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走在前头,手里提着的木桶里装着满满一桶衣物,这让徐卫更加疑惑了。
可这又是人家家务事,不好贸然去问,便一声不响地跟在后头,观察起这何灌府邸来。
都说宋代官员的待遇很高,看来此话不假。
何灌为三衙长官之一,位虽高,权不重,但这座府邸却非常气派。
宋代经济空前繁荣,所以建筑风格一改唐代以来的雄浑,变得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这何府虽不甚广,但说是园林式建筑一点也不为过。
府中广植树木花草,多设假山盆栽,后院里居然还一处池塘,上架木桥凉亭。
九月就在池塘边停住,放下木桶,挽起衣袖准备洗涤。
不时经过的丫头仆妇,见到徐卫都多看两眼,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不知说些什么。
偶尔几人说完悄悄话,还掩嘴偷笑,互相打闹。
那何书莹的贴身丫环端着一个木盆过来,放在九月身边说道:先洗这个,趁日头好,早些晾晒。
说罢,盯了徐卫一眼,甩头就走。
九月应了一声,便把所有衣物集中在木桶里,拿那大木盆在池塘里舀水。
徐卫见她甚是吃力,伸手去帮,九月连忙挡住,笑道:可不敢让徐官人动手,您不如到凉亭里坐坐吧。
徐卫一听,失笑道:坐凉亭里干嘛?看这满塘枯败的荷叶?还是下水去摸两截藕?九月蹲在地上,一边用力搓洗着床单,一面笑道:若是早几个月,这塘里荷花盛开,那才好看哩。
说罢,腾出一只手来,将耳边乱发轻轻拨至耳后,仍旧满面笑容。
徐卫不禁问道:你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听听?嗯?徐官人为何有此一说?九月嘴里说着话,手里的活却没有停。
从我见到你开始,你就一直在笑,那肯定是有极欢喜的事情。
徐卫说道。
九月搓洗床单的手稍停了一下,笑得有些勉强了:不笑还能干什么?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徐卫听在耳里没来由地生出一股辛酸来。
不笑还能干什么?言外之意就是,我难道哭么?联想到她虽是何书莹表姐,却要干这些下人的活,府里的丫头也没拿她当贵人看待,心里疑惑更甚。
我听她们叫你九月?徐卫试探着问道。
嗯,张九月。
说话间,又换了一盆水,手脚非常麻利,显然是早已经习惯了这些粗活。
九月?难道因为你生在九月,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徐卫打趣道。
没想到,张九月点了点头:我出生时,正是九月,母亲便替我取了这名。
徐卫一怔,这替后辈取名向来是男子的权利,难道她的父亲……个人**,也不便唐突,徐卫遂问道:那这么说,这个月就是你的生辰?张九月终于不再笑了,低着头只顾用力地搓洗着衣物,不时拿手臂在额头上抹去汗水。
或者是因为搓衣服那只手太过疲惫,她的身子渐渐有些倾斜。
徐卫便再也看不到她的脸。
徐官人还是在这后园逛逛吧,别人要是看到,会笑话你的。
良久,张九月轻声说道。
笑我?这有什么好笑的?徐卫不解地说道。
同时,他发觉九月的声音有些异样,便绕到前头去一看终究。
对方听到脚步声,头埋得更低了。
正要开口询问,一徐府下人匆匆而来,对他拱手道:徐副使,我家太尉请您到书房一叙。
好,劳烦前头带路。
徐卫点点头道,那人便转身走开。
徐官人快些去吧,谢谢。
张九月感觉到徐卫没走,低声说道。
谢我什么?徐卫问道,张九月却不再回答。
那头仆人一再催促,徐卫这才转身离开。
听到背后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张九月终于停了下来,将头稍转,略一迟疑还是转回去,埋头苦干。
在徐卫的印象里,古代官员的书房应该是挂着些名人字画,前代墨宝,还放上几件不知真假的古玩,最好再设一香炉,袅袅冒着青烟,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出主人的风雅。
可何灌这书房,更像是个演武厅。
却也有个书架放满书籍,前面也有张文案,置有文房四宝。
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遍布书房的兵器,尤其令人侧目的,便是那架上的一张铁胎弓。
看着那张长四尺有余的强弓,不禁让人猜测,要何等的神力方能拉开这硬弓?何灌坐在文案后,头靠在椅背上,双目紧闭似已沉睡。
