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医全集 > 第一第428章 军人的地位

第一第428章 军人的地位

2025-03-30 19:21:15

二文浩道!厢军十兵实行军龄买断和政策安胃相结制哪练川讲行安置。

军龄买断跟军官一样,按服役年限计算买断费用,一次性买断,以后朝廷不再管。

政策安置可以有两个去处。

一个是开设大量的作坊,进行工业生产,厢军中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进入作坊成为工人,这些人不领军饷,而按工作量领取工资。

由作坊自行承担。

另一部分,解甲归田,朝廷给予优惠政策。

开荒种地,新开荒的地归本人,若干年内免任何税收,而且国家还可以给予贷款辅助贷款?高涵治奇道。

是,相当于青苗贷,由公私合营的公司负责贷款。

将来,我们还可以开设银行进行放贷,但这可以缓缓,等公司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再说。

好的高涵诣也不多问。

以免扯开话题了,继续刚才的问道:我觉得你的计发 很新奇,也很合理,应该能够执行,只是,我想知道,厢军原先的工作,又有谁担负?这要先对厢军的工作进行分析,刚才已经说了,厢军中修筑城池的壮城军、修路筑桥的桥道军可以整编成工程兵部队。

而担任运输任务的装发军,改编为后勤部队。

对于制造武器的作院军,则全部转为兵工厂工人兵工厂?。

就是黛器所。

我专门视察过军器所,里面的状况我觉得很不满意。

必须进行大的改革怎么改?首先要树立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我朝对文人墨客的尊重已经相当高了。

但是,缺乏对技术人才的足够重视。

比如在军器所,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个。

高级技术人才惨遭鞭刑的奇怪情景。

这位老人发明了一种弓弩,叫神臂弓比我军目前使用的所有弓弩的射程耍远得多,也要犀利的多,很轻易洞穿重装铠甲!可是,他却因为替兵匠们争取正常的福利待遇而被当官的鞭苔责罚。

这就足以证明我朝对技术人才的轻视嗯。

是啊,你说得对,应当尊重爱护技术人才,有什么好的办法。

你尽管告诉我杜文浩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应当将个国军事、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起来,成立一个科学研究所,要独立于军器所之外,直属朝廷管理。

这些人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应该给予优厚的待遇和安全保障。

并给予至高的荣誉好,我同意。

这个,所就有你负责组建好了。

你担任提举杜文浩身兼的职务已经很多了,但是。

这个职务确实不能推的,他点头道:好,我来负责。

皇上的算术老师叫沈括,因为当初在西夏作战中失败被贬,如今正在地方绘制各地地图。

据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这人是个奇才,我想把他调回京城。

担任科学研究所的局判副所长没问题,我明日就下旨让他回来,具体如何使用,你来决定。

好的。

另外。

要提高军器所兵匠的月薪待遇,他们的工作量太大了。

要减轻他们的工作量,并给予他们一定的人身自由。

要给予他们以人文关怀,才能让他们释放出巨大的劳动热情出来。

嗯,就按你的办高滴活想了想,又道:我就担心,后勤运输人员太少了,只怕不够用厢军经过改编之后,后勤兵数量虽然只有七万人左右,但是以往我军调动的后勤运输人员最大的时候也不超过十万,所以应付正常战役需要已经足够了。

如果发动大规模战役,后勤人员不够的时候,可以花钱征调民夫运输,老百姓也能从中赚钱。

当然,如果要应对全面战争,单靠常规部队显然是不够的。

那时候要进行战争总动员,调动全国的人员参与战斗,后勤人员也根据需要增加了。

那是特例高滴诣笑道:我不是说这个,以往厢军都被当地衙门差使惯了,一旦裁减,各地衙门或许会反对。

各级军官差使兵士惯了,也会因此反对。

这个你想过吗?。

当然想过,这一点我在组织指挥使们研讨变革方案时就充分讨论过了。

我们认为。

变革肯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其实都是非法的,是不该得到的。

比如地方衙门差使厢军,他们不提供厢军军费,厢军是朝廷养的兵,他们凭什么差遣?对于将官就更说不过去了。

所以从理论上我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是占得住理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不用担心,诣诣,先帝将厢军从五十多万裁减了一大半,据我所知,当时也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之声,但先帝坚决执行,也风平浪静完成了裁军。

更何况,当时先帝裁军,一文钱都不补发,我们这次裁军,考虑到了阻力,实行了买断军龄和政策安置双重手段,将士们获利颇多,阻力应该比以前更至于地方衙门,他们对军队的变革没有发言权,录夺他们不该得的利益是理所应当的。

另外。

我们采用的是循序渐进,先点后面分步骤按计划进行,反弹被分散了,阻力会小很多。

需要强调的是,阻力肯定会有,但是,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决策者的意志。

三心二意,前怕射狼后怕虎,那就一事无成。

高活诣扑哧一声笑了,轻轻打了他一下:你在骂我优柔寡断啊?杜文浩捧着她的脸吻了一下:诣诣,现在你在最高权力的顶峰,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你要真心想富国强兵。

就绝对要拿出铁腕政策来,要知道,强权就是真理。

嗯!我听你的!高诣滔性格柔顺宽厚,不善于谋略,却被历史的车轮推到了权力的登峰,原本只想稳稳当当等孙子哲宗大了,将权力移交给哲宗,却被杜文浩历数宋军屡战屡败而激怒了,让杜文浩负责军事变革。

