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海唐风全集 > 第76章 父子谈心

第76章 父子谈心

2025-03-30 19:12:46

盛儿,这两年你在外面做得也是风生水起,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展慕进了屋子,示意毕恭毕敬跟着的李鸿盛也坐下,原先你爷爷将李家这个摊子交给我,我还觉得自己也算是个才华横溢之人,这些年来也将李家弄得有声有色,没想到跟你一比,那就是天上地下啊。

父亲大人说笑了。

若不是有您的支持,孩儿如何能做得这番事业。

李鸿盛虽然嘴里面谦虚,其实心里面也还是很得意的。

李展慕呵呵笑着:你这个猴儿。

这两年亏得你,如今李家在苏州府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了,就算是范知州,如今看到为父也是客客气气,不再如从前那般倨傲了。

李鸿盛含笑不语。

老头子明显话中有话,刚一回来就带自己进书房,想必有什么事情要谈,既然已开始是夸奖自己,那想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不是老头子想把家族交给自己吧?好在老头子闲话了几句,便引入了正题。

盛儿,当初你说乱象日生,如今的时事果然颇有些混乱啊。

这两年里,新旧党争不断,一大批官员被贬斥,很多不学无术的小人被引入朝堂。

老爷子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皇上今年还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这些日子,生意上的关系,李家也接触了不少汴京来的大人物,居然异口同声对此举表示支持。

唉……李鸿盛颇有些不然:皇上要干什么随他去呗,咱们升斗小民也管不着,能有什么办法。

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李鸿盛心里想,更过分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老爷子瞪了他一眼:咱们家家大业大,不看着点朝廷风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事!虽然如今在海外有了立足之地,也不能将苏州根本等闲视之。

李鸿盛唯唯:紧跟中央政策才不会走弯路,父亲大人说得对。

对着李鸿盛的惫赖,李展慕也有些无奈,这个儿子眼光长远而且精准,家中的事情还真是离不开他。

如今皇上每年都派供奉官到江浙寻访书画奇巧,所过之处,极为扰民,若是得知谁家有珍稀字画,便想方设法要弄到手。

前些日子,扬州的陈家据说家藏唐朝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被盯上了,好好的家业,不到两个月工夫,居然被逼得家破人亡。

老头子长叹一声,只怕我李家家大业大,虽说不是书香传家,却也难免不会引起那些供奉官的注意啊。

李鸿盛愣了一下子,没想到老头子的危机意识还是蛮厉害的:父亲,这件事情确实非同小可。

孩儿这有两个主意,父亲看看可行不可行。

他看了看老头子期待的眼神说道,一是花钱消灾,多花点金钱贿赂那些供奉官,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咱们用钱开道收买他们就是了,咱们安安稳稳地做咱们的生意,这些事情不掺和;二是咱们干脆反客为主,先大肆收买名帖名画,等供奉官来了,咱们再将书画奉上,当然了,这也免不了要给供奉官一些好处。

这两个主意为父也想到了。

第一个主意么,想必大家都会使,即便不是来寻访字画的,只要是京城来人,咱们李家都不会少了例钱。

这些日常的惯例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送多了,会不会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李展慕捋了捋胡须,第二个主意确实能够打供奉官,只是如此一来,每年为了这件事情必定耗费巨大,而且在乡间风评也不好,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李鸿盛一听,也有点皱眉头了:如此说来,怎么办都不太好?为父就是在苦恼这件事情。

李展慕的眉头紧皱,从前年开始到今年,供奉官虽然都没找咱家的麻烦,但是今年的例钱是前年的五倍,足足给掉五万两,几乎是以前一年丝绸纯利的一成。

如此下去,怎生了得?这么多!李鸿盛很是惊讶,其他苏家的大户呢?也都差不多。

虽然近年李家在苏州的分量重了,可是这样下去就是把家产都搭上也受不了啊。

李鸿盛也有点愁眉苦脸,苏州确实还是李家的根基,基隆的产品还要在苏州销售,换成别的地方肯定不会比这里更有利了:父亲,恐怕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什么?李展慕张大了眼睛,手也停在了胡子上面。

听说皇上信奉道教,正准备大兴园林。

如此一来,奇石花木估计也就和书画一样需要供奉了……李鸿盛的话惹得李展慕倒吸一口冷气,一不留神手中居然拔下了几根胡须,老脸疼得一皱:这……这……肯定会这样的。

李鸿盛相当地肯定。

历史上,就在明年崇元四年,宋徽宗动了著名的花石纲,到时候,为之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

李展慕沉默了很久,终于抬起了头来,面色灰暗:按照咱家原先的状况,在苏州城里高不成低不就,只怕供奉官一来便是拿咱家开刀,杀鸡给猴看。

可是如今财大气粗了,却又难免遭人忌恨,在后面推波助澜,令人终日不得安生。

这么多年下来,说起来真是辛酸。

李鸿盛惊愕地看着老头子,原先意气风的人,怎么突然间这么颓唐?原先还以为你是小孩子胡闹,没想到却是为李家闯出了个避难所。

李展慕朝着李鸿盛笑了笑,你有没有打算接任李家家主?啊!李鸿盛手中的茶杯几乎打翻在地,这也太震撼了,自己原本想着这件事情,纯粹就是不着调的,没想到老头子居然还真有这个打算,不行不行,父亲你如今才刚过半百,正是年富力强之际,哪有孩儿出头的道理。

李鸿盛是真不愿意,他在基隆当城主做得好好的,若是要做李家家主,过来一堆生理上的亲戚心理上的陌生人,处理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苏州城这块还不能丢,有些事情,不是逃避就能躲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