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归全集 > 第九十三章 接应

第九十三章 接应

2025-03-30 19:28:02

一场大会战是怎样开始的?至少在这个时代,一场主力会战。

是由绵延的前哨战掀开序幕。

无数支轻骑小队,在高粱河南北反复纠缠,试探,对冲,拼杀。

双方都要竭力控制战场,遮住对手的侦察幕。

掩护自己主力展开。

双方主力,在前哨轻骑的掩护下,进抵可以扎下连绵营盘的阵地,稳住阵脚,展开大队。

主力就算布置停当,可这会战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打起来的。

双方都要寻求主动的地位,反复哨探侦视对手兵力布置的薄弱点,樵采之路如何,后路稳妥否?何处要隘是对方所必保。

对方所必救?总之一句话,就是竭力保持住战场的主动权。

对方利在速战,就相持以观衅。

对方利在持久,就选择要点,进逼以谋求会战。

在会战之前,会有连绵不绝的一系列小规模战斗,直到将双方主力大军,最终引向最后决定命运的会战战场。

当双方十几万大军呼喊着结成阵型互相冲杀,在此之前,也许就是几个月的对峙,双方斗智斗力,后方竭力供应。

才在最后,凝结成历史上其次光辉耀眼的会战之名!此交高粱河宋辽之间最后的会战,也不会逃开这个路数。

萧言率领宋军大队骑军,以涿州为依托,先期进抵。

而辽人大军。

燕京就在身后。

主力还在极力搜罗积攒军资,可大队轻骑,同样在高粱河展开。

双方大军在还未抵达之际,数千宋辽双方轻骑,就沿着高粱河两岸,展开了一系列的前哨战。

或者宋军渡河而北,或者辽人涉水而南。

双方互相追逐,拼杀,身箭,目标都是一个,竭力控制住这个战场,为主力展开谋求一个更为优良的地位。

就连萧主,都率先北渡高粱河,率领百余轻骑,和辽人远拦子见上了一仗!短短一两日这内,双方都蒙受了上百人的伤亡,也试探出了对方的成色。

宋军蓄锐而来,必下燕京而后快,辽人依托燕京,已是哀兵。

只有依河死战,双方都没有彻底将对手轻骑前哨部队驱逐出战场的实力,顿时就心照不宣的各自收兵。

绝不轻易渡河,只是隔河遥遥对峙。

只是等待主力的到来。

宋辽高粱河会战弃,于焉彻底展开。

萧言前军大营,就设在六聘山之阳,离高粱河不足二十里之处。

这是一个典型的骑兵大营,通路开阔,控制范围极大,哨探放得很远。

旁边有小溪环绕,饮马放马,都极方便。

并无深沟寨栅,营地守卫。

完全靠着骑兵机动性所能提供的警戒。

敌人隔着老远,就能被发现。

如若是轻骑前来摸营,那自然有轻骑对付。

要是大队步卒逼近、那么一直在修整,养精蓄锐的白梃重骑,也不是吃素的!在这前车大营之后,就紧紧卡着蜿蜒而过六聘山的通路,正是萧言前军的后路孔道。

被这个前军大营牢牢的遮护住。

后路既畅通安全,前头辽人远拦子已经轻易不得南渡,此处大营可称深固不摇,依托此处。

萧言前军就能牢牢控制住高粱河南岸直面燕京的战场!此时营地当中,正是一片人喊马嘶。

从前路哨探下来轮值的几路轻骑,纷纷归营。

士卒们拉着跑乏了的马在溪水边散步收汗,有的人还卸了马鞍在那里细细刷马。

营地里头铁匠小火炉升了起来,叮叮当当的在敲打着马蹄铁。

轮值上前的轻骑在军官带领下唿哨上马,从这些退下来修整的袍泽身边掠过,不时还笑闹几句:这次得了多少首级?哪里见得着首级?辽狗远拦子不敢南渡一步,俺们奉了将领,也只得瞪眼瞧着。

