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巡检便道:难为有这般想法,只是作何营生为好?哥哥心中可有计较?吴大牛摇头道:俺也没有出处,俺身无长处,却争奈没有地方可处,只好走一路便算一路了!两人又计议了一会,却无也无可奈何,那吴大牛只道:既如此这般,俺也只好先往过一程便一程,所谓‘双手开辟荆棘路,两腿走出朝天道’,俺是不信,没有个投处!黄巡检笑道:若是如此,还不如兄弟给你出个主意!也强似四处晃荡!吴大牛道:是何主意,只管说,若是得当,俺便依了你!黄巡检点头道:这几日,那东京殿前司指挥使杨延朗又名杨延昭的大人,今日在各地招收兵马,充作禁军。
若是哥哥不嫌当兵做公的差事,倒也可以一试,当兵吃粮,倒也强似这般无头的苍蝇一般!吴大牛思咐道:原本我也是吃公粮的,今日不过是做回了自己的本分,便如这兄弟所说,强似到处流浪。
便道:只是我有一疑问,这禁军不是各地方厢军中拣出翘楚,才得以充任吗?黄巡检笑道:毕竟哥哥先前只是衙门公人,不知这禁军的来源。
厢军中固然有,便也有招募的。
这次招兵,却是那杨都指挥使亲自过问,那杨指挥使却是个公平重才之人,哥哥一身武艺,想来,能够出人头地,搏个出身不是难事!吴大牛点头道:若是如此,也是一条出路,如今便要兄弟引荐,我便投了军便是!黄巡检抚掌笑道:哥哥若是如此想,我便给我那兄弟修书一封便是,我那兄弟姓黄名悭,乃是我伯父之子,也是在下堂兄弟,也在京城殿前禁军中任职,目下正是压班的官职,此正当用人之际,定然能让哥哥谋个好差使!吴大牛点头笑道:如此,便多谢兄弟!两人又商议了一会,那黄巡检自修书一封,又亟发了吴大牛一些盘缠,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裳,便一包包了,与那黄巡检做了别,自迤逦而往那东京行去,自取投军不提。
不说吴大牛投军,却道苏文自送陈氏去了那张府,也不曾告之张薇娘与张阁老,只说是翠儿的远方姑婶,今日来投的,安置了一个住处。
那翠儿送苏文从那后院出门道:为何不与小姐老爷说之?苏文笑道:我若是告之他们,却怕人道我攀附权贵,我却不妨,只是我那老娘却受不得那个闲气,倒不如这般处置,才得清静。
只是我番事情,却不是轻易能够了解。
只有待那案子真相大白之时,方是我俩相见之日。
那翠儿黯然垂泪道:若是这般,还有相见之时,只是郎君千万小心,切切以性命为重!看那苏文也是一脸黯然,便道:只是又要苦了小姐罢!苏文叹息一声道:只告之小姐,我等相见有时,若是小姐不耐烦等的,自可择人而嫁,我却没有怨言!翠儿摇头道:小姐心性,我自幼便知,却是个心性坚定之人,不若郎君亲自与小姐说便是!也好解小姐那玲珑的心思,多曲的念头。
苏文仍是摇头道:见面不如不见,我受不得小姐那悲声凄切的场面,莫若我写个信笺,为我带去便是!翠儿见不能动摇苏文心意,只得暗自叹息,便又引那苏文去那账房处,去了文墨纸张,那苏文暗自凝神,便挥毫在那纸笺上写了一词,却是《鹊桥仙》一曲,词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文写罢,将那墨水吹干,递与翠儿道:只管与小姐看,她若看的明白,自然会懂我的意思!你也尽管放心,我此去定然不久便回,那杭州府尹也不会长久在此地,此案不明不白,那府尹断然不会公然追捕捉拿,我也好乘此时机,在外游历一番,如今做不得公人,却做个闲人也是好的!那翠儿不似苏文这般心情,情绪低落,待送走了苏文,想着郎君此去,却不知前路如何,若真如郎所说这般,倒也不用忧心,只怕是前路峰转,一去不返,思量了一回,收了那缠绵的心思,只将那信笺拿着,径往小姐的房间而去。
苏文别了翠儿,从后门径出,只往家里奔来,却远远见那屋子门口,蹲坐着三四名差人,拿着锁具,四顾张望,只待自己前来。
苏文大惊,心中暗道:怎地这般快捷?却就要拿我?须不知,自己一时慈悲之念,罔纵了欺心的凶顽,只将自身陷入囫囵之中。
见那差人还不曾注意自己,便仔细的转过身,从那后院悄然溜进房中,只取了几件换洗的衣物,还有一些散碎的银子,包好之后,便又依原路而出,一路奔出那东门。
