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七年九月,大宋朝野仍旧沉浸在得回燕云六州的喜悦之中。
对北方边陲的阴云密布几无察觉,皇帝一边忙着修炼,一边着手准备郊祀大典,举国上下,其乐融融,欢喜得紧。
但这种和谐的氛围,被一道奏章所搅乱了。
这道奏章出自监察御史张所之手。
本来,御史为言官,纠劾百官,巡视府州,上折子批评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弹劾百官那更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宋代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不因言获罪,御史可风闻言事,所以朝廷哪天没有弹劾文武官员的奏章?可怪就怪在,张御史这道奏章,弹劾的不是别人。
而是检校少保,武泰军节度使,同知燕山府事郭药师!他在奏章中指责郭药师自侍君王恩宠,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屡次羞辱他的上司燕山知府王安中。
还派自己的部下入内地经商,赚取钱财。
更重要的一条,说郭药师召集原辽帝的工匠制造各色奇珍以结交朝中权贵,其心可疑。
这道奏章递上去后,被谄媚蔡家父子的宰相白时中压住不报。
本以为御史弹劾一下,走走过场得了,谁不知道郭药师眼下正受恩宠?哪知道,一众言官跟架了炮一样铆足了劲儿全冲郭药师而来,那一本接一本的奏章递到政事堂,言论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
白时中一见不好,再加上蔡攸一伙人不知怎地收到消息,一个劲儿的鼓捣,这才按压不住,捅到道君皇帝跟前。
赵佶初见奏章,不以为意,可张所等人接连上奏。
道君皇帝心里开始有些犹豫,恰在这时,枢密使蔡攸又跑到他跟前痛斥郭药师包藏祸心,证据就是已离任的燕山知府,现任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王安中的上奏。
王安中在奏章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说当初在燕山府时,郭药师是怎么欺负他的,还说官家这般宠信郭药师,让武臣都压到文臣头上来了。
其他话赵佶可以不在意,可这武臣压过文臣一句却让他有些震惊。
大宋立国以来,有扬文抑武,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要是武官压到文官头了,这还得了?正琢磨着要不要派人去问问郭药师到底搞什么东西。
蔡绦窜了出来,代表其父上奏官家说,郭药师以两州归宋,又立有战功,是朝廷栋梁之臣,是上天赐给陛下的一头猛虎。
不应听信谗言,疏远忠臣。
这事还没了,河北又报上来,名州有贼张迪聚众十数万,攻取州县,势不可挡,请朝廷速速发兵剿灭,迟则成大患。
赵佶慌了神,急命枢密院发兵剿贼。
蔡攸虽任枢密使,可成天在官家身边转悠,讲鬼故事跳艳舞,根本不理枢密院那摊子事,便交给签书枢密院事徐绍具体负责。
东京朝廷里吵成一团,徐卫却快马加鞭赶回大名。
暴风雨就要来了,他这艘小船分量还不够,朝廷里的事已经和何灌商量好了计策。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拿着何灌的亲笔军令去大名都作院领装备,加紧招兵买马,早日训练成军。
到达大名府,徐卫先找到了四哥徐胜和郑监押,一同拜谒新任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王安中。
那王知府本就投在蔡攸门下,知道徐卫是什么人,所以大开方便之门,批下文书知会大名都作院,拨给徐卫装备。
计有步人甲胄三千五百具,长短兵器两千余件,各类弓一千余张,箭三万支,其他军用物资若干。
自然,又命徐胜率士卒押运,并山东剿贼赏钱和靖绥营军饷粮草一道,发往夏津。
这天是九月二十二,阴云密布,秋风萧瑟。
但徐家庄那块辽阔的麦场上却是热火朝天。
两千余士卒被分作几阵,勤加操练。
秋收已毕,穷极无聊的庄汉妇人们围在场边看热闹。
徐太公穿着短衣,收拾利落,持一柄掩月刀立在场边,威严的目光扫视全场,监督着士卒操练。
这两千余士卒,都是徐卫精选细选,体格健壮,绝大部分都是出身农户,力气过人。