两边就隔着这么一条河,撒泡尿都比它水势大,只是对望着沿着东西方向走!昨日还有气力叫骂,让辽狗过河来试巴试巴,今日干脆就是拉倒…………什么时候宣赞收了不得北渡的禁令罢!此等哨探活计,实在闷煞个人!但愿俺们运道好一些个,此次前去,能碰到辽狗远拦子渡河而南,得几个首级功劳簿上也好策勋一转,瞧着辽狗远拦子凶顽气度都杀下去了,只怕大军到来,都没多少好仗可打,这功绩什么时候才能捞到手?两边对答之声不断,就看见轮到逍遥探任务的骑队撒开马蹄泼喇喇而去。

卷起漫天的烟尘。

对答之人,有胜捷军也有神武常胜军。

这两天的前哨战,当兵的在一块儿厮杀,这生分就少了许多。

当兵的拉朋友简单,是好汉子就成。

这些神武常胜军上下都憋了一口气准备正名,这几日厮杀比旁人都要凶狠,小小隔阂,自然尽去。

他们又是熟悉北地山川地势的老卒,给胜捷军也好大助力,双方气氛,已经比在涿州的时候好了许多。

宋辽轻骑接触两日,前哨战打下来,辽人气焰,比起白沟河一战时已经少了许多,竟然不敢南渡。

只是确保北岸自家地盘。

宋军在萧言率领下先挺进高粱河,就牢牢控制了南岸,旗开得胜,这士气顿时就高涨起来。

只可惜统帅萧言,也已经下令,不得北渡,只是谨守南岸,等待大军便罢。

这一不北渡寻衅,兵力就节省了很多,这两千轻骑也可以轮番更替。

当真有士饱马腾之慨。

大家心下都是不满足,萧宣赞干嘛如此节省兵力?平白少了大家许多功绩!在溪对岸是白梃兵的营要,这些重骑捞不着前出哨探的任务,看着对面热闹景象,一个个羡慕得眼睛里头出火。

瞧见辽人看来是不成了,到时候大军前来,辽人还怕不一鼓而溃?到时候,可不要错过了这场泼天也似的功绩!在一片喧闹声中,韩世忠带领数十轻骑,已经飞也似的赶了回来,人马身上都是汗淋淋的。

看着这个他们轻骑统帅归来,溪边营中,都是一片吹响唿哨声音。

韩世忠性子爽直,得当后的爱戴不用说。

这几日也让人瞧见了,真是一条好厮杀汉!他是率先跟随那个胆大包天的统帅萧言北渡高粱河的,真真切切的站在了北岸一场冲杀,在他马前没有一合之将,一个人就砍翻刺倒了七八个辽人远拦子!这两日前哨战。

他只是沿河奔走,哪里战况紧急,都能看到他的认旗,只要韩世忠一到。

辽人轻骑,就只有望风披靡的份。

西军泼韩五这名,真真是名不虚传!听见大家伙朝自己欢呼,韩世忠摘下头盔,满脸笑意的在空地中绕了一圈。

激起了更大的欢呼声音。

韩世忠哈哈大笑,只是策马疾驰,在人群当中穿过,来到萧言的大账之前。

也不勒马,就从话驰的奔马上跳了下来,稳稳落地,朝后交代了一声:给洒家细细的将马刷了,上点好料,马肚带有条断了,找皮匠换条好的!他身边亲卫大声应是。

在萧言大账门口,张显已经在那里含笑等候。

这个小白脸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仿佛读书人。

可韩世忠是见识过他的本事,在马上真如一条活龙!使的好长马槊,左右手都可以杀敌,也不知道这本事是怎么练出来的。

张显也看着韩世忠眼热,他是萧言亲卫,只是在随萧言北渡高粱河的时候马上厮杀了一场,接下来就只有陪着萧言守在营帐当中。

看着别人上前厮杀。

他的性子虽然不像自家兄弟汤怀那般仿佛像是锯了嘴的葫芦,可话也是不多。

虽然羡慕,倒也不多问韩世忠前面厮杀如何,只是朝着他笑道:韩虞侯,宣赞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韩世忠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别眼热,这两日老韩也没什么利市可发。

