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延辉连忙打开城门,来到王洪的面前。
不知王兄前来所为何事?我们都被萧燕燕那个女人阴了,她明知道后周要来犯境,把我们都派到边境,其实是借刀杀人啊,我已经投降了,我是来劝你也投降的。
益津关内有多少人马我是清楚的,我来事给你一条活路,你我根本就不是周兵的对手,与其丢掉关隘回去受到惩罚,还不如投靠后周,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我言尽于此,还请你早做定计。
终延辉只是略作犹豫就下令打开城门投降,赵匡胤带领二千兵马进入益津关,其余大部人马都留在了船上。
益津关的中军帐内,坐在上首的赵匡胤问终延辉:此去瓦桥关可有近路?瓦桥关距离此地只有四十多里,可是水路狭隘不便行船,只有从陆路方可到达,大帅若要过去,必须舍舟登岸。
赵匡胤转身看了一会墙上的地图,然后坐下说:命令:张琼。
末将在!你带领五百兵马跟王洪一起回宁州镇守,迎接陛下。
是。
刘庆义。
末将在。
给你五百人协助终延辉守益津关。
是。
赵匡胤只留了少数人在船上,其余的人都跟着他直奔瓦桥关。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来到瓦桥关外,瓦桥关刺史姚内斌见到周兵,立即带领三千兵马开城迎敌。
看来是想趁周兵疲惫的时候打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他低估了赵匡胤,他对士兵的要求很严的,四十里的路队他的士兵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在加上赵匡胤早就猜到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行军的时候,队伍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这样就极大的保存了体力。
赵匡胤举起手中棍棒率先冲了过去,如若无人之境。
其实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完全不用亲身历险,可是他的棍法只有在战斗中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他只要有机会就冲上去来这么几下。
主帅冲锋在前,部下当然也都拼命冲杀。
辽军哪里是这支虎狼之师的对手,很快就被杀得丢盔卸甲。
姚内斌带领残兵退回了瓦桥关,赵匡胤随后掩兵攻城。
可是瓦桥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匡胤攻了一整天,死伤一千多人都没有攻克。
只好安营扎寨,整顿兵马,等待陆路的韩通。
第二天,赵匡胤正在和众将研究如何攻打瓦桥关。
有亲兵进来禀告,韩通已到。
赵匡胤亲自出去迎接,韩通是柴荣麾下一员虎将,生就一番恶相,虎背熊腰,一般人见了都会退避三舍。
虽然他生就一副恶相,可是他却不是莽夫,不然也做不到今天这个地位。
二人见面自有一番客套,韩通说:莫州刺史刘楚信和瀛洲刺史高彦辉都已经被我降服。
赵匡胤大喜道:你来的太及时了,只要我们把着个消息告诉姚内斌,还怕他不乖乖出来投降。
当下,只要派人到瓦桥关喊话:姚内斌听着,瀛洲、莫州、宁州、益津关的守将都已经投降,你独守孤城,尚能坚持多久,不若开关投降,免得到时候生灵涂炭。
早有辽兵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姚内斌,立刻招来部下商讨此事,最后一致认为,还是等确认之后再做定夺。
于是姚内斌亲自登上城头,对着下面的周兵喊话。
回去告诉赵元帅,明天我自会作出决定,让他宽限半日。
得到消息之后,赵匡胤对韩通说:想必韩通准备确认消息之后才答复,明日肯定会开关投降的。
韩通哈哈一笑:那我们就宽限他半日。
姚内斌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周兵根本就不阻拦,任由其穿过防线。
三个时辰之后,姚内斌从斥候那里确认,周兵所言非虚。
立刻着手安排投降事宜。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姚内斌就打开城门,举着白旗赤手空拳来到周兵大营。
正在这时,都指挥使李重进带领人马到此。
韩通和赵匡胤知道是柴荣到了,立刻出去迎接。
柴荣很是高兴,水路二帅攻城夺寨没费吹灰之力,他这个名义上的统帅就只负责接收。
现在刚到就听闻瓦桥关守将前来纳降,怎能不让他意气风发。
姚内斌跪拜之后,亲自在前边带路,引领众人入关。
进入瓦桥关之后,柴荣开始犒赏三军,席间右仆射王溥站起来说。
陛下离京不过四十二日,兵不血刃,既得燕南各地,此正是陛下威灵远播,所以得此奇功。