是以训练的主要项目,便是格斗和阵形。
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士卒大多目不识丁,有的甚至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你想摆个阵,军令一下,大部士卒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徐太公的应对之策也很直接简单,打!不会就打!几鞭下去,总会长记性的!徐卫去了十天不到,那靖绥营上上下下绷紧了皮,白天操练,晚读军规,没有一人敢掉以轻心。
杨彦!过来!徐太公一声吼,正带领士卒按照太公所述之法操练阵形的杨彦急忙小跑过去,端端正正立在太公面前,大气也不敢喘。
你搞什么!快十天了!你部下还有人连左右都分不清!徐卫太厉声喝道,军人特有的嗓门震得杨彦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这些汉子实在太笨,说了无数次就是记不清!太公,我也没法……杨彦正想叫屈。
胡说!部下不卖力,就是你作都头的懈怠!左右!拉过去,重打二十军棍!徐太公不由分说,那身后一排手持大棒的汉子蜂拥上前,押了杨彦就要去打。
杨彦所部士卒一见,赶紧跑了过来替他求情。
倒不是杨都头有多么得人心,而是士卒们心里清楚,杨都头是个活阎罗!他今天要是挨了打,会连本带利还在我等身上!徐太公先是不肯,士卒们求得急了方才应道:法不责众,且记下这二十军棍!再给你们一天时间,到时候,只要还有一人分不清左右,唯你是问!众人连连称是,杨彦被松开,心里直嘀咕。
咱们一个乡勇营而已,您老怎么拿西军那套标准来要求我们?咱又不去打党项人。
不服气?徐太公一眼看穿杨彦心事,大声问道。
连称不敢,他叫屈道:太公,咱装备也忒次了点。
您看看,多半都是朴刀,还有猎叉甚至棍棒,就是训练得再好,拿这东西……你懂什么?部队的强弱,就在一股精气神!蹈死不悔,临难敢上!装备?我现在给你最精良的装备,让你去打女真人,你打得过么?徐太公冷哼道。
女真人?我犯得着么,契丹人完蛋了,女真人正跟咱穿一条裤子呢。
再说咱乡勇营的职责是靖绥地方,肃清贼寇,就现在这实力,足够了。
忽见看热闹的人群一阵骚动,却是村西头来了车队,莫不是九哥回来了?再一看,果见徐四徐九两兄弟骑着高头大马,押着车队正往麦场而来。
老九,你的靖绥营已经初成气候了。
徐胜见那麦场上奋力训练的士卒,对弟弟笑道。
徐卫也不胜欣喜,才走了十来天,部队已经初见雏形。
至少比刚带回河北来时要精神些了,看来老爷子没少下功夫。
车队到达麦场,两兄弟先拜了父亲。
徐太公仅应了一声,便继续专注训练。
徐卫也不干涉,与兄长一起指挥士卒将装备卸车。
那场中操练的士卒,早望见指挥使回来,又见车上居然是器械装备,哪还有心思训练?看看,战甲,弓箭,长刀大枪,还有些叫不上名的器械!指挥使这一趟,可是发财了?执法军士!徐太公见士卒无心训练,暴喝出声。
在!身后八名手持大棒的士卒轰然应道。
不用等他下命令,那场中士卒无不收回目光,咬牙训练。
徐太公这才转过身来,见满地装备,吃了一惊,这些装备足够让靖绥营齐装满员!其实,乡勇营名虽为营,早已经严重超编了。
朝廷军制,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
徐卫这靖绥营,已经两千七百余人,超过一军编制。
如今又有了这朝廷制式的装备,若严加训练,假以时日必为精锐之师!日落西山,两千余士卒被操练得精疲力竭,在一声收操口令后,集结成队。
徐太公清点完人数,计两千七百六十三名,对徐卫说道:交给你了。
说完,放下长枪取了拐杖,自向家中走去。
徐卫也不训话,银子都什么话都管用。
当即命人分发军饷赏钱,山东一役,靖绥营斩获颇多。
如果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乡勇营斩级数百,俘虏六千,还不计投湖淹死的,赏钱该是多少?可朝廷呢,只算斩级,投湖溺毙者不算,移交济南知府张叔夜的俘虏不算,俘虏后招入靖绥营的也不算,原因无他,用你靖绥营就为省钱!不过,估计这么搞自己都有些心虚,多拨下两千贯钱,供徐卫犒赏士卒。
即便如此,那靖绥营也是一片欢腾。
领了斩级赏钱的,腰里揣得鼓鼓囊囊,神气活现。
没领到的看得眼红,暗暗发誓,下回再有战事,老子也斩几级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