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全集 > 第十七章引发冲突

第十七章引发冲突

2025-03-30 19:38:39

简直就是史盲的赵匡胤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赵普就是一个半吊子读书人,虽然他书读的不多,但是他脑子够用,他为赵匡胤定下的国策,一直沿用到宋室的灭亡,历史上有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就是赵普。

高怀德把他们带到了距离军营不远的四海酒楼,高怀德显然是这里的常客,因为酒楼的小二直接叫了声:高大爷,您来了。

赵匡胤三人跟在小二的后面上了二楼,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包厢,只有楼层的区分,每一层楼的消费水平不一样。

三人找了一个靠窗子的桌子做好,小二给三人每人沏了一杯茶,然后说:高大爷,您今天吃点什么?高怀德看看赵匡胤,赵匡胤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我是第一次来,一切都由你做主。

高怀德也没有推辞: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回头对小二说:十斤卤牛肉,一盘西湖醋鱼,一碟卤花生米,两坛女儿红。

赵匡胤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小说里,那些人都是大碗喝酒了,是因为这个时候的酒都是低度酒,酒精含量甚至还不如啤酒。

好嘞。

赵兄,听老高说,你是来这里办事,什么时候回去?事情已经办完了,估计后天就要回去了,那边还等着我回复呢。

三人正说着话,酒菜就陆续地端了上来。

赵匡胤拿过酒坛替二人倒酒:来,都满上。

这时楼梯处又上来一人,赵匡胤认识此人,此人是郭威手下的一员大将李重进。

不知怎的,他有些不喜欢此人。

他还是站起来说:李大人,到这里坐。

李重进闻声走了过来,相互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了那个空位子上,赵匡胤端起酒坛替他倒了一碗酒。

因为李重进的加入,三个人桌子上有些话题就不能说了。

毕竟这个李重进只是他们的同僚,还算不上是朋友。

李重进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四个人尽说些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之类的东西。

听说赵大人是押运粮食来开封的。

是的,今天中午刚到。

我听说滑州这次运来的粮草可是各州当中最多的。

李重进夹了一粒花生米放进了嘴里。

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交割完毕就来找老高吃酒。

赵匡胤既没有说自己受到黄浩刺杀的事,也没有告诉李重进自己刚从晋王哪里出来,毕竟他对李重进还不了解。

他也不知道李重进提起此事的目的。

大概是这里靠近军营的缘故,又上来七八个军人。

都是军官,真正的士兵却几乎没有。

这个念头当兵的粮饷只够养活家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跟供他们到这种地方来吃饭。

上来的人显然都认识李重进,他们老远的就跟李重进打招呼,李重进也冲他们直拱手,表示回礼。

这些军官估计都是普通的士兵因为军功升上来的,他们的到来让原本安静的二楼,变得有些嘈杂。

赵匡胤和高怀德倒没什么,赵普略微的皱了皱眉头。

未几过来一个百夫长敬李重进酒,他的脚步有些踉跄,在途经赵普身边的时候,碗一晃,一碗酒全都泼在他的身上。

那个百夫长好像没看见似的,直接拿起这个桌子上面的酒给自己倒了一碗。

赵匡胤伸手抓住他的手腕,夺下了他手里的碗,冷冷地说:会说对不起吗?如果换做是别人,赵匡胤根本不会替他出头,这可是跟赵普拉进距离的良机,他当然得好好抓住。

赵普起身拉了赵匡胤一下说:赵大人,算了,他也不是故意的。

赵匡胤还没说话,百夫长猛地一甩手臂试图挣脱赵匡胤抓住他的右手,可是却发现抓住他手腕的手就像是一把钳子一样紧紧地钳住他的手腕,任是他使再大的力气也挣脱不掉,反倒把脸憋得通红。

百夫长的朋友看见这边的势头不对,都离开自己的桌子,站在了他的后边。

看样子,如果不是李重进坐在这里,他们肯定会一拥而上的。

高怀德虽然坐在位子上没动,可是他的两只拳头却是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双脚也紧紧抓住地面,一副随时准备帮忙的样子。

他本来就不是胆小怕事之人,既然选择了当兵建功立业这一条路,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军难免阵上亡,就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战乱年代,士兵过的都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因此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怕。

