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回到家中的时候,赵弘殷已经咽气,是旧疾复发。
柴荣赐了大量的钱帛,追赠赵弘殷为太尉,武清节度使,并加封赵匡胤的母亲杜氏为南阳郡太夫人。
赵匡胤居丧守制,不闻朝事。
跟王清儿一起扶官回洛阳,本来灵曦作为赵匡胤的如夫人也是要回去的,可是开封的宅子无人照看,她只好留了下来。
楚玉生了一个男孩,名字是楚南天起的叫楚易。
孩子已经两个月了,公公去世,她这个媳妇当然要回去。
因此她丢下孩子,带着湘竹和几个侍从直奔洛阳。
辽景宗耶律贤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辽国的所有事务都落在了皇后萧燕燕的身上。
文有韩德让,武有耶律休哥。
有了这二人的鼎力相助,萧燕燕渐渐地站稳了脚跟。
耶律隆绪今年已经五岁了,就比德昭小半年。
萧燕燕已经下旨,立耶律隆绪为太子,以杜绝王室其他人的想法。
丈夫的死让杜氏伤心欲绝,因为要管理家族的事务,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赵匡胤和王清儿一起来到母亲的屋内,杜氏坐在那里发呆,手中拿着一只很普通的发簪,发簪已经很旧了,可是杜氏却握的很紧,生怕会丢了。
赵匡胤认识那个发簪,那个发簪是父亲买给母亲的唯一一件礼物。
不是父亲舍不得买礼物给母亲,而是因为父亲根本就不重视这些小细节。
在他看来,自己所有的钱都交给妻子打理,根本就不用额外买东西给妻子,如果妻子需要的话,她会自己买的。
赵弘殷不知道女人都是感性动物,一句体己话,一件不值钱的小礼物,就能让她们感动半天。
知道儿子媳妇来事为了什么,杜氏说:你们去吧,我没事的。
母亲,您要注意身体,您这个样子,父亲泉下有知,也不会安心的。
说话的是王清儿。
我知道的,你们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赵匡胤拉住王清儿的手,递了一个眼色给她。
二人出去之后,轻轻地带上门。
门外站着三个孩子,分别是十四岁的赵匡义,六岁的赵光美和四岁的赵敏。
大哥,母亲怎么样了?说话的是赵光义。
母亲没事,就是有些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深夜,赵匡胤一个人跪在父亲的灵堂内,母亲、弟弟、妹妹和妻子都被他劝走了。
明天就是下葬的日子了。
这是风水先生定下的日期。
赵匡胤的脑海里浮现出跟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是长子,父亲在他的身上花的心血最多。
为了他的安全,父亲不惜让他提前完婚,以阻止他萌动的心。
步入官场之后,父亲为了掩盖他的锋芒,不让皇帝猜忌他,在私下里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工作。
从不趋炎附势的他,拉下老脸跟那些御史,尚书们虚与委蛇,让他们不要在柴荣面前弹劾他。
不然的话,以赵匡胤现在的功劳和地位,想不引起皇帝的猜忌是不可避免的。
狡兔死走狗烹是千古不变的定理。
让他娶王清儿,又何尝不是他的一番苦心。
外边传来打更的声音,已经是寅时了。
灵堂的外边传来了脚步声,进来的是王清儿,她的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还有两个鸡蛋,面汤里还漂浮几片青菜叶。
很容易勾起人的食欲。
相公,你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把这碗面吃了吧。
我不想吃。
你这个样子,身体会垮掉的,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母亲,为德昭考虑考虑,如果你再出个什么意外,谁来支撑起这个家?赵匡胤刚要再说,就听到门口传来杜氏的声音:清儿说的对,你就是不想吃,也要吃。
赵匡胤和王清儿连忙行礼。
赵匡胤见妻子和母亲都看着他,他只好从妻子的手中接过面条大口的吃了起来。
看到他吃光了面条,两个女人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天亮的时候,楚玉终于从信阳赶到了洛阳。
她进了家门的时候,先到灵堂里磕头,然后才去拜见杜氏。
赵匡胤看到楚玉的脸上满是风尘和疲倦,心中很是怜惜。
柔声地说:你先到屋子里歇息吧,入殓的时候我叫你。
一旁的王清儿见到赵匡胤的样子,心中有些酸意。
楚玉被赵匡胤赶到屋子里休息去了。
一个家人过来禀报说:外边有一个自称是您朋友的女子。
说报了姓名吗?没有,她说您出去就知道了。
我去看看。
王清儿想要跟出去,最后还是停下了脚步,留在院子里指挥家人。
外面的女子赫然是阿兰朵,看到阿兰朵,赵匡胤就想到那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他已经进入了后周的权力中枢,他知道那个女子的艰难。
名义上的丈夫,已经病入膏肓,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地。
他却只能在旁边看着,一点帮助也不能给她。
小姐让我替她磕头。
她怎么样?赵匡胤明知道萧燕燕的境况,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小姐很苦,每天只能睡两个时辰。
赵匡胤心中黯然。
隆绪呢?太子很聪慧,读书、习武都很认真。
王清儿老远就看见跟在丈夫身后的女人,风尘仆仆的样子,掩饰不住秀丽的面庞。
难道她也是他的女人?王清儿的心中如是的想着。
她看到自己男人把她领进了灵堂,心中越发地肯定了这个想法。
阿兰朵磕完头之后,被赵匡胤拉进书房,一个时辰之后才从书房出来。