这真是:当道时,便是那众人皆捧的英雄;运背时,却是那人人喊杀的贼汉。
苏文一路迤逦北上,逢店而居,逢城便进,并不担心那陈府尹会通檄。
也只因那陈府尹也是做得亏心的事,行的绝孙的计,倒也不敢张扬开来,只在那杭州一府,摆些架势便罢!一日便行到一城,却见那城头写着扬州两个大字。
原来到了扬州府,这扬州也是个繁华之地,古往今来,却是迁客骚人流连忘返之处。
那唐朝李太白便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也有那落魄的士子在这烟花之地,秦楼楚馆,排遣抒怀的,便如那杜牧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又有一诗也是到这景致的,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苏文入得城中。
见扬州城内,果然繁华,贩夫走卒,往来不绝;行人商贾,沿途讨价;文人士子,长衫纶巾,且吟且行,品论文章风流;农家姑婶,边行边唠,议论今年收成。
苏文走马观花一般,走得有些乏了,就地拣了一个酒楼,却见那旗幌儿上书着几个大字道:鲁家酒楼。
进的酒楼,只见是那流水的席面,鼎沸的人声,一派热闹兴隆的景象。
早有小二迎了上来,见那苏文头上英雄结,脚底漆皂靴,长衫紧束腰间,腰插一把朴刀,只道是个江湖豪杰,便唱了个肥喏,只管领苏文上了酒楼,拣了一个座儿,问道:官人打多少酒?吃甚下饭?苏文道:先打两角酒来,安排些熟牛肉切成片便是,果蔬也安排一些!那小二答应一声,自取安排!一时间,那酒水菜蔬,流水一般的上来!苏文道:我自斟自饮,不必打张我!便去了酒壶,斟满酒盏,吃了一杯!那小二也便自去招呼。
苏文饮了一杯,却又见上来几个闲汉,靠了苏文一桌,吵吵嚷嚷,只顾要酒要肉。
一时间吃的兴起,说起那街坊散事,邻里杂趣。
只听得一鼠目闲汉道:自古这扬州城内,便是烟花透红之地,这两日便也有两个趣事!一人道:却是哪两件趣事?何不道来听听?那鼠目汉子便道:这第一件事,便是近日扬州城内的大事,却是那府尹大人设了一个诗词大会,引的这风流的才子,往来的文人,俱都踊跃,也是一大盛会,自古我们扬州不缺的便是风流才子。
这次盛会,定然能够引得天下震动,名动宇内!内中一人笑道:我道是何事,却原来是这件事情,想这事扬州城内何人不晓,哪个不知?我今道这事却有内情,却是你等不知的!几人便道:何事?只管说来,看我等是否知晓?那人便道:这次诗词大会,却是为那林府尹家的小姐,做的一个选婿大会,想那府尹大人,有一女名叫雪琴的,却是生的一副好容貌,只是心高气傲,才情独具,多少王孙公子俱不能入的他的眼中。
若是这诗词大会能有一青年俊杰,入得她眼中,便可成了那林府尹家的贵婿!一人又大笑道:这事我等也曾听说过,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林府尹招婿却是个噱头,确实要打响自身的名号,好让上司得知,好晓得这扬州繁华之外也有人文风流!苏文听得一笑,这般那噱头博取名声之事,在那前世也听得多了,却不是新鲜事,没想到却在这个古代宋朝,也是不能免俗。
其中一人问道:你说第二件事却是何事?那鼠目闲汉笑道:这第二件事,却是那烟花之地,秦淮河畔,苏小小行了一个音律大会,想这苏小小,那秦淮河畔的花魁头名,曾有雅人曾为之赋诗道:湖山此地人如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却道是这苏小小才情诗词俱佳,是个眼高于顶的人,平日里,那些浪荡的公子却是见不着的,只有入得眼的人,才能够见着!那其中又有人笑道:这事我等也是晓得的,只道是何事?又有人笑道:这两件事却是扬州今年少有的盛事,只是与我等没有干系。
还是吃酒罢,我等也只能做个观花赏月的闲人便是!苏文听了,不觉失笑,只是到了这扬州城内,能够见识这些古代趣事,也算是开开眼界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