这时李重进站起来说:看在我的面子上,这件事就算了吧?赵匡胤说:今天我给李将军一个面子,只要你向赵普道个歉,我可以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大家都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毕竟李重进这个指挥使读说话了,这儿的人当然要给个面子,却没想到这个百夫长的酒量不行,只喝了几碗酒,脑子就不做主了。

他的右手被赵匡胤紧紧抓住,居然挥起左手一拳打向赵匡胤的脸。

这回赵匡胤真的生气了,原本他没有必要为刚见过一面的人大动肝火,可是对方毕竟是赵普,将来自己的最得力的助手。

原本他看在李重进的面子上,他不想动手。

可是这个家伙居然不识好歹,二话不说挥拳就打。

既然对方动手了,赵匡胤当然也就没有留手的道理,伸出左臂挡住迎面而来的一拳,同时抬起左膝,一下撞在他的腹部。

赵匡胤的右手也顺势松开了。

百夫长直接趴在了地上,嘴里还大口地吐着刚刚吃下去的东西,整个二楼都满是异味。

很多食客都捂着鼻子离开了,掌柜的虽然心痛,可是他也不愿意得罪这些当兵的,毕竟他这个酒楼就在军营的旁边。

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虽说在开封拥有这么大的一间酒楼,也有自己的后台,可是他的后台还不至于连这种事都要亲自来处理。

因此掌柜的选择了沉默。

这个年头的人都喊看中一同经历过生死的袍泽之情,另外几个人团团把赵匡胤围住准备动手。

高怀德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背靠背地站在赵匡胤的身后。

赵普也站到了赵匡胤的身边,毕竟赵匡胤是为他的事出头的,他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李重进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他是郭威的外甥,手握重兵,很得郭威信任,他要是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传到郭威那里,会遭到呵斥的。

你们要干什么?是不是当我不存在?现在把他抬走,在我面前消失,不然的话从明天起你们就会被降为普通士兵,到敢死营呆一个月。

降为普通的士兵倒也没什么,可是到敢死营里呆上一个月基本上是必死无疑。

敢死营里可都是囚犯和违反军纪之人呆的地方,每次打仗都是冲在最前面的炮灰,基本上每场战斗下来,敢死营的人都是所剩无几。

不管是谁,只要能在敢死营中呆上一个月不死,不管他之前犯了什么样的罪,都一笔勾销。

但是在那里能够呆上一个月存活下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几个军官见李重进发火了,顿时垂头丧气起来,两个人弯腰抬起地上的百夫长灰溜溜地走了。

空气中弥漫着异味,所有人都没有吃东西的胃口。

李重进起身告辞之后,赵匡胤扔了一小块碎银子在桌子上,跟高怀德和赵普一起离开了那家酒楼。

李重进直接回到了军营,酒楼上的那几个军官都在他的大帐外面等他,看见他来了连忙行礼。

将军。

你们很好,我跟别人吃饭,你们把酒洒在人家的身上,居然连句道歉都没有,说出去我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

众人都唯唯诺诺不敢顶嘴,李重进扫了众人一眼。

那个周大富呢?把他关进柴房,反省反省,就那点酒量居然每次都喝多,如果不是看在他打仗拼命的份上,早就让他到敢死营报道了。

将军,虽然周大富做的是不对,可是他毕竟是酒喝多了,可是那个叫赵匡胤的却也是得理不饶人。

说话的人是向美,是李重进的军事推官,就是现在的参谋。

我跟此人也不是很熟,今天只是在酒楼里碰见。

他得罪了滑州的都指挥使黄浩,黄浩原本打算借送粮食之际暗算他,却没想到被他侥幸逃脱,还把粮食送来都城。

将军的意思是——?这个人不能动,且不说陛下和晋王都很看重此人,他的父亲可是襄阳的节度使,陛下可不会为了一个黄浩就去得罪一个豪强。

可是那个黄浩也不是好惹的。

向美说。

所以说,你们不要伸手,那个黄浩会替我们找回面子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坐山观虎斗。

向美竖起大拇指说:还是将军有远见。

你们以后学着点,想要对付一个人,不一定非要自己动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