待到杜文浩拿出方案来之后。

她其实也不知道这些方示才品何,凭着心中的爱恋,坚信杜文浩不会害自凡事都听杜文浩的。

杜文浩端起酒杯:好!为了治涵成为铁腕太皇太后干一杯。

高滔活莞尔一笑,也举起酒杯,学着杜文浩碰了一下:好!也为了你这铁腕大将军,干一杯。

嘿嘿。

那我们不成了一对铁腕仇俪了吗?高滔涵粉脸微红,眼波流转瞧着他,凑过去亲了一下:生生世世。

愿如今日!两人拥吻,饮干了杯中酒。

杜文浩道:我接着说,朝廷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军队和军人的地位问题。

众所周知。

我朝军人地位低下,就朝廷武将而言,六十级武阶中,最高级别的太尉,仅仅是正二品官,比文官低了两级。

同样的资履,武将的官阶普遍要比文官底上两三级。

两个资格差不多的人。

身为武将的见到身为文官。

只有拱手作揖让道的份,心里能平衡吗?这种重文轻武的官衔,造成了整个社会对军队的轻视,对军人的轻视。

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如何能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高治涵想了想。

道:大家对军队的看法没那么差吧?差不差,看看当兵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就知道了。

武将级别普遍低于文官,刚才已经说了,再看看普通士兵,当兵是要刺字的,要在脸上刺上所在部队的番号,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逃兵。

只是,这个规定却直接把士兵定格在了耻辱柱上!要知道,只有罪犯、官府的工匠和奴婢。

才会被刺字识别的。

士兵不是与罪犯等同了吗?实际上,士兵中的厢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自于罪犯。

当兵保家卫国。

本来是十分神圣光荣的,现在却成了一种耻辱的职业。

单单从这一点便可知道,军人的社会地位,跟罪犯、奴婢一样,相当的低贱!军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军队却是这样的社会地位,若不是灾民、无法生活的穷苦人和刺配的罪犯,清清白白老百姓之家,谁愿意来当兵做出牺牲呢?又如何能招募到好的士兵呢?高访诣呆了,神情有些黯然: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后果真的如此严重吗?。

是的,这种对军队和军人的贬低,直接影响了战斗力。

而这种思路,又必然导致对武将的不信任。

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制衡。

突出表现在,文官领军分权,和将从中御。

几项严重损害军队战斗力的措施上文官领军的害处我已经知道了,后面两个呢?分权就是把一支大军分成若干小军队。

让武将们率领,这样就算要造反,也危害不大。

这是最初的用意,但是,这样的结果并然是分兵。

本来我军兵力对大辽和西夏都是占优的,可一上来就分兵几处。

分头冒进,敌人巴不得咱们如此,好集中优势兵力围剿一处,各个击破,本来咱们总兵力占优,但局部战役。

却往往是以寡敌众,败因便种于此!我明白了。

将从中御的害处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只是一种理想,现实战斗中是根本做不到的,战场千变万化,而皇宫与前线相隔千里,皇上和枢密院的文官们如何能预知未来,料敌先机?只能是刻舟求剑,能不屡战屡败吗。

对于前线领军的文官来说,他们当然欢迎将从中御,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懂军事,按照皇上制定的作战计利执行,可以不用动脑子。

打了败仗也怪罪不到自己头上,因为不是自己直接指挥的。

倒霉的自然是广大官兵,成为这种拙劣呆板遥控指挥的牺牲品。

杜文浩这话说得有点刺耳,却让高治滔很是震惊,她低头道:既然如此,这些错误做法还是耍改的,依你之见,该怎么办?两个。

方面整改: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军队和军人的地位,立即取消刺字。

让军人的人格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提高武将的官阶等级 使武将与文官的官阶能保持平衡。

通过各种媒体。

广泛宣传军人保家卫国,血战沙场的英雄事迹,树立英雄形象,宣扬尚武精神,提高军队和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树立起参军光荣的理念,从而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

只有社会认可军人尊重军人甚至崇拜军人,军人才能甘愿舍命报国视死如归,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说得好!应该是这样的!你说的这些我完全同意,军人牺牲生命保卫国家安宁,贡献不能轻视。

也不允许轻视! 另一方面整改什么?取消文官领军和将从中御的制度,给领军将领以充分的信任。

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哦将从中御倒还好办,我不干涉就走了,只是这以文制武不太好办,朝廷文官会强烈反对的。

毕竟。

这是祖,是治国的基本方略,都实行一百多年了,在众大臣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杜文浩道:是的,这项改革得慢慢来。

就按照上次我们商量的办法,先增加武将副帅的决断权,武将副帅反对的主动作战计划就不能实施。

不求胜,先虑败。

先避免打败仗。

通过增加武将决策权,并大量宣传武将领兵取得的丰硕战果,适当公开处罚遭受败绩的领军文臣。

让朝野上下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的同时,逐渐认可武将领军之能。

再任命一些武将担任一些小的战斗的主帅,强化武官领军制胜的宣传效果。

循序渐进,最终实现武将领军的目的。

分步骤进行,我完全同意。

也应该这样。

高诣诣说到这里。

又顿住了。

犹豫片刻,低声道: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又出现南北朝时军人专政,军阀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