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明月全集 > 第1030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第1030章 陈季常的武功(下)

2025-03-30 19:17:41

左手处,坐着一名小吏模样的人,衣服洗的很白,显得很整洁。

右手,是名年轻人……也不年轻了,三十多岁的人了,脸上线条虽然依旧分明,但浑身肌肉已微显松弛,不过,那人气度豪气逼人,看得出,他年轻时是个快意恩仇的汉子。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令豪侠之士不敢仰视的人,怕老婆也怕的如此出色!赵兴一边与这人点头示意,一边畅想那位河东狮的风姿,禁不住痴了。

茶分送给了四人,穿着月白僧袍的佛印首先举杯示意,分坐在四角的人微微弓身回谢,然后大家各自举杯,品味着杯里的茶汤。

赵兴觉得小口喝不解渴,他本不是个雅人,就想一口喝下滚热的茶汤。

但苏东坡坐在上手,这让他不愿太出格,只好依照规则,小口小口的酌着茶水。

现在他明白金不二在看什么,金不二在看全套的茶道。

高丽茶道传自唐代,现在他身处天朝上国,见到完整的茶艺展示,自然迷醉的一塌糊涂。

第一杯茶喝下,进入了聊天时间,现场的气氛轻松了很多。

苏东坡首先向赵兴介绍陈慥陈季常,陈慥还有一个外号叫陈惊坐,意思是别人一听他的名字,便惊的坐不住。

然而,岁月已经消磨了对方的英气,现在他显得很温和,似乎是家里那位母狮子调教得法。

陈慥指了指院外,笑说:我看你院里的布置,像个射箭场。

可我不懂院那些古怪器械干啥用,尤其没想到,在这样杀气腾腾的院内,还有一间禅室。

这间房子布置的很干净,空荡荡的大厅确实给人一股空灵剔透的感觉,然而它不是修禅的。

赵兴弓身解释:季常兄见笑了,院里那些东西是鞍马、单杠、攀援墙、石杠。

我的孩儿们都是山民,爬山射猎是他们的谋生手段。

我不想孩子们搬到城里,读了书后反而忘记谋生技巧,所以布置了这个院落。

这样,将来他们学书不成,也不至于无法生存……这房子也不是参禅的,它是演武室,用来较量身手的。

噢?!陈季常好奇的打量了一下这间房子,想不出它怎么用来较量身手。

苏东坡已接着向赵兴介绍剩下的那人:这位,曾是我的掌书记(师爷)马梦得,我有东坡那块地,全靠梦得兄交通官府……马梦得,字正卿,原在京城做太学正的学官,因生性耿直,不擅交际,人缘儿不是太好,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

