架敌机刷地从机腹下冲了出去。

敌机左转占位,张积慧和单子玉也向左急速反扣过来,并紧紧咬住敌带队长机。

这个对手也真有本事,先是一个急俯冲下滑,接着又向太阳方向做剧烈垂直上升。

见仍未摆脱,又来个俯冲。

张积慧和单子玉紧紧跟住,眼看到了射击距离,张积慧一按炮钮,没打中。

敌机急剧俯冲,这回就是逃跑了。

张积慧猛推操纵杆追上去,在单子玉紧密掩护下,3炮齐发,敌机身上蹿出一股浓烟,随即化作一团烈火,也未见飞行员跳伞——已经来不及跳伞了。

战后在敌机残骸中,发现一枚证章,上面写着美国空军第4联队第334中队长乔治?阿?戴维斯①少校。

这个大名鼎鼎的戴维斯,有着约3000小时的飞行经历,二战中战斗飞行226次,在朝鲜战斗飞行59次。

在美国,他被吹成百战不倦、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

打掉戴维斯后,张积慧迅速拉起飞机,瞄住了戴维斯的僚机。

敌机做着不规则的飞行动作,突然一个上升转弯。

张积慧一个同样的动作,从内圈切半径追了上去,一次开炮,敌机凌空爆炸。

而刘震这天最紧张的时刻,是空战快结束时。

这天气象条件不好。

胜利消息不断传来的同时,气象员报告海上云层急速向大陆上空飘移,15分钟后沿海各机场将被云层封闭,飞机不能着陆。

这时敌人二梯队正向战区增援,如令空4师返航,敌机势必追击,可能造成大的损失。

如果不退出战斗,又不能安全着陆。

刘震决定第二梯队空3师立即起飞,掩护空4师返航。

命令空4师以大队为单位,分别在青椅山、浪头、大东沟、大孤山等一线机场着陆,油料够用的可到辽阳、沈阳等二线机场。

万一有些飞机不能安全着陆,飞行员弃机跳伞。

至于后果那就由他这个司令员扛了。

结果,全部安全着陆——有几个机场最后几架飞机着陆时,能见度只有1000米左右。

刘震着实出了一身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