恐怕辽主已经知道燕南失守,势必会集中大军扼守幽州,还请陛下洞察先机,不要轻举妄动。
柴荣很是不悦,但是他什么也没说,众人都看到柴荣的脸色,都不敢再多言。
宴席散后,柴荣留下都指挥使李重进。
朕志在统一天下,现在已经打到燕南,怎能轻言放弃,给你一万兵马,明日出发,朕随后及至。
不捣辽都誓不撤兵。
李重进领命而去。
柴荣又招来散骑指挥孙行友,带领五千骑兵攻打易州。
周兵犯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京,萧燕燕立刻找来宰相耶律沙和大将军耶律斜轸,率领三万精兵进驻幽州,挡住周兵势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消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中京大定府节度使耶律上的掌上明珠耶律幽兰自愿进入皇宫做女官。
这个消息就像风一样在辽国的上层引起轩然大波,特别是那些忠于耶律幽兰的年轻才俊,更是悲痛欲绝。
耶律上更是亲自来到上京,劝说女儿回心转意,可是耶律幽兰毫不松口。
最终他只好黯然离去,而耶律幽兰更是心如刀割。
自己的随意,带给他的代价就是一生的自由。
那个肆意妄为的女孩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无形的枷锁绑在皇后身边的深闺怨妇。
说是怨妇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可能赵匡胤一辈子都不会再来辽国了,就是来了次数也是有限的。
不管怎么说,耶律幽兰的到来,萧燕燕还是高兴的。
原先她在偌大的皇宫内就只能相信阿兰朵一个人,现在又多了一个耶律幽兰。
虽然耶律幽兰没有阿兰朵那么忠心,可是却也能分享她的秘密,缓解心中的压力。
萧燕燕毫无保留的倾诉让耶律幽兰的心越来越冷,上一次的意外让她的心智迅速地成熟起来,她明白自己知道的越多,就越没有离开的可能。
因此她的脸上几乎已经没有了笑容。
杨昆的到来,让萧燕燕很开心,心上人的安排让她的心中充满了甜蜜。
为了联系方便,她把阿兰朵嫁给杨昆,嫁给杨昆之后,阿兰朵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替赵匡胤和萧燕燕传递消息,而不会引起人的怀疑。
杨昆这步棋,萧燕燕没有告诉耶律幽兰。
这是他们母子的后路,她不想让别人知道。
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过她还是不够狠,不然耶律幽兰早就成了一具尸体。
李重进发兵先行,不日就到了固安,固安的守将早已闻风而逃,除了老百姓居然一个士兵都没有。
李重进下令进入固安休整,等到皇上。
第二天柴荣就率领大队人马赶到固安。
固安的北面有一条深不可测的大河,叫做安阳河,水流湍急。
对面的辽军早已经把河上的桥梁全都拆了,没有战船根本就无法过河,而周军的战船都留在了瓦桥关外,根本就开不过来。
柴荣指着一旁的树林说:伐木造桥,三日之后过河,到时候完不成,斩首示众。
李重进接到命令,立刻下令日夜赶工,争取在规定时间内把浮桥造好。
柴荣带领亲军返回瓦桥关,却没想到到了夜间竟然生病了。
他的病生的很蹊跷,现在是孟夏,他居然生的是寒疾,别人穿一件单衣还感觉热,他裹着一床棉被还叫冷。
一连二天都不见好转,随军的御医也束手无策。
这时恰逢孙行友派人押解易州刺史李在钦前来报捷,柴荣带病升帐。
看着下面被绑得结结实实的李在钦,柴荣问道:你是愿意投降,还是愿意死?李在钦却也是一条汉子,当下怒目而视:要杀便杀,哪来这许多废话!柴荣不由得气愤,立即下令推出去斩了,没多久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放在盘子里端了进来。
李在钦虽然死了,可是眼睛还是怒目而视的样子,柴荣看了心中很是不舒服,立刻退入寝室。
又过了两日,柴荣的病非但没好,反而加重了。
众人想要劝说他回开封,可是都不敢,生怕会触怒他。
人们都看着赵匡胤,赵匡胤明白众人的意思,当下硬着头皮走进了柴荣的寝室。
楚易头上的痂终于掉了,额头留下拇指大小的一块淡淡的印记,小家伙已经十个月了,牙齿也长了出来,松开手也能走几步了。
出了上次的事情之后,杨氏特意调来两个高手家丁,二十四小时不离的照顾,以防再次出现意外。
杨昆去了辽国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楚玉的身上。
她大感吃不消,只好向父亲求救。
楚南天调给她两个分部的掌柜候保福和王杰,候保福和王杰一直是跟着楚南天的,能力非常强。
他们的到来大大缓解了楚玉的压力,现在楚玉只要居中调度就行了。
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满世界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