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纲的亲征行营付出了两千人牺牲的代价,但兀术军也阵亡一千。
金兵精锐铁浮屠第一次上战场就付出了两百多人的代价,如此惨败对金人的打击是空前的。
此役也打破了金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对民心士气也是有个极大的鼓励。
兀术的退兵也与金人的战斗欲望不强有关,实际上,仗打到现在,女真人比北宋朝廷还想结束这泥潭一样的战事。
他们后勤供应线漫长得令人崩溃,所有供给全靠就地劫掠。
而开封城防坚固,郊区早就在这一个月的反复拉锯战中被扫荡一空。
即便拿下牟驼岗,里面的的物资也不足以支撑这场北宋的顷国力而来的大战。
天一亮,发觉情形不对的北宋各路勤王兵马也开始了动作。
金人兵力有限,而兀术的大军同李纲缠斗一夜无果,发觉这仗打下去毫无意义,接了宗望军令之后缓缓撤退。
可惜北宋战马有限,虽然取得空前大胜,却也无力追击,只得整理好部队,也退回城中。
此刻,守住城市才是要紧。
打了这么长时间,城外的情形估计城中百姓也都知道了。
现在的东京只怕已是人心惶惶,流言满天飞。
维持京城秩序才是李纲这个开封守备司令的第一要务。
打扫完战场,李纲带着队伍进了城,又将军队派到各门防御。
折腾了半天,小半个上午就过去了。
军士们都累得疲惫欲死,于是,杨华命赵明堂带着龙卫军的士兵回去休息。
他自己则陪着李纲去皇宫觐见,叙述这一战的经过。
说来也奇怪,忙的时候不觉得,等到一切都弄好,李纲和杨华骑马走在大街上时才发觉街上安静得诡异。
北宋时,东京因为是首都,市民颇为富庶,夜生活也丰富,大多有晏起的习惯。
要到上午十点左右,街上的人才逐渐多起来。
东京市民没有自己做午饭的习惯,大多在酒搂食肆解决。
因此,每天到这个时候,街上早就热闹起来。
可今天的情形透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气氛,杨华坐在马上看了看寂静的街道,李相,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看不到人?他浑身都是血,身上的铠甲上到处都是黑色的斑点,看起来很是骇人。
李纲竖着眉毛,是有些古怪。
李纲在战场上呆了一夜,感冒奇迹般地好了,现在的他虽然满面疲惫,但精神却极为亢奋,杨华,这一战我军总算一雪前耻。
前几日我听人说你在兴国坊打造了不少兵器,可就是你身上这种?杨华点点头:正是。
李纲笑道:这甲看起来虽然难看,却甚为坚固,当真是刀砍不入,箭扎不透。
翌日你可将图样画给我,也好大量制造,配备到军中。
杨华忙道:我下来就叫人画个图样过来。
但这铠甲需要精钢,耗费巨大,也只能小规模装备。
李相,有一句话不知末将当讲不当讲。
呵呵,说吧,说吧。
人年轻之时,有话可不能憋在心头。
真到圆熟融通,人情练达之时,回头看过去,从来没做过一件直指本心之事。
未免不是一桩遗憾。
杨华,我李纲看重你,主要是因为你这人的确是一员良将。
你这人做人做事顾虑太多,其实我是很不喜欢的。
是,李相说得是。
末将受教了。
杨华道:夫战者,勇气、战术、纪律也。
没有合适的士兵,就算甲仗再精良,也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唯武器论要不得。
说着话,二人行到皇宫外。
按照往日的规矩,这个时候,皇城四门已经大开。
可今日却铁门紧闭,城上站满了浑身铁甲的士兵,一个个神情紧张。
李纲一看就有些恼火,大声喊:你们怎么还不开门,不早朝了?李相回来了。
李相回来了!城上传来一阵欢呼。
良久,皇城大门发出顿挫的响声,值班的军官慌忙跑过来,大声道:李相,你总算回来了,我还以为……说着话,那个军官眼睛里含着泪水。
你以为什么?李纲最见不得人哭,语气很是不好,今天怎么不早朝,陛下何在?我还以为你没于乱军之中呢!那个军官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哽咽道:有传言说李相大军昨夜在封丘门全军覆没,李相也以身殉国……住口!李纲气得头发都竖了起来,我军哪里败了,陛下何在?官家现正在福宁殿同众位相公接见金人使节,商谈和议之事。
那个军官伸手抹了抹眼泪。
大事不好!李纲和杨华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不可否认,亲征行营大军取得了一个空前的大胜。
可不知怎么的,消息一传回东京就变成了大败。
现在金人已经派出了使节,大概是来问罪的。
李纲和杨华相信,在这群混蛋的宰相手中,自己辛苦一夜在战场上取得的军事优势很快就会变成外交上的失败。
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度,任何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走!二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同时举步朝福宁殿跑去。
老实说,北宋的皇宫并不大。
说来也奇怪,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国力空前强盛。
但皇家的宫殿却出奇地小,宫墙也矮。
站在皇宫旁边的酒楼上就能很容易地将皇宫里的景物看个清晰明白。
