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制作的整套班子呢?你总不能让我和小常当光棍司令吧?林文肖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急急追问最为关键的问题。
对对!老厂长,这人手可得您来调配。
要知道现在厂里的人全扑在几部新片上呢,要是按老规矩次序排队可不行,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呀?刚才还是对手转眼就成了同一壕沟里的战友,常光希不等林文肖话音未落也急着表了态。
急这个?哈哈!特伟乐着伸指点点他们,大笑问道:你们两个性子也真够急的呀,事情才刚刚敲定就追着我要这要那了?怎么了?难道还怕我这老头说话不算话么?嘿嘿嘿……这那能呢,老厂长您可是最贴心的人了,对了,我瞧您今天把我们全找来估计早就心里有安排了吧?常光希冲着周围的人呶呶嘴,偷着嘿嘿直笑。
就数你这小子机灵?特伟笑骂道:早猜出来了还在逼我的宫?你小子想故意使坏是不是?不敢不敢,我哪里敢呀?行了行了,你敢都敢了还怕我说?呵呵,放心吧,我可没想追究你,再说我也没这个空是不是?特伟瞧瞧大家打趣着笑道,引来旁人一片会意的笑声。
呵呵,还是老厂长您英明啊!哈哈哈!特伟当即拍板,考虑到现在厂里的工作情况,就以林、常为编导,在场的各人为骨干组成一个临时班子进行前期的工作。
同时,特伟还主动担任了本片的监制,全力协助林、常两人的工作。
这个宣布让大家都兴奋不止,所有人全露出了激动的表情,顾不得再找时间,索性就在特伟的办公室里针对曹青的本子热烈讨论起来,很快就安排好了各自负责的部分。
就这样。
拍摄《雪孩子》地小组算是成立了,或许这个小组是上美影建立起到现在成立的最快的一个拍摄小组了。
而曹青也因为这故事的作者成了全厂上下的名人,凡是闻讯赶来阅读过这本画册的前辈们没有一个不为这个故事所感动而叫好的。
一周之后,《雪孩子》的脚本编辑在大家地热情下很快完成,随后的正式拍摄也进入了实际工作,曹青作为这故事的作者经特伟批准成了不在小组编制的一员。
在如今时代,因为成本原因和设备限制,上美影动画片制作还处在塑料纸加水彩笔的非常原始状态。
说难听些这样拍出来的动画片在后世人的眼里大多只能是拍摄一种很粗糙的幻灯式动画的模式,但在上美影工作人员地努力下,仅用这些简陋的东西以高超的技术和许多天马行空一般的土办法弥补了设备上的缺陷,从而达到了近似于高成本地艺术效果。
当然,除了成本之外上美影的制作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没过几天,加入小组的曹青很敏锐地就发现在原画、背景、上色等等环节中有着致命的缺陷和疏忽。
这个缺点不是别的,而是太过随意粗糙,不够精细和尽善尽美,尤其是在背景制作方面。
或许是因为中国画的一贯写意传统影响,中国动画人在制作中往往忽略了背景在整部动画片中地重要性,这在当时还不算太严重的问题,可曹青却非常清楚,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尽早解决。
一直听之任之下去养成坏习惯,将来有朝一日同制作越来越精美的日美动画相比,其高下立判。
为此,曹青特地找了特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听完建议后的特伟许久没有说话,独自陷入了沉思之中。
哥哥。
今天我听见特伟爷爷骂人了。
曹青被特批进原画制作小组,这让小芸知道后是羡慕不止,为此,这小丫头几乎三天两头缠着特伟、林文肖和常光希他们,小嘴儿就和抹了蜜糖一般甜,为地就是能千方百计也和哥哥一样进小组参加《雪孩子》的拍摄工作。
经不起她的缠人功夫。
最后特伟也只好给了小芸找了些活干,不过考虑到她的年龄,只让她跟着叔叔阿姨打打杂,在一旁帮帮手而已。
今天,当曹青和小芸从上美影回家的路上,她突然神神秘秘地告诉了曹青一个小道消息。
骂人?不会吧?曹青有些诧异,因为在他印象中特伟一直是个非常和善和有耐心的长者,认识这么多日子来,别说见他骂人了。
平常就连和同事们脸都没红过一次。
是真的!小芸见曹青不信。
连忙悄悄咬着耳朵告诉他,就在今天曹青去拍摄小组工作室的时候。
小芸一个人百般无聊跑去办公楼串门玩耍,无意之中正好路过三楼的会议室外,碰巧听到了里面地吵骂声。
特伟爷爷他们吵地可凶了,还拍了桌子呢,吓死我了……。
小芸拍拍小胸脯,一副怕怕的样。
真地?出什么事了么?我也不知道呀,我就听见他们在说……。
经小芸一知半解的描述后曹青终于了解了些情况,今天特伟和几位厂领导开了个临时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些工作上的建议和看法,谁知道在场的除了严老、阿达等寥寥几人赞同之外,其余参加会议的人都强烈反对。
在这些反对的人中,尤其以厂党委方面为主,这些政工干部们严厉批评特伟了那些异想天开和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求全厂上下必须以完成革命任务为主,抓进度、促生产、大献礼、攻坚克难……,至于什么设想、建议、改进等等,一切都不是目前所考虑的问题。
拍出十部普通的片子难道能和一部经典相比么?特伟同志,眼下的最主要政治任务就是全面地,尽快地恢复我们上美影的整体创作,努力拿出更多的片子来反映出我们上美影在打倒四人帮后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新气象、新面貌!这其实并不矛盾,我只是建议在拍摄过程中更注重些细节,尽量精益求精,提高艺术水平和制作技巧,一样能够取得新的成果!为此。
增加点经费,增加些人手,从这些角度来看是很有必要的!说的轻巧!呵呵,这样投入这么多经费,如此多地人员,为了仅仅一部片子你觉得合适么?知道这么做对整体会有什么的影响么?特伟同志,请你必须明白,千万别忘记建国三十周年马上就快到了。
