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海唐风全集 > 第二十四章 唱首歌儿给你听

第二十四章 唱首歌儿给你听

2025-03-30 19:12:43

明水在齐州,也就是后市的济南,此时属于京东西路,距离密州足足有七百多里地,骑马也需要十天左右。

李清照身为女儿身,自幼娇生惯养,当然不会骑马,李鸿盛不得不去找了辆马车。

如此一来,行程就慢了,估计到济南差不多要花二十来天。

李鸿盛心下盘算之后,让李敏先去莒县通知李达等人,到登州的事情结束之后派一条船逆黄河而上,到齐州接自己。

算算时间,李达他们忙完一切到齐州也差不多要三十多天,时间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出入。

看着李敏骑上了马,李鸿盛又追上去,在他耳边细细叮嘱了一番,李敏诧异地看着李鸿盛,点了点头,旋即疾驰而去。

李鸿盛扶着李清照登上了马车坐好,自个儿又跳下来骑到马上,行走在马车车厢旁边。

赶车的是个老汉,乐呵呵地打趣:两口子回娘家?李鸿盛嗯嗯啊啊了几句,心中暗想,只怕李清照在车内脸都羞红了。

李鸿生骑马走在外面,跟李清照在马车内外说些面条打肉丸子之类的笑话,倒也是开心。

李鸿盛渐渐地恢复了信心:好歹自己在后世看那些泡妞三十六计什么的也算是资深读者了,诱拐一个小女孩――李鸿盛心虚地想,十九岁算作小女孩也没错吧?――还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么?咱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独处,这是多好的培养感情的机会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大的花能有三尺方圆。

李鸿盛两腿控着马,也不管李清照能不能看到,两只手在空中瞎比划大概有多大。

很漂亮吗?李清照好奇的声音自马车中传来。

李鸿盛撇了撇嘴:一点都不漂亮,而且味道也很难闻。

哦,这样啊。

很是失望的口气。

还有一种很大的莲花。

它的叶子甚至能让一个小孩子睡在上面都不会沉。

李鸿盛眼珠一转又提起一个话题。

哪有那么大的莲花。

明显是不信。

唉。

李鸿盛叹了口气,有的。

只是这种莲花产地距离太远,6路不通,需乘大船航行一年才能走到那里。

不过你放心,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我就会让你看到这种莲花。

王莲原产地在南美热带,按照李鸿盛的想法,如今的船只要想到达美洲,只有一条道,那就是通过日本列岛往北,沿着阿留申群岛向东走到阿拉斯加,再转向向南。

这条航线只能在夏季航行,一去一回,至少要两年光景。

听着李鸿盛激昂的语气,李清照沉默了。

那片神奇的土地至少有五个大宋那么大,上面杳无人迹,到处都是奔跑的野牛和鹿群,还有很多奇怪但美味的植物。

那就是一片宝地啊。

李鸿盛的声音里面充满了向往。

嘻嘻,吹牛。

想象着车厢里的女孩正在刮着脸皮羞羞,李鸿盛就忍不住一阵兽血沸腾,想起了一脑海深处的歌。

爱你就别伪装,迷失了也别彷徨。

不管未来怎样,你都要保持坚强。

如果明天你的心,依然还在流浪。

我愿意承受这份爱,陪着你,打造一片天地。

我的世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你,每天都是一出戏。

无论情节浪漫或多离奇,这主角是你。

我的世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你,有时天晴有时雨。

阴天时候我会告诉你,我爱你胜过彩虹的美丽。

一歌唱完,一片沉寂。

过了好一会儿,车厢里面才传来一声窃窃的询问:李公子,这曲子是你写的?基于一个文学青年的纯朴,李鸿盛犹豫了一番,最终人类的本能需求压倒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我看到你有感而,专门为你写的。

马车又沉寂了很久,才又传来一句话:公子,再唱一遍好么……李鸿盛喜上眉梢。

……曲调我还没记下来……地狱果然总是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为天堂。

好在情歌计划成功一半――毕竟,李清照对新鲜的词曲还是感兴趣的。

李鸿盛觉这一点之后几乎忍不住要骂自己猪头:明明知道面前这位璧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没有之一,自己居然还忘了这一点,妄图通过海外见闻来勾引她的注意力。

笨啊,真是笨啊。

难怪人家说热恋中的男人智商为负数呢。

这也不能说明我笨,只能说明我太重感情了啊。

李鸿盛在心中自我安慰。

经此一段,两人都感觉有点尴尬,道路上只听得车轱辘声和马蹄声响成一片。

李公子,日头不早了,前面不远是石埠镇,你看今天是不是就在那里歇歇脚?不知过了多久,驾车的曹老汉打破了沉默。

好,今天也走了不少路了,早点歇息也好。

李鸿盛回过神来应道。

李公子,今天重阳节,晚上镇子里面应该有赏菊观灯会,你和李姑娘倒不妨去转转。

老汉往年倒是常带女儿去玩,今年出这次远门,可是没时间喽。

曹老汉听了一路,才明白这原来不是两口子,而是李公子正在追求佳人,顿时好心意图帮上一把。

哦?李鸿盛喜出望外。

大型活动啊!大型活动好啊,想当初在大学里面,哪一次大学活动不成那么一两对?室友卞清波也是在元旦晚会上找到了人生另一半,那就是成功的先例啊!呃,先例?后例?不管了,反正道理总是相通的么。

重阳节也有灯会?李鸿盛是相当好奇,多嘴问了一句。

后世重阳节都是听说过没见过,大家都过圣诞情人节了,又不放假,哪里还有人管什么重阳节啊。

重阳节家家团聚,当然愿意出门走走,全家一起赏玩。

而且由于登高、赏菊,所以很多人回家晚,来不及做饭,都到街市上吃。

因此到了晚上,街市更热闹。

李清照接口解释,我幼时在家每年也都上街观灯,后来去了汴京,规模就更大了。

江南过重阳不观灯吗?李鸿盛敷衍了几句。

附身之前的李鸿盛纯粹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走鸡斗狗还忙不及,哪里顾得上观灯这种事情。

不过,李清照跟自己解释这件事情,算是……约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