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天津转了大半圈,天黑回来路过复兴门外时,突然与一股敌人遭遇。
对方手电筒直射过来,大声喝问什么人。
趁敌人还未辨清的工夫,刘亚楼骂道:浑蛋!乱嚷嚷什么?叫共军听见了怎么办?话音未落,几支枪同时喷出火舌。
回到杨柳青指挥部,赵长青等几个警卫员把脸拉得老长:不让你去你非去不可,去也不能走那么远啊?真要出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刘亚楼哈哈大笑:好兆头,好兆头,陈长捷没抓住我,他这回肯定没个跑了。
天津城北地势平坦,又无河流,便于大兵团展开。
陈长捷便判断这里是共军的主攻方向,将62军①和86军②主力部署这里,加强防守。
刘亚楼将计就计,在北部组织重炮试射,以总部警卫团进行威力侦察,同时在城北大筑工事、挖交通壕。
天津市参议会代表团出城谈判,其间混有军官、特务。
刘亚楼故意在城北接见,使陈长捷愈发相信自己的判断。
1月7日,刘亚楼致电攻津部队各首长并报林,提出攻津作战战术三原则。
一是克服护城河,突破前沿这一阶段,炮兵、坦克的火力掩护,爆破组、架桥组和尖刀连的动作,务必密切协同、配合。
在总攻前,最少联合演习四次五次,师、团、营各级干部必须亲自计划布置和检查督促,这一演习务使每个干部和战士都明了自己的任务和动作次序。
二是应在思想和部署上有打退敌反冲锋的准备,必须按照去年四月哈尔滨军事会议上林总提出把对付敌反冲锋看成是消灭敌人的一种手段之原则和方法来组织打坍敌之反冲锋。
三是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锦州战斗所以解决得那么快,就是因为分割战术使用得好。
必须高度发挥猛烈穿插的分割战术,突破前沿后无数小部队穿墙越顶,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把敌人搞得稀烂,把敌人防守不过来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然后再攻击坚固据点和房屋,攻下一点再攻一点,以致全城扫清。
参加过攻津作战的老人,都说当时我们就是这样打的。
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
老人们唠起来就像唱小曲似的。
半年学习,红大毕业,刘亚楼准备回去当师长,接到命令,留校任训练部长。
看到许多同学都回部队了,刘亚楼嘟囔道:有理论的办学校,没理论的上战场。
校务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找刘亚楼谈话:听说你不大安心工作,还有一套理论?毛泽东亲自找他谈话,刘亚楼有些吃惊,还说他有套理论,我能有什么理论呀?毛泽东道:有理论的办学校,没理论的上战场,这不就是你发明的理论吗?刘亚楼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觉得带兵打仗,对我可能更合适些。
有几个将军不渴望统兵打仗?林罗刘,林罗刘谭,上至中央,下至师团,刘亚楼无处不在。
而自1947年夏季攻势后,共产党人在黑土地上的胜利,也无不闪耀着他的智慧的光芒。
而从东北到华北,则可以说是他战争年代最辉煌的时期。
可具体到那一个个胜仗,又有哪个是他指挥的呢?有人说:一些人去苏联学习回来,也没见有多大长进,刘亚楼则是最成功的将领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个人天赋。
天津战役使用兵力之大,参战炮兵、工兵、坦克兵等特种部队之多,在解放军战史上是首次,也是少有的。
刘亚楼对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有独到见解,思想比当时许多人都先进。
而且红军时期就当师长,原本就是带兵打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