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全集 > 第七十三章平定

第七十三章平定

2025-03-30 19:38:40

赵匡胤淡淡的说:你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按说我应该把你留下来顶罪的,不过你父亲好像并不在意你的死活。

李守节低头而泣,没有说话。

赵匡胤看见他的样子不由得心中鄙夷,这父子二人真是一对活宝,父亲不顾儿子的死活,铁了心造反,儿子明知道父亲的心思还敢跑来开封,是不是以为自己不杀人。

朕特赦你回去,劝劝你父亲,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告诉他后周的臣子朕一个人都没动,叫他看清形势。

李守节连忙谢恩。

出了开封,李守节快马加鞭不日就回到了路州。

回到路州他顾不上休息,就找到父亲。

爹,你可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啊!如今朝廷兵多将广,一个小小路州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再说陛下既然放我回来,必定有万全之策。

你不用再说,我主意已定,你既然已经回来了,就没什么好怕的。

爹——李守节还要再说,却被李筠打断了:你不用再说了,出去!李守节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还是出去了,因为他从小就害怕父亲,从来就不敢有丝毫的违逆。

来人,把周光逊抓起来,跟上次的那个人关在一起。

另外把赵匡胤的罪行昭告天下。

李守节从开封出发的当天,赵匡胤就命石守信为统帅,高怀德为副统帅,率队北征。

同时命令淄州刺史王庭佑严密监视青州李重进的动向,下令让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率领所部人马缓慢向东移动,防止李重进跟李筠遥相呼应。

石守信和高怀德出发前,赵匡胤对二人说:你们此去要迅速占领西边的关隘,防止李筠西下太行。

李筠命令儋珪攻打泽州,儋珪是李筠手下首席虎将,带领二百骑兵一路狂奔,直奔泽州而去。

七百里的路程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到了。

他没有休息直奔城下,因为通讯的缘故,此刻泽州刺史张福尚且不知道路州已经造反。

他闻听路州参将儋珪来此公干,竟然亲自前来迎接,却被儋珪手起刀落砍掉人头。

儋珪和他的二百骑兵很快就控制了局势,命人火速回路州告捷。

李筠接到消息之后大喜过望,一旁的从事闾丘仲卿献计道:主公孤军起事,势甚危险,虽有河东援师,恐尚未足恃。

宋室兵强马壮,我等恐非其对手。

不若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寨虎牢,据洛邑,东向争天下,方为上策。

此计甚好,可是我一旦退守太行,就再也没有可能打到中原了。

况且我乃后周宿将,禁军都是我的旧部,只要我登高一呼,他们势必倒戈归顺与我,我还有勇猛绝伦的儋珪,何愁不踏平汴梁。

再者,我已经联络了河阳节度使范守图,他很快就会带兵前来支援。

丘仲卿见李筠不采纳他的建议,黯然退下。

石守信和高怀德走后,赵匡胤觉得不放心,又下令让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率领一万兵马从东路夹击李筠。

李筠在大营中迎来了北汉主刘钧,他亲自到长平迎接刘钧,执以臣子之礼。

刘钧当即封李筠为平西王,赐马三百匹。

你贵为一镇节度使,为何要起兵造反呢?刘钧问。

李筠当即对着北方一拜:我受周厚恩,不敢忘却。

刘钧的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柴荣在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攻打北汉,以至于北汉差一点灭国。

刘钧命宣徽使卢赞监督李筠,他自己当时就回去了。

却没想到卢赞知道刘钧对李筠不满意,处处刁难。

李筠忍耐了两次之后,彻底爆发了,把卢赞打了一顿。

卢赞添油加醋地把自己所受委屈报告了刘钧。

刘钧派平章事卫融来做和事老,李筠终于知道刘钧并没有真心跟他合作,待他看到北汉来这里的只有两千兵马的时候,心中更是恼怒。

他心中终于有了一丝后悔,后悔不该不听从儿子的劝说,不过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只要让儿子李守节留守路州,他自己则率部向南。

到了长平,李筠就下令安营扎寨。

卢赞让他继续前进,却被李筠一顿臭骂,二人又吵了起来,卫融赶紧过来劝说,二人各自哼了一声走了。

李筠等人刚刚安顿下来,就听到外面一声炮响,原来是石守信和高怀德杀来了。

接到禀报,李筠亲自率军打开寨门应战。

由于李筠曾经任开封五城兵马司统帅,石守信和高怀德都是他的手下。

因此石守信和高怀德都遥遥向他行礼。

石、高二位将军,为何甘心依附奸臣贼子?不若赶快倒戈,随我杀进汴梁,尚可将功折罪!石守信怒道:李将军,良禽择木而栖,我等幸遇明主。

倒是你现在下马投降,迷途知返,相信陛下一定会原谅你一时糊涂。

李筠大声驳斥:你等为何执迷不悟?你曾经是唐、晋旧臣,为何改事周室?唐、晋王国的时候,也没见你尽忠守节,如今大宋受禅,故君无恙,你反而跋扈嚣张,是个什么道理?念你是昔日同僚,赶快下马,免你一死!李筠刚要说话,却被高怀德打断了:跟他罗嗦什么?弟兄们,跟我冲!高怀德挺枪直奔李筠而来,李筠也曾经是后周的一员猛将,举刀就跟高怀德站在了一起。