你的本事,俺都瞧见,真到要厮杀的时候,俺怎么也把你从宣帅身边讨出来!你那条马槊,使得不软似俺老韩!当真不知道你们兄弟几个,怎么练出这一身本事的!张显眼睛一亮,笑道:俺家岳家哥哥才是一手好大枪!韩虞侯要是见了,才知道俺家哥哥的本事…………只是…………韩世忠从他身边擦身而过,压低了声音朝他道:这就去接应你家岳哥哥了!宣赞是有肝胆的人。

怎么会丢下自家兄弟不管!说完这句话,他就再不理张显。

只是大步走进账中。

萧言正在账中,负手看着面前木图。

听到脚步声响,抬头就看见韩世忠大步走了进来,不等韩世忠行礼,萧言就发声问道:辽人动向如何?给俺们钉死在北岸了!轮番前出哨探,不断寻衅,辽狗就是不敢渡高粱河南一步…………入娘的,在雄州前头,这些远拦子可不似这么软!萧言沉思着摇摇头:萧干看来是想自保实力啊…………他也不知道。

这燕京城能保到什么时候,打的仍然是一边拖延一边观望的主意…………帅为军之胆,主帅如此,还能指望底下人死战么?萧言气色,比前几日好了许多。

也不知道是活动开了,还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胸中郁郁,仿佛都已经抛了个干净。

眼睛亮亮的,似乎又回到了当初毅然带领四百骑孤身北渡,挽回这场战事命运的时候!他看着韩世忠笑道:抽谁?韩世忠看来对这个问题早就胸有成竹,试探着问道:俺去吧?萧言一笑:你去不如我去了。

咱们都丢开这里不管!他拍拍木图:虽然北面要照应,可是咱们的重点,还在这燕京城!女真是否入寇,还在未定之天。

我还是认为,女真入寇的可能性不大!可是他们一旦过来,我们要是没有准备,那也是遭糕了…………更何况,那里还有我萧言的兄弟孤身在那里!韩世忠逼问了一句:要是女真当真入寇呢?萧言洒然一笑:当然是***将那帮家伙打回去!我想要燕京,简直太想要了…………可是我总算想明白了,燕京城不见得非落在我萧言手中,只要是汉家儿郎收复此处,还不是一样…………老子差点忘记了,这一路死战过来,到底是为的什么!韩世忠神色微微动容,可他毕竟是条粗直大汉,说不来太动情的话。

只是低低道:抽汤怀去吧,他是宣赞心腹,又稳重可靠,虽然不喜欢出头可是干这接应的活计,再合适不过。

俺们已经将辽人钉住了。

也试探出萧干的虚实,这兵可以抽出来了!萧言点点头,手指在木图上头滑动:神武常胜军抽两进,胜捷军抽两百,汤怀为主。

那个余裤裆……余江为副。

从西面绕过去,北渡温榆河,接应上真抵檀州古北口一线的马扩岳飞他们!沿途设立烽火,一旦女真入寇,叫他们燃起烽火。

我前去接应他们!然后回头再抢燕京城!说完这句话,萧言才真正觉得胸中块垒为之一松。

自己走到今日,真的是国为自己有泼天般的本事,和天大的运气?自己说到底,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穿越客罢了。

为什么能得人追随死战,直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奇迹,不过是因为自己直道而行,让英雄倾心,让老天低头而已!可笑自己还以为已经有所凭借依靠了,以为自己已经有所地位了。

反而思前想后,束手束脚,只是以为拿下燕京城才是稳固自己权位的最重要的事情。

却不知道,自己能走到此处,只是因为在宋军内部各方势力内斗之时,只有自己一人,在仍然为大宋国运孤军奋战!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自己慧星一般崛起,在步步惊心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才让各方势力瞩目,才让自己功成名就————为什么自己反而要将这最重要的凭借倚靠丢了呢?虽然做了决定,可是萧言还是在心里头默默祈祷:贼老天,拜托你不要让历史改变得太厉害好不好?虽然老子已经让这历史有点面目全非…………可总不到于差得那么多罢…………虽然说是这么说啦,可是燕京城最好还是落在我手里,为了燕京城,老子已经将周围的各方势利得罪了一溜够,为了早日再度北伐,先是得罪了老种小种他们,看着白梃兵眼热,为了克复燕京万无一失,又将童贯这死太监得罪了。

