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年事已高、平日深居简出的老人们来说,平日里很难有与同学相聚的机会。
看到这么多熟识和挂念的老同学们都还在健康地走动、愉快地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内心莫大的慰藉和鼓舞。
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成为老留学生们的心理寄托。
联欢会上,既有老中青学长自己排演的节目,也有曾经留学苏联或独联体国家的艺术家的精湛演出。
其中一个保留节目,便是欧美同学会合唱团的表演。
欧美同学会合唱团成立于1994年9月。
在总数六七十名的成员中,除部分曾留学西欧、留学美国的学长外,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于留苏分会。
合唱团团员的平均年龄已经有七十岁了,可是这丝毫不能减弱大家的热情。
每个星期六的上午,团员们风雨无阻、雷打不动,都会准时参加排练。
这个日程历经十余个严冬酷暑从未间断。
合唱团在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排练了近百首各具特色的中外名歌。
合唱团创始成员之一的籍传茂,向我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合唱团的成员们,有的曾留学美国、有的曾留学西欧;演出曲目也五花八门,从中国民族歌曲,到欧美各国的名曲。
不知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是别的原因,当排练西方一些具有宗教色彩歌曲的时候,指挥总是抱怨大家找不到那种虔诚的感觉。
可是排练苏联老歌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有的人都变得精神振奋,那种激情完全是发自内心深处,根本不需要指挥的启发。
那是一种几十年来一直埋在心底、根深蒂固的情感,那是年轻时代热血沸腾的记忆。
合唱团成了欧美同学会的金字招牌,多次在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中演出,获得了无数荣誉。
1999年,这群意气风发的鹤发老者,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作为留苏分会的执行机构,在秘书处义务工作的老同志们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
当有学长反映国内无法获得完整的苏联经典老歌唱片时,汪熊麟[U40]秘书长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苏联歌曲网站,从上面下载了七八百首苏联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和相应歌词。
经过挑选、鉴定、归类,最后刻录了一张包含七百余苏联经典首歌曲的MP3光盘,免费提供给学长们。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并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四十周年,1997年,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组织当年的留苏学子编撰了回忆录《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
为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九十周年,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又编写了续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这厚厚的两本书中,数百位老学长们用饱含浓情的笔触,追忆那些令他们铭记终生的美好时光,怀念那些曾给予他们感动和帮助的师长、同学、朋友。
一篇篇朴实、深情的文字,如同一颗颗水滴,折射出青春岁月和奋斗历程中的各色光芒。
为了重温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对留学生一贯的关怀与期望,弘扬新中国留学生学习、奋斗、团结、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祖国五十华诞之际,留苏分会编辑的《学子之路》大型画册问世了。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编委会从全国各地的留苏学长手中征集照片两千七百余张。
经过编辑人员的精心挑选,最终入选八百一十三张。
这部图集分为期望篇、学习篇、友谊篇和报国篇等四个部分,并收录了曾在四百三十六所苏联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实习工厂学习和工作过的一万一千余名留学人员名单。
2006年11月18日,《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图片实物展览》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学习、生活物品,以及书籍、影音等文献资料,直观地再现了五六十年代留苏学子令人热血沸腾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杰出成就。
在留苏分会的积极努力下,1995年,我国正式成为苏联高校毕业生联合会(INGORVUZ)的成员之一。
与苏联高校毕业生联合会的合作,不仅开启了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的高等教育民间交流的新渠道,也为引进前苏联专家和技术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