不过苏东坡倒是挺欣赏他,认为他清苦有气节,经常去找他玩。

后来,马梦得不想堂上书生空白头,便跟着苏轼到凤翔做幕僚,从此一路追随。

苏轼这么一介绍,赵兴有点不好意思。

苏轼称其为兄,他刚才也称陈季常为兄,显然有点不合适,他弄错了辈分,为此,赵兴连忙向陈慥道歉,并重新向对方见礼,而后才正式为马梦得相互行礼。

其实,这也不算弄错辈分。

宋代与别的朝代不同,宋代师傅和学生的关系,是兄弟的关系,所以叫做徒弟,水浒传中史进就曾自称小弟。

到了后世,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才有了师父和徒儿的称呼。

不过,赵兴愿意居下,苏轼是不反对的,他替赵兴主婚,本就是拿对方当自己的子侄看。

现在,身份问题完美解决,让苏轼觉得很有面子。

马梦得已跟了苏轼八年,苏轼介绍完后,还感慨的补充说:别人跟着官员做事,都是想发财,而马梦得跟了他这么久,依旧一贫如洗,惭愧呀。

看到对方洗的发白的衣衫,赵兴也相信这点。

马梦得不在意苏轼的感慨,他急忙解释这次从老家杞县赶来的原因:近日,澶(今河南濮阳)、魏(今河北大名)保甲闹事,澶州(今河南清丰东)保甲三百余人攻入县城。

大名府、相州(今河北临漳)保甲纷起响应,司马相公已上书请废保甲法,我估计,保甲法废除,学士起复的日子不远了。

所谓保甲法,是王安石的一个变法内容,其核心就是:武装地痞流氓。

王安石的本意大概是想藏兵于民,但由于没有制约机制,武装后的地痞流氓成了乡间一霸,他们竟敢白昼劫掠农户,这次,他们觉得小打小闹抢不过瘾,干脆抢劫官府。

轻易攻占县城后,他们又觉得胜利太容易,应该将抢劫事业做大做强,甚至抢个皇帝坐坐,于是,他们起义了。

这种抢劫农民的流氓起义,主流一般简称为农民起义。

现在,各地地痞都开始农民起义了,整个北方前线已被流氓占据,奇怪的是,该地农民反而纷纷出逃以躲避农民起义。

马梦得也是来躲避战火的,顺便给苏轼带来了朝廷的最新消息。

司马光、刘挚等人认为保甲法本身即是农民起义的诱因,地痞流氓武装了以后,往往破坏现存的执法秩序,因而应及时取消保甲法,社会才能安定。

为此,他们提出了废罢保甲法的建议。

马梦得意见是对的,苏东坡不是个新法的彻底反对者,但他也认为新法过于酷烈,给老百姓造成诸多不便,在实行中往往成为恶吏劣绅欺压百姓的工具,所以要求缓进式变革。

如果官家(皇帝)这次接受废除保甲法的建议,便意味着他承认新法的失败,这时,他就要想起当初反对新法的那批人,这就意味着苏轼起复的日子不远了。

场中人的精力在讨论当前局势上,反把佛印凉在了一边。

不过,这僧人显然无愧于高级公关人员的身份,他一直坐在场中心那张藤架上,面带和煦的微笑,文雅的倾听着,一句话也不插嘴。

看到对方这风度,赵兴不禁暗伸大拇指。

现在苏轼是场中最轻松之人。

徐知州过世了,新知州没上任,代理的官员顾不上管制苏轼,所以他可以放心聊政局,还兼代谈论风花雪月,只见他挥舞着手中的《源氏物语》向赵兴说:此书不错,很有意思。

早期印刷的《源氏物语》是带标点符号的,而且它分段落和章节。

据说,这种排版方式是从中国传入的,中国僧人前去日本传佛经,顺便把这种源自印度佛经的排版方式带入日本。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标点符号及段落的推广应用还要等800年。

赵兴近日曾得到几篇历代状元的考试试卷——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段。

其中,殿试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皇帝问考生回答。

但即便这样,这一问一答也没有分段没有标点,看的他头昏脑胀。

所以他就打算借助这本《源氏物语》,让标点符号回归。

几个人聊得很热烈,但陈慥不脱任侠本色,这种官场言语他插不上嘴,便倾身询问赵兴:看离人的布置,想必也是好武之人,不如离人来演示一下身手,如何?赵兴一听这话,他身子倾倾,目光灼灼的打量了一下陈慥,等待对方做出反应……然而,对方只是笑意殷殷,带着期待的神情等待赵兴的演示。

显然,陈慥说演示,是想看赵兴的表演而不是想与赵兴较量。

现在的局面是:只要陈慥不表态,赵兴就不能主动,因为对方是叔叔辈人物,赵兴这样一个小字辈向其挑战,传扬出去,连院外那些豪杰都不会愿意。

对方半天没反应,赵兴把身子坐直,提醒苏轼:恩师,各地保甲闹事,我们这里也豪杰齐聚,传扬出去恐怕不妥,是否让季常叔出面,让他们先散去。

苏东坡是罪官身份,豪爽的他此前显然没想到这曾顾忌,听到提醒,他连忙望向陈季常。

陈慥立刻起身:离人提醒的对,我这就打发他们。

赵兴躬身向陈慥说:如此,我且去更衣,等陈叔回来,便向陈叔演武。

竞技跆拳道与实战跆拳道有很大区别,竞技跆拳道加了很多限制,以防止比赛显得过于惨烈,而没有限制的实战跆拳道则凶狠异常。

赵兴与金不二一来一往,斗得十分激烈。

金不二技法娴熟,而赵兴身高力猛,两人打起来震天响,看的众人目眩神迷。

这就是‘唐手’?盛唐时代竟有如此凶恶杀技?看了比赛,连苏东坡这个文人都禁不住悚然动容。

陈慥恍然半天,又禁不住轻轻摇头,但不知道他为何摇头。

停了片刻,马梦得插话:如此战法,若用于军阵技法……赵兴打断对方的话,也不顾金不二的脸色,兀自说:这不是军阵技法,仅仅是个人防身术。

梦得叔,此前,数万精通‘唐手’的高丽兵,在辽人面前也不过是盘菜。

马梦得震惊:数万……一盘菜,难道辽人如此可怖?军阵,讲究的是组织与协调,赵兴意味深长的结束了这个话。

一个平民谈论军队的战斗技巧,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赵兴的终止恰到好处,苏轼及时转移了话题:梦得,这次你就别走了吧,既然你觉得我起复在即,那就在黄州待着,这段时间你可去离人那里帮忙,离人现在缺人手,你去,正好分忧。

陈慥突然插嘴:离人缺人手吗?吾有一子,愚顽不堪,不如也送来离人这里,一同学艺读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