赵匡胤亲自把她送到了门口。
相公,她是谁?是我的一个朋友,以后你会知道的。
赵匡胤说完转身就走了,身后的王清儿一跺脚:不说就算了,谁稀罕!葬礼之后,赵匡胤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他每天除了教导弟弟和儿子习武读书,就是修炼那套无名功诀。
空空大师的那套辟谷术,他也开始修炼了。
辟谷术正如空空大师说的那样,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功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修炼此功法的要求太高,必须要是修炼内功有成的人。
修炼的最终目的就是引自然中的灵气入体,补充身体的日常消耗。
当然必要的水分还是要补充的。
赵匡胤这个时候修炼辟谷术可谓是事半功倍,因为他已经能够引用自然中的灵气了。
修炼辟谷术还是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辟谷术开始修炼的时候,就是逐渐的减少食量,最终达到不吃东西的目的。
刚开始的时候,那饥饿的感觉还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他按照功法上说的,把灵气融入身体内,而不是直接吸进经脉。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无名功诀已经把灵气吸入经脉变成了一种习惯。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他放弃了把吸入身体的所有灵气都融入身体的想法,而是截留一部分。
缓慢的按照辟谷术的要求融入了身体。
这一步,他足足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辟谷术终于练成了,辟谷术练成之后,他发现这个功法带给他的好处是巨大的。
融入身体的灵气,除了维持他的消耗之外,还在逐渐地改变他的体质。
以至于王清儿和楚玉都说他的肌肤越来越嫩滑,就像婴儿似的。
王清儿和楚玉听说是修炼辟谷术的结果之后,也都吵着要修炼,可是坚持了三天之后,就都放弃了。
因为她们一点基础都没有,对于这一点,赵匡胤是无能为力。
渐渐的,辟谷水和无名功诀一样都成了一种习惯,这两套功法同时自动运行着,互不干扰。
也不知道是无名功诀促进了辟谷术,还是辟谷术带动了无名功诀,反正两种功法都是突飞猛进。
功法的进步带给他的好处是巨大的,他的灵觉已经开启了,其中就包括天眼,只要他想,他可以透过半米厚的墙壁看清楚外面的一切。
还有神识,他不用看也能知道周围五十米之内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两项对精神的消耗是巨大的,以他目前的修为能够坚持五分钟已经算是极限了。
天眼和神识都是他无意中发现的,又一次他修炼过后,忽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隔着被子看见楚玉的玉体。
这一发现,让他惊喜异常,可是转而就看不见了。
他知道那不是幻觉,因此他不断地进行着实验,他试了很多次,才找出其中的诀窍。
那就是集中精神,只有集中精神,心无杂念才能有效果。
在摸索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精神也是一种力量,他自己给这种力量起名叫精神力。
就是把精神力集中到眼睛之上,才能让他看见屏障背后的东西。
继而,他发现只要是不超过一厘米厚,他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看清楚后面的东西。
越是厚的东西,对精神的消耗就越大。
他的极限就是看穿半米厚的墙壁,再厚他就看不穿了。
想要看穿更厚的东西,就只有修炼精神力,可是他根本就没有修炼精神力的方法。
这一点让他很郁闷,如果不知道这些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却有找不到门径,让他的心有被猫抓的感觉。
神识的发现,跟天眼一样都是偶然。
一天晚上,他在王清儿的身上耗尽了力气之后,像往常一样盘膝修炼无名功诀,他很快就进入了空明的境界,忽然他清晰得感觉到院子里守夜的家丁的一举一动,他用左手擦鼻涕,用脚踢着院子里的落叶,就跟亲眼看见的一样。
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神识居然比天眼还消耗精神力。
他试着开发精神力的新用途,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赵匡胤把无名功诀传给了楚玉、王清儿、德昭、赵匡义,赵敏和赵匡美,可是他们修炼了几个月却是一点成果也没有,最后都被他们放弃了。
他这才知道这套功诀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他当时也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修炼成功的。
楚易刚吃完奶,被奶娘抱在院子里玩耍,楚公羊走进了院子。
他看了看,发现院子里除了一个花匠在打理花草就没有别的人了,于是就直接朝奶娘走了过来。
小易长得真可爱,让二爷爷抱抱。
二爷,老爷说了不让别人抱小易。
奶娘怯生生地说。
我是别人吗?楚公羊当下就板起了脸。
楚公羊说着就要抢过孩子,奶娘则紧紧地抱着就是不松手。
孩子给我。
楚公羊恶狠狠地从奶娘的手中抢过孩子,然后中途手一松,孩子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