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林彪对刘亚楼是深知其人,平津战役中委以重任,是对他的信赖,也是让自己的爱将露一手,以便将来更担大任。
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
1月14日,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开始。
清晨有雾,愈来愈重,将座天津城围裹得朦朦胧胧。
雾对步兵冲击有利,却会影响炮兵射击,看不清炸点,难以修正目标。
9时后,雾气开始逐渐消散。
10时,刘亚楼下达了命令:总攻开始!5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500多门大炮同时轰鸣。
第二天下午3时,即将天津拿下。
29、1949年4月中旬,四野南下先遣兵团的两个军已经逼近武汉,主力4个兵团兵分三路,从平津地区浩荡南下。
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正在收拾行装,接到中央军委电话,说毛泽东要他去一趟。
这工夫还有什么事呀?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敬礼的右手还未放下,毛泽东即笑吟吟地道: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嘛,又在苏联吃了几年面包,这回让你上天,组建空军,怎么样?刘亚楼毫无思想准备,愣了一下,道:主席,我在苏联学的是陆军,这空军怕是干不了。
毛泽东的手指指点着他的脑袋:好嘛,我就是让你这个认为干不了的人干。
那我就干,在干中学,学中干。
一向乐观、自信的刘亚楼,这次回答得也挺干脆,这天晚上却翻来覆去有点睡不着:就这么一下子飞上天去了?一切从零开始——也不对,还有东北老航校,他是航校校长。
日本投降后,东北各地街头颇卖阵子日货,从铺盖到穿戴、各种日用品都有。
有的是日本人逃跑时丢弃的,有的是抢的。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统治14年,各地都有军需仓库,粮食、被服、枪炮、弹药等等,满洲国一下子垮台了,无政府状态,有的就被老百姓抢了,东北人称之为捡洋落。
也有捡抢军火的,主要是有政治目的的人和胡子(东北人管土匪叫胡子)。
普通百姓更关注的是汽车、大炮、飞机轮子,卸下来安在大车上,跑得飞快,笔者小时候见过。
延安炮校1000多人大搬家闯关东,别说炮了,连手枪都没带几支。
当时《我东北现况通报》中说,各地仓库中有大炮数千门。
这大炮数千门,实在是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花了眼,而且没弄出多少,苏联红军就不让动了。
东北局有文件,要求部队和地方党注意收集散落民间的武器,主要是火炮,坦克、飞机当然也要。
看到老乡车上有火炮、飞机轮子,上去商量买下来,再问从哪儿弄来的,日本鬼子和苏联红军在附近哪儿打过仗。
打过仗的地方,日军撤退、逃跑路线,往往都有收获。
炮校警卫连副连长周天才,一人就搜集20多门,被命名为搜炮英雄。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修建许多机场,有的县就有几个。
再多也有数,明晃晃的大家伙摆在那儿,难题跟火炮一样,缺东少西,完整的很少,许多都是几架(门)才能凑成1架(门)。
东北野战军枪多炮多,而且枪好炮好,主要靠缴获,开头则靠捡洋落。
只是同样的捡洋落,且不说延安炮校有人才,就算同样的生手门外汉,要把飞机鼓捣到天上去,还能作战,比之操练1门火炮,那也是天差地别了。
强大的东北野战军炮兵,摧城毁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进关后还支援兄弟野战军作战。
纯粹捡洋落起家的东北航校,自成立后也一刻未闲着,且在开国大典亮相。
可直到海南岛战役,出现在战场上空的,始终都是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