为了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电检领导对此早有了明确指示!我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特伟压住怒火解释:一部精益求精的好片,一部能成为经典的好片,它的价值是十部、一百部普通的片子所不能比拟的!为了这个,就算增加点人手,再多追加些经费也是值得地!呵呵,你这种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但在眼前太不切实际了点。
政工干部语重心长地开导特伟:特伟同志,事有轻重缓急。
革命也有其重要性嘛。
毛主席曾经说过,事物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需要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它的本质,大家干的都是革命工作,就必须顾全大局。
干革命不能仅仅靠冲动、靠热情,更不能靠拍拍脑袋想当然。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小孩们玩过家家,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干部,难道你就不清楚政治任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这样一意孤行是要犯大错误的!当然了,对于你提出的那些建议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努力做好革命工作,这样地工作态度还是值得学习和赞扬的。
可是,我的同志啊!眼下百业待兴,还不是到讨论这些建议的时候,至于你说的经典问题。
难道就不能等将来有条件后再慢慢考虑?既然我们以前能拍出经典,现在也能写出经典,难道将来就拍不出更经典地东西来?特伟同志,饭要一口口地吃,革命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有共产党员的觉悟,就需要有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
你……!就这样,会议最终是一顿大吵,憋着一肚子火的特伟当场拍了桌子骂了娘。
但是。
虽有严老、阿达等人的极力支持。
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特伟极度失望。
大锅饭,排排坐。
分果果,大家一个不少也一个也不多。
体制地原因,在政工干部们眼里哪里管什么艺术创造?他们关心的只是眼前的政绩,只是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在这个大前提下,为了一部片子去投入更多的经费、人员从而影响到整体出片量全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听完了小芸断断续续地转述,曹青愣愣了半天无奈地摇头长叹。
外行来领导内行,这在我们国家也是一大特色,这个特色或许有些讽刺,但却是无可避免的。
同时,曹青心里也明白,特伟之所以会和他们进行争辩也是同自己前几天所说的那些话分不开的。
不会因为这个,他们就给爷爷穿小鞋吧?曹青心里深深担忧着,并为《雪孩子》的命运感到极度不安。
在党委有最终决定权的情况下,万一这些人气量小,一恼火就把《雪孩子》给强硬下了马可怎么办?越想心里越是不安,曹青第二天学校下课后就往上美影赶,在办公室里找到了正忙碌工作中的特伟。
爷爷……。
呵呵,我们的小才子来啦,来来,坐坐坐……。
特伟脸上挂着笑容,根本就看不出他昨天在会议上涨红着脸骂娘的样子。
忐忑不安地坐下,手里捧着杯特伟为他倒地热水,迟疑了好久才开口:爷爷,我昨天听妹妹说……您……您骂人了……。
略微一愣,特伟地笑容凝固在脸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苦笑着摇头:这个囡囡,消息倒是蛮灵通的……。
爷爷,您别怪妹妹多嘴,她也是无意中听见地。
曹青连忙把经过告诉了特伟,并向他保证自己已经和小芸交代过了,绝对不会把这事再传出去。
呵呵,爷爷相信你们。
再说这个事就传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特味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和蔼地安慰道。
谢谢爷爷。
曹青感激道,同时又迟疑地抬头问:爷爷,我……我这回是不是给您惹祸了?惹祸?哈哈哈!特伟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臭小子,怪不得一进屋里就瞧你这副心事重重的怪模样,原来藏着掖着的小心眼还真不少呢。
惹祸?呵呵,没有的事。
其实你前些天和爷爷说的那些话也是爷爷一直都在考虑地问题,爷爷这辈子从年轻到现在一直在搞动画,当年跟着万老学习,到后来的独当一面,几十年岁月下来了,你一个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问题难道爷爷就看不出来么?笑了几声,特伟又不禁摇头叹道:在上美影不仅是我,老严、阿达他们其实也早就这些看法,本来嘛。
我是想借这部《雪孩子》为契机把这情况彻底改变下,取得厂里的支持顺便再向上级申请点更多的经费,可没想到结果却是……。
那么……爷爷,这事不会对您有什么影响……?呵呵,不会的。
不会的。
特伟知道曹青在担心什么,微笑着摇头道:爷爷当过这么多年的厂长,现在又是厂里地高级顾问,上美影上上下下全是跟着爷爷当年过来的老伙计,再说我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家伙还怕什么?这倒也是……。
