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抛弃个人主义,接受集体主义。
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考虑集体的利益,把集体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愿望、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当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敢于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你应该下决心成为这样一种人,决心改造自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经常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有错误立即改正,否则,你将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对人民有用的人。
53时隔半个世纪,李滔同志仍然感慨不已:少奇同志对待子女,一如对自己一样严格。
他不为子女护短,信任和依靠党组织,对孩子爱而不娇,严而讲理。
这些文字,可以看作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子女的管教,也可以看作是一位老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
这些要求,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留苏学生的管理和使用。
1957年邓小平同志访苏期间,在繁忙的政务活动中,非常认真仔细地听取李滔同志对留学生情况的汇报,并不时提出问题。
他关切地说:这些学生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
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
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针对一部分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1961年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讲话,提出大胆提拔年轻的技术干部。
他说:好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还当见习技术员,为什么不能大胆提拔当工程师?留学生回来后,使用得怎么样?我们再没有钱,也要把这批人提上来。
54除了周总理、刘少奇主席、邓小平同志外,五六十年代的其他国家高级领导人,如朱德、李富春、胡耀邦等,都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当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中央领导人率团出访苏联,必定要安排时间接见当地的中国留学生。
在很多留苏老学长的相册里,至今还保留着当时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551957年11月17日。
一个让万千留苏学子铭记终生的日子。
一个永远载入新中国留学教育史册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殷切希望。
五十年过去了,主席的音容笑貌,至今铭刻在每一位有幸亲临现场的学子心中。
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更是成为整整一代留苏学人赤心报国、矢志不渝的动力源泉。
或许是因为毛主席浓重的湖南口音,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或许是因为大家当时情绪格外激动,以至于现在很难找到当时关于主席讲话内容的准确记录。
在此,我综合了几位当事人的回忆,试图再现当时的场景。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清晨。
莫斯科刚刚下过一场大雪。
整座城市银妆素裹,在明澈的阳光下奕奕生辉。
就在前一天晚上,莫斯科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得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全体同学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合,由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向大家做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如同一缕清风,刹那间掠过所有的校园:毛主席有可能会来看望大家!大家都知道,11月2日毛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六十四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自从毛主席踏上苏联的国土,大家就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关注代表团每天的活动。
每天上课头一件事,就是买一张真理报看看有什么新消息。
早上八点刚过,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便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大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