兵至高粱河,将马扩岳飞丢到了远远的北面,要不是反应得快,也是闹了生分出来…………你总得给老子外留条活路罢!他在那里祈祷,韩世忠领命就要出去。

走到账门口,他突然回头,认真的看着萧言:宣赞,俺没看错人!若是说俺泼韩五起初还念着西军,在宣赞你下定决心分兵接应自家弟兄之后,俺就死心塌地了!老天爷不会这么没眼,只是折腾一心为国的人!不管有没有女真入寇这件事情,俺韩世忠,一定为宣赞将燕京城拿下来!在萧言前军大营身后,六聘山的南面,王贵所统领的后路营盘也已经设立。

隔着六聘山,和萧言遥遥相对。

这条补给线路,左右有六聘山做为依托,前面有萧言大军遮护,正是最为安全可靠的。

补给一支大军,其繁杂劳累处,非经后事,难以想象。

萧言三千余骑军在前。

后面就要有上万民夫。

上千车马往来络绎于途。

三千骑军,一日消耗,人吃马嚼的就得上万斤粮,和几万斤的马料。

更别说这些民夫车马本身还要更大的消耗!运上去一斤粮草,后面就得消耗十斤。

燕云之地早已残存,野无所掠,一切供应,都要从后方运过来。

前些日子囤积在涿州的大量粮食物资,顿时就流水一般的转运向前。

涿州物资空了,就得从雄州追运。

支撑大军深入敌境,除了游牧民族,从来都是非雄厚国力莫办。

宋辽战事胜负,其实也可以从后勤供应上分出高下了。

辽人就算剩下兵马强悍程度远超过宋军,可他们也只有残破的南京一道可以做为依托,而大宋却几乎是动员了半个帝国的实力在支撑这十余万大军!后路大营里头也是一片乱哄哄的景象。

粮食马料,都装成了袋子高高的堆着。

军中计点粮草物资发放的司马小吏只是站在前头喊得声嘶力竭。

一队队的民夫过来,装运了粮划就领筹。

这些筹子,就能管他们沿途消耗食用,更能做为工期凭证。

大宋境内的民夫,是服徭役而来。

到了期的就得回去不让这些民夫回去就得给报酬。

而燕地征发出来的难发发夫,更是每一天工期都折合成粮食。

一要筹发出去,这些背后统计工作,却是琐碎。

司马小吏们个个熬的两眼通红,声音嘶哑。

粮食只是补充大军物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还有军资器械,这些东西点发更是繁琐。

大宋制度严密,军资器械发放出去都要有去路,有凭证,最后能在三司使冲销。

这也是大宋以文驭武的手段之一。

这些军资器械堆放的地方,更是戒备森严。

神武常胜军步卒持戈而立。

神武常胜军三千步卒已经倒数动员,连涿州能没留几个。

除了大营卫,沿途更要设立哨卡堆拨。

防止敌人可能的潜越骚拢粮道。

民夫沿途领粮领草领烧柴,也都是神武常胜军沿途设立兵站计口发放。

虽然前面骑军袍泽厮杀血腥,他们在后面也是忙了一个昏天黑地!王贵主账,就设立在营盘正中,在他账门口,满满的都是等待加速情。

等待着签发发放物资文书的人马。

大堆的民夫,正在营地里头空地上睡得歪七扭八,鼾声大作,前线后方走一趟下来,人人都是精疲力竭。

可是文书一下来,物资领上车马,大家伙儿就得又出发。

可是王贵比起他们还不如,这些人还有抽空打盹的时间。

王贵自己都不知道这几天里头,自己忙里偷闲,到底迷糊了几个时辰。

总之任何时候,面前似乎站着的都是人。

手里头总有处理不完的文书。

他识不多字,几个帮忙处理文书的小吏也个个熬得眼睛跟兔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