听特伟这么说曹青放心了许多,除了万家兄弟和严老外。
特伟在上美影的资历、地位、影响都是无人可比的。
爷爷,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做呢?犹豫了半天,憋不住的曹青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微微皱起了眉头,特伟惋惜道:厂党委有了明确决定,眼下经费紧张,现在情况下增加投资是绝对不行。
就连人手方面的安排也困难的很,最多也只能是内部自我调剂。
内部自我调剂?曹青不由得苦笑,如今上美影包括《雪孩子》在内同时上了九部新片子,其中除去一部木偶,两部剪纸之外,剩余的六部全都是动画。
在这么大地片量情况下,上美影的技术力量再算雄厚也不免得相形见拙,而且这种内部自我调剂还有个自我二字,也就是出力不拿钱的模式。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可行。
其实说穿了也只是个画饼而已。
眼下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增加经费是为了提高美术效果。
国外动画同行早就进入了赛璐璐加喷笔的新时代,这样制作出来地动画要比上美影现在依旧使用的塑料纸加水彩笔更加美观、柔和。
至于增加人手那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动画效果,原画、上色、拍摄过程……诸多的环节中投入的工作量越多,制作也就越细腻,所出来的整体效果当然完全不同。
虽说上美影从不缺高超的动画大师,更不少精湛地技术人员,但仅仅靠着老经验和土办法这么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可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不是曹青和特伟能够改变,不提别的,只仅仅把眼下的塑料纸加水彩笔的模式改成赛璐璐加喷笔,光这一项就得使一部动画片的成本要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么大地经费追加量,在外行眼里觉得得不偿失,更是件完全不值得的买卖。
无论是电检部门还是上美影的上级领导,这些人眼里只认为动画片只不过是给小孩子们看的东西,既然是孩子们看的,那就根本没必要在能完成十部普通动画的基础上耗费这么多的资金仅仅去制做一部所谓的经典来。
观念的陈旧导致了概念地错误,外行地眼光又形成了他们狭隘的定位。
之所以有这种错误地概念,这样定位的狭隘,才会使得未来十年之后中国动画片的每况愈下,才会产生那种粗制滥造的大灰狼和小白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等之类连幼儿园小孩子看了都会觉得无聊幼稚的烂片诞生。
情况就是这样,经费的问题是不用考虑了,但特伟和制作小组的成员们并没有放弃努力。
这些中国的一流的动画人深知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曹青的建议虽然没有取得实效,可也提醒了他们所面临的潜在危机。
为此,特伟找来林文肖和常光希等人开会讨论,最终决定在没有经费增加的情况也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小组成员大家义务加班加点,无偿增加制作步骤,由这部动画片为契机重现上美影的辉煌。
这些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动画制作的劳动强度增加根本不是数学的1+1这么简单,尤其是在最重要的原画制作过程中,光靠小组里这么几个叔叔阿姨每天忙得昏天地暗,就算加上有曹青和小芸帮来忙,整体进展也是缓慢之极,更别提还有其它重要环节了。
为此,曹青看在眼里是急在心中,考虑了几天,有一回终于鼓起勇气向特伟提出要不就这样暂时算了,还是按着原来的模式进行,等将来条件好些再慢慢改。
毕竟,在他印象中原来的《雪孩子》虽说画面不够精细,可从情节和意境中依旧不失为一部经典的好动画。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钻进牛角尖的特伟会是如此固执,不等曹青说完就一口否决,还语重心长地就此把曹青给狠狠教育了一番,教育他做人一定要坚持理想,坚持信念,千万不能遇难而退等等,更特意泼墨挥写了首郑板桥的《竹石》送给他,以其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字句为例把曹青给训的是哭笑不得。
青青,今天怎么见你有些心不在焉?离开多日的沈老终于从北京回来了,还顺便带回了几副老友的新画。
今天正好又是星期天,他特意把曹青和小芸叫来家里欣赏作品,并为他们指点、解说一下这些大师的画风和特点。
小芸津津有味地看着画,小手凌空比划着,还不停地向沈老提出些很专业问题,沈老心情舒畅,笑眯眯地一一为她解答疑惑。
可是在一旁的曹青却和平常很不一样,有些心不在焉,眼睛看着画儿,注意力却不在这里,怀着心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啊……对不起爷爷。
回过神的曹青连忙道歉。
呵呵,没事没事,来来,爷爷继续往下说,你们仔细听着噢……。
沈老笑笑,暂时没有追问曹青原因,直等把今天的课上完后这才让曹青跟他进屋。
和颜悦色地问了曹青,曹青也不隐瞒沈老直接把上美影的事全告诉了他。
等听完曹青的述说后,沈老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微微皱起了眉头。
继续求月票!大家顺便也别忘记给点推荐票啊!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