徐卫进来刚站定,就听他说道:坐。
徐卫也不多话,依言坐下,两人都是沉默不语。
好一阵之后,何太尉像是被惊醒一般突然坐正了身子,一拳砸在文案上,沉声道:徐卫,我想过了,这个时候才去上奏。
且不说官家能否采纳,就是安排下来也已经迟了。
这条路走不通的,必须另辟蹊径!徐卫频频点头,到底是一代名将,静下心来立即就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干系。
既然从全局着手已不可能,就只能在局部想些办法。
根据你的推测,金军会两路攻宋,那咱们是否可以在太原和燕云做些文章?何灌此时已不复方才六神无主的模样,沉着,冷静,不见丝毫慌乱。
从他话里可以听得出来,已经没把徐卫当成外人。
太尉之言切中要害。
徐卫赞道。
何灌摇了摇头,起身从文案后走出,到徐卫身边坐下,探出身子道:虽然有这么个构想,但具体如何实施,仍旧没有头绪。
据我分析,太原当无大妨,但燕云……你担心燕云就对了!郭药师这个反复无常之人是绝对靠不住的!一旦金军打过来,他不但自己投降,还会裹挟驻守燕山府的数万宋军一同倒戈!而女真铁骑,正是有了熟知大宋内情的郭药师作向导,才移师直扑东京!但自己是因为预先知道历史走向,其他人对郭药师的看法,恐怕还是把他当作弃暗投明,认祖归宗的英雄!太尉,燕云之地,有郭药师这等猛将镇守,您还担心什么?徐卫故意拿话试探。
何灌斜眼瞥了一下徐卫,突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你心里真这么想的?好家伙!到底是吃盐比我吃米多,居然让你看出来了!徐卫震惊之余,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这世上没有谁是傻子。
既然把宝押在了何灌身上,要是对他有所保留,岂能取信于人?但话也不能全说,自己现在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没有雄厚实力以前,必须谨言慎行。
那我就直说了。
徐卫肃然道。
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天知地知而已。
何灌点头抚慰道。
郭药师是原辽国旧将,迫于无奈归降大宋,相信这点太尉心中有数。
徐卫说到此处,见何灌表示认同,才继续说下去。
对他的忠诚,我不作评论。
仅叙述其发迹经过,供太尉参考。
辽国未亡之前,渤海之地发生叛乱。
辽军统帅招募辽东饥民为军,号为‘怨军’,郭药师为将领之一。
但怨军成立以后,非但作战不力,反而接连发生军变。
郭药师在这段时期,一再反复,立于不倒之地。
后辽国受宋金夹击,行将灭亡,契丹人担心以郭药师为首的汉军作乱,有心图之。
这时候,郭药师得到消息,才鼓动部下投宋。
何灌听罢,久久不语。
当初郭药师以涿易二州归宋,童太师奉天子诏任其为燕山守将,不但节制所部常胜军,还兼管数万宋军。
当时自己就向太师建议说,以前西军的折克行归顺朝廷,朝廷另置一兵马司,专门统率汉军。
至于折克行,只不过允许他名义上一同管辖。
现在郭药师来投,也只能让他节制常胜军,而汉军必须由宋将统率。
但童太师一意孤行,不予理会。
郭药师这个人,变数太大,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徐卫,假设,假设金军攻燕山,而郭药师怀有异心,后果……良久,何灌目视徐卫问道。
不堪设想!郭药师知道我军虚实,对河北地区的布防了若指掌。
他一旦有变,金军就可直扑黄河!徐卫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神色凝重。
何灌脸色一变,切齿道:祸根!此人执掌燕山兵权,实为朝廷大患!但郭药师自降宋以来,官家对他恩宠日隆,这厮表面上也十分乖巧,面圣必号泣曰臣在虏,闻赵皇如在天上!哄得官家十分欢喜,如今已官拜节度使,同知燕山府。
想动他,没有那么容易。
太尉,郭药师此人变数虽大,但只要他手上没有兵权,就不至于掀起大风浪来。
徐卫适时提醒道。
没办法,不把郭药师拉下来,燕云之地必然失守,燕云一丢,大宋基本玩完。
在河北平原上跟女真铁骑打野战,以目前宋军战力来讲,那是找死。
...............本书QQ群:33701828,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