也因此,百姓对皇室观感不错,很亲切地将皇帝称之为官家,而不是后世的万岁。
跑了不长一段时间,杨华和李纲就来到殿外,正要往里面闯。
突然,从殿前的闪过一道人影,一个官员张开双臂将他们拦住;李纲,天子正在同宰辅们议事。
无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李纲眉毛直竖,怒喝:让开,我是尚书右丞,陛下的亲征行营使,我为什么不能进去。
没陛下的圣命,任何人不得入内。
那个官员摇着头。
去你的!杨华心中也是恼火,他冲上前去狠狠地推了那文官一把,几乎将他撞倒在地,快去通报,误了李相的大事,我宰了你!杨华和李纲厮杀了一夜,二人皆是一身戎装。
特别是杨华,浑身都是干涸的血迹,脸上全是红黑色的血点子,看起来煞是猛恶。
刚从战场上下来,二人都是一脸杀气,满腔暴戾,看起来自然是恶形恶状。
那个文官吃杨华一推,哎哟!一声,连连后退,浑身一抖,用哀怨的声音叫道:李相,你真不能进去啊!走!李纲一挥袖子就要朝里面闯。
这个时候,宫门开了,一个官员走出来,拦住李纲,苦笑:伯纪兄,你这打扮如何去见天子。
架前失仪,我可是要弹劾你的。
哦,张所,你也在,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纲沉着脸问。
出来的这人正是监察御使张所,平素与李纲关系密切。
听李纲问,摇头叹息一声:伯纪兄,你总算回来了,京中传言说亲征行营大军大溃,已被金人打败了。
官家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最是优柔寡断。
恰好金人和谈使者带着康王和张相回来。
官家就……就同金人商量……大溃?李纲大怒:我军取得空前大胜,这消息究竟是怎么传进来的?张所听李纲说取得大胜,突然激动起来,忙问:大胜,消息可确实?李纲指着杨华身上的血迹,你看看,你看看,将士们身上的鲜血就是明证。
张所听杨华有快速说完战况,满眼热泪地大声欢呼:太好了,太好了!可恨奸臣误国,居然将如此空前胜利说成‘西兵勤王之师和行营兵,全部为金人所歼,无复存者!’。
他愤怒地一跺脚:李相,你大概还不知道,谣言传回城中之后,李邦彦、白时中、蔡懋三人竟……竟然在都堂置酒高会,庆贺我军大败!陛下已经答应全盘接受金人的条件,割让三镇……***!杨华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自穿越那天起,他都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看客,而这北宋不过是他穿越旅程中的一个通关游戏。
可今天,他这才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一想起奋战在沙场的战友们,他们身上的血是真实的,他们的战斗、号叫、死亡也是真实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虚幻的存在,它活生生地存在着将你包围,征服。
这是中国人的土地。
你可以不喜欢这个政府,你可以不喜欢这里的人,但脚下的土地却是你的立足之地,你的灵魂家园。
他终于泪流满面,大声抽泣:李相,难道我们的血就白流了?李纲厉声叫道:杨华,是男人你就把那眼泪给我擦了!走,我们进殿去见天子。
我就不信,陛下会受奸臣的蒙蔽,糊涂到这等地步?好,我陪你们一起进去,我是台柬官,我有责任提醒陛下。
张所一把挽起袖子,就要在前面带路。
一群内侍冲了出来,领头一个宦官手持圣旨,大声道:陛下手敕:撤销了亲征行营使司。
即日起,免去李纲尚书右丞、种师道京畿两路宣抚使之职,至浴室院待罪。
惊天霹雳当头砸来,让三人都呆住了。
我要去见天子!李纲大声呼啸,一群内侍忙冲上来将他抱住。
让开,让开,让我去见天子!李纲声若雷霆:奸臣误国,蒙蔽圣聪!陛下三思,你要三思啊!杨华一抹眼泪,满手都是红色。
他只觉得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手摸到刀把上,只想立即抽刀杀进殿去,将里面的人都砍得稀烂。
李相,快走吧,不要闹了!那个领头的内侍哀求道:宰相们已经打算绑你和种宣抚去金营求和谢罪了,快走吧,迟了就来不及了。
谁敢!杨华大声咆哮:哪个敢动李相,手中大刀不认人。
见杨华就要动手,李纲冷静下来,一把抓住杨华的手:杨华不可造次……可是李相……算了,我们走吧!叹息一声,李纲像是老了十岁,步履蹒跚地转过身去,慢慢走去。
李相,你要去哪里?杨华追了上去。
我去浴室院待罪。
李相,我们没罪。
干脆我带兵保您出城,去种宣抚那里住几天。
杨华忙说,只要进了西军大营,朝廷总不可能去那里拿人吧。
不去!李纲摇头,我李纲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他们不成。
说着,一挥袖,大步前行。
杨华呆在那里,一瞬间,他感觉浑身无力,心中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身后,张所朝大殿中冲去,一边跑一边大吼:我军大捷,我军大捷。
臣张所弹劾白时中、蔡懋、李邦彦……臣要弹劾他们!至始至终,杨华都没听躲在殿中的皇帝赵桓都没说一句话。
在地上呆立良久,杨华才叹息一声,恨声道:这个朝廷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