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医全集 > 第144章 附子九两

第144章 附子九两

2025-03-30 19:20:59

冯氏一听这话,心中暗自庆幸儿子偷偷倒掉一些,否则路上就毒发而死了。

~~网~~可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厉声道:儿子别乱说,明明就是浮云堂杀千刀的大夫下了毒的!附子只要慢慢煮就没有毒了,娘知道的!所以煮好久才给你服的,是他浮云堂另外在药里下毒了!你这不是附子中毒!庄大夫冷笑:附子之毒,又岂是你这妇人能知晓的!我怎么就不知道了?老娘以前煎药也煎过附子的,都是三碗水煎成一碗,煮过不知多少次,何曾出过事情?不是他下毒又是什么?反正我儿子喝了他们的药中毒了,我要去衙门告他们去!庄大夫懒得理她,走到肖大夫身边看他忙着给阿大催吐排毒。

肖大夫让伙计阿大喝了一大盆粪水,把肚子里的毒物吐得差不多了,这才换成清水洗胃,然后开了方子给他解毒。

肖大夫一向比较沉稳,庄夫和冯氏刚才的对话他已经听到了,想了想,对冯氏道:你再把浮云堂那药方拿来我看看!冯氏取出药递给他。

这一次,肖大夫仔细看遍,不由眉头皱到了一起,将方子递给庄大夫:你看看附子的剂量!庄夫这一瞧,顿时吓了一大跳:九两?附子居然用了九两?肖大叹了口气:是啊。

如此用药怎能不中毒呢!先前我们都没注意这剂量着任何一个大夫都不会犯这么简单地错误吧。

唉。

也是我们疏忽了。

没有及时提醒。

难怪三碗水煮成一碗也没能消除毒性。

原来这么大地剂量啊!冯氏一把抢过处方。

可她不认识。

不知道上面写地什么。

也不懂医理。

不知道附子用量应该是多少。

不过听这两位大夫地口气定是用量太大。

造成中毒。

又怒又喜。

问道:我说地没错吧!我要找他理论……。

我要去衙门告他他赔钱!大夫。

你们帮我作证行不?我告倒了他。

有了钱一定会付你们诊金地!妇人本想说去找浮云堂地麻烦。

可两次都吃了亏。

知道人家浮云堂伙计惹不起。

不敢动粗定改去衙门告状。

庄大夫摇摇头:按理不该怂恿你打官司。

-==网==-只是确是浮云堂大夫用药大大地不妥。

从来没见这么用药地明明是草菅人命嘛!肖大夫道:草菅人命有些过了。

至少是庸医误伤人。

冯氏跪下磕头:两位大夫烦你们到时候给我做个证人。

等我儿子好些了。

我就去衙门告他们去!求求你二位了!冯氏咚咚磕头。

两位大夫相互看了一眼,都缓缓点头。

庄大夫道:也罢,这庸医还是点醒为好,免得以后再误人误己。

杜文浩派出的护卫在门口见此情景,急忙跑回来告诉了杜文浩。

杜文浩苦笑摇头,难道真的是好心没好报吗?为什么自己两次好心救人,反倒被人告到衙门去?唉,看来,这医患矛盾乃是自古就有啊!贾管家道:少爷不用担心,我这就去一趟兵部,让他们给衙门打个招呼,不要受理此案就行了。

杜文浩摇头道:躲避不是办法,这件事必须解决,否则,以这泼妇的性格,铁定会闹得满城皆知的,到时候更难收拾。

嗯,有道理。

要不,我替少爷出堂应诉好了。

也不行,这件事涉及附子的使用,你说不清楚。

雪)儿道:哥,要不咱们躲起来吧?躲?咱们又没错凭什么躲?再说了,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这药铺宅院不要了?雪霏儿眼珠一转,又道:那……,你带着面纱去应诉好了,别人就不知道了。

胡闹!有戴面纱上堂的吗?府尹大老爷还不得掌嘴才怪了!——上堂又要下跪,这可怎么办?能不能捐个功名?捐功名是花钱买功名,始于明朝,宋朝的时候科举还是比较公平的,不存在捐钱买功名这一说,所以贾管家愣了一下:这个……,恐怕不行,不过鄙人可以去衙门打点一下,看看能否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杜文浩道:既然要化解,何必等到上堂,他们不是还在惠仁堂吗,那两个惠仁堂的大夫是关键,咱们这就去惠仁堂,让那两个大夫知道我用药没错,这官司自然就打不起来了!——走!去惠仁堂!杜文浩让林青黛和雪霏儿照料詹母,只带了庞雨琴,在女护卫首领辛九娘和两个护卫伙计的陪同下,来到了惠仁堂。

