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野名将录第一部:一将难求 > 一将难求 第八章(2)

一将难求 第八章(2)

2025-03-30 19:10:14

接下来是举办参谋训练队。

总部有专门的训练队,刘亚楼亲自去讲课。

各纵、师司令部也按规定,抽调有文化、又有作战经验的营连排长进行培训。

而他就在上任伊始的千头万绪中,点灯熬油地翻译了苏军的《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

当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我军的特点有增有删。

像那测绘学校一样,应为我军的首创、第一了。

各级司令部人员按编制配齐了,素质也提高了,各级主官也在实战中尝到了甜头,可参谋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还上不来。

我军的政治工作独树一帜,政工人员有很高的地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和经验,司令部工作相应得就逊色了。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仍把参谋人员视为旧军队的副官、随从之类。

这可不行。

林罗刘几个电报下去,问题很快解决了。

还明确规定参谋人员下部队发现问题后,有权向该部队领导提出建议,并报告本级首长。

这下子谁还敢不把参谋当盘菜?司令部的权威立刻上来了。

1948年3月底至4月中旬,在东北军区第二届参谋工作会议上,林彪指出: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将成为今后的斗争方式,各级司令部必须在组织上、制度上、权利上、威信上都要适合于走向正规化,使司令部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有组织能力的能干的指挥机关。

林彪说这话时,东北野战军各级司令部,已经正规化得有模有样了。

许多老人说,也就是刘亚楼那性格,风风火火,又狠又硬,换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正规化起来?司令部正规化不起来,那仗怎么打?刘亚楼告诉参谋处人员,敌情我情,装备士气,机动能力,兵员成分,战斗与非战斗人员比例,敌方指挥官的性格,这支部队的历史、特点,作战区域地形、气候、道路、群众条件,一个参谋人员,无论带长不带长,必须随时了然于心,特别是你负责的那摊子业务。

一个参谋要敢于承担责任,明白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向首长参谋、建议,并且语言简练。

首长向你了解情况,你不懂,说不清楚,已经失职。

如果不懂装懂,明不知以为知,那就是犯罪。

首长要根据你的情报作出判断、决心,调动千军万马,指挥作战。

记住,参谋人员必须永远老老实实,一是一,二是二,精细、严谨、准确而又明确,嘴里不能有大概、可能、差不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①说:一个理想的参谋本部军官应该具有下列各项美德:忠于自己的信仰,机智,有节制,有牺牲小我的精神,具有强烈的个人信念,并且有才能将各种信念告诉他的指挥官。

这些美德,应该说刘亚楼都具备。

有的老人说,刘亚楼的建议,几乎没有不被林彪采纳的。

都说他是林彪的好帮手,有人还说他是林彪的几任参谋长中最出色的。

这不难从林彪那儿得到佐证。

1949年7月21日,已经南下到武汉的林彪,致电14兵团司令刘亚楼,要他不要去担任航空方面的工作,早日来武汉。

3天后,又直接致电中央:听说中央拟调刘亚楼担任航校工作,我们建议亚楼仍来前方指挥作战。

因肖劲光须留湖南改造起义部队。

邓华须去广东作战。

程子华回山西。

如亚楼留中央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

同一天,林彪还致电在天津的罗荣桓,说明亚楼必须回前方才能应付得开,好像是希望罗荣桓也能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