冯氏正嚷嚷着如何到衙门打官司,让浮云堂赔个倾家荡产文浩带着几人迈步进来,顿时吓了一跳。

她吃过亏,不敢耍浑,退后了几步,指着杜文浩叫道:老娘正要上衙门告你,你来得正好,你这杀千刀的贼大夫,敢下这么毒药害我儿子!还有没有王法了?走!有胆量咱们上衙门打官司说理去!杜文浩没理他,朝庄大夫和肖大夫拱拱手:两位请了,在下就是浮云堂二掌柜兼坐堂的大夫文水告。

听说两位对鄙人的用方颇有些微词,准备上堂替这冯氏作证,所以鄙人先来了,有话咱们先这里说,说不清再上堂如何?庄大夫和肖大夫本来也不想趟这趟浑水,也看不起这冯氏泼妇样,但觉得杜文浩用药的确太过,容易伤人性命,所以也只想点醒对方就好。

现在对方来了,堂下说了不伤和气,正符合两位大夫的想法。

庄大夫笑了笑,自我做了介绍之后,拱手道:文大夫,你用方附子量太大了,这孩子服了药都中毒了,我们也只想给你提个醒,以后用药还是小心为是。

冯氏尖声道:还有以后?我儿子都快死了哟!这种庸医该当杀千刀!敢下毒害我儿子,以后不知要害多少人!得让他砍头蹲大牢!还得赔钱!赔我们一大笔钱!至少要陪五百两!杜文浩没看她,这种泼妇争执是争不出名堂的,对庄大夫淡淡一笑,道:两位大夫都以为我用方不妥?肖大夫道:是啊,众人皆知:子有大毒,自古用之都很谨慎。

当然,唐朝《千金药方》也有过用附子达四两的记载,但那也只是传闻,老朽行医数十年,从未听人说过用附子超过一两者。

就是仲景医圣,用附子算是最为大胆的了,他用方,炮附子也最多不超过三枚,还不到二两,生附子最多只用一枚,也七八钱而已。

可是文先生你这方中生附子用药达到九两!超出医圣用药量十数倍!如此用药,怎能不中毒呢?庄大夫也道:是,附子犹如蛇蝎,不能贸然使用的!先生年轻,初出茅庐,还不懂得利害,我二人也是一番好意,劝告先生一句,以后用药,须慎之又慎才妥。

尤其是这种大毒之物,宁可不足,也不能过之!肖大夫道:是啊,这次幸这孩子送来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冯尖声道:你们两个庇护他!不行!他在药里杀毒,差点杀了我儿子,不能就这么完了!我要上衙门告他!杜文淡淡一笑,就当冯氏不存在,依旧望着庄大夫道:多谢两位好意。

不过这件事错不在我。

药是她强行抢走的,我还再三提过她,那包药只能我来煎熬才能服用,不能自己擅自煎服,她不听,所以,中毒的责任不在用方上,而在煎药不当上!是冯氏自己的责任。

既然冯氏坚持认为我用药有毒害了他儿子,而你们俩也认为我用方不对,附子剂量太大,导致孩子附子中毒。

我们就来做个测试好了,看看孩子的中毒究竟是谁的错。

两位以为如何?庄大夫和肖大夫互望了一眼,齐声道:如何测试?就按我的方子,在贵堂拣药,就在大堂之上,由我亲自煎熬,熬好之后我亲自服用,看看究竟有毒无毒!若是无毒,证明我用方没错,若是我中毒了,立即赔这妇人五百两银子!若是我中毒死了,也是我咎由自取!两位大夫吃了一惊,一起摆手道:使不得!九两附子,足以毒死十几个人了,这万万使不得。

附子中毒没这么快死的,而且你们两位在这,还能让我中毒死了不成?庄大夫和肖大夫想了想,这话倒也对,便点点头。

冯氏厉声道:只要你中毒,你就得陪我钱!五百两!可不许赖!当然!杜文浩终于转向她,冷冷道:不过我可告诉你,你三番五次诬陷诽谤于我,如果等一会我服了药没事,证明是你自己煎药出了问题!是你诬陷诽谤,你得给我磕头赔罪!我呸!要我磕头,凭什么……?阿大终于忍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悲声道:娘!肯定是咱们煎药出了问题!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我就一头撞在这里!冯氏吓了一跳,急忙搂住儿子:好好,娘不说了!磕头就磕头!娘这一辈子哪天不得给人磕他十个八个头的?!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