当下,双方兵对兵将对将杀将起来。

双方势均力敌,杀的难分难解。

这时,忽地东边传来一声号炮。

又是一支宋军杀了过来,原来是慕容延钊,有了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李筠的部下顿时就乱了起来。

李筠见势头不对,立即下令撤退直奔北面的大会寨而去。

高怀德等人追杀了一阵之后,各自领兵回营。

慕容延钊说:王将军已经带人攻打泽州,我等还得抓紧时间前去支援。

石守信说:事不宜迟,我们需立即出发。

大军行了五十多里,来到了大会寨。

却没想到大会寨地势险要,易守不易攻。

三人指挥兵马强攻了数次,损失惨重。

高怀德忍不住,亲自上阵,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他还要引兵再次冲锋,却被慕容延钊拦了下来。

寨中坚守如故,没有丝毫的异状,想来王将军没有拿下泽州。

我有一计,明日定能攻克此寨。

次日卯时,宋军中走出数十人,来到大会寨不远处,扯开嗓子开始大声骂了起来。

骂的内容讲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直骂的李筠七窍生烟、二佛出世。

他终于忍耐不住了,打开寨门迎战。

慕容延钊和高怀德一起催马上前跟李筠杀在了一起,李筠不愧是一员猛将,居然跟慕容延钊和高怀德二人打得平分秋色。

继而慕容延钊和高怀德居然有不敌的迹象,见到这一幕,寨内的卢赞和卫融也打开寨门率兵出战。

慕容延钊和高怀德相互看了一眼,立刻带兵撤退。

李筠、卢赞和卫融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带领人马杀了过去。

特别是李筠可是被骂的狗血喷头,当然不会放过此二人。

慕容延钊和高怀德狂奔了十里,居然停了下来。

李筠等人尚未反应过来,一旁杀出一支人马,赫然是埋伏在此地的石守信。

石守信率领部下杀入李筠的部队,与此同时慕容延钊和高怀德也杀了回来。

李筠等人终于支持不住了,卢赞和卫融见到势头不对,居然领兵撤走,气得李筠直骂娘。

路州的兵马终于开始溃败起来,被宋兵杀的丢盔卸甲。

李筠见大势已去,带领残部回撤。

等他到了大会寨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寨子里高高飘起的宋军的旗帜。

一员大将打开寨门从寨内杀出,李筠见到这个情况也顾不上闻名原因,催马落荒而逃直奔泽州的方向去了。

石守信等人也没有追赶,而是处理降卒,打扫战场。

寨子里出来的那员将军就是攻打泽州的王全斌,他原本是准备攻打泽州的,无奈山路崎岖,只要绕过泽州前来跟慕容延钊等人会合,然后再图谋泽州。

四人进了大会寨没多久就看到了楚昭辅,哪里还会不知道皇上来了,都跟着他到大寨门口迎接。

次日,赵匡胤下令开赴泽州。

无奈山路陡峭,军队行进的速度异常缓慢,到最后所有道路都被石块挡住,一步也不能走。

所有将士都一筹莫展,赵匡胤看见这个情况,一跃下马,搬起一块石头扔下山。

大家看见皇上亲自般石头,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大家争先恐后地搬运石块,很快道路就被清理出来。

大军很快就来到泽州城外,此时城中又多了援军,是河阳节度使范守图,他是李筠的妻舅,李筠起事只是曾派人前去联络,他一直没有回音,后来见北汉真的派人前来,终于下定决心带人前来支援。

宋军刚到,城门就大开,从里边杀出一支人马。

想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出战的几位将领分别是卢赞、范守图、李筠和卫融。

儋珪则留在城中作为策应。

慕容延钊拍马上前跟李筠杀在一起,高怀德接住卢赞,石守信则跟卫融杀在一起。

慕容延钊跟李筠杀的难解难分,可是卢赞却不是高怀德的对手,被高怀德看准一个破绽一枪落马下。

范守图见到卢赞被杀,举起长刀杀奔过来。

被高怀德一枪磕飞了长刀,一把抓住盔甲外面的腰带生擒过来。

李筠见到己方损失两员大将,当下不再恋战,撇下慕容延钊,跟卫融一起退入泽州。

赵匡胤立即下令四面同时攻城,泽州守军顿时捉襟见肘。

最先攻破的是南门,王全斌手下一个叫马全义的都校带领三十多人攻上城头。

跟城头的士兵杀将起来,泽州的守军见到宋军如此英勇,顿时失了胆气,扔掉兵器伏在地上举手投降。

却说李筠和卫融退回城中,却找不到儋珪,一问才知道儋珪见宋军势大,早已遁走。

李筠顿时悲从中来,自己造反连十天都没有坚持到,就落到如此田地。

不由想起儿子的话,此时后悔晚矣。

他现在是想走也走不掉了,因为泽州四面都被宋军团团围住,刚才又接到禀报,南门已经被攻破,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知道自己落入赵匡胤手中决计没有好下场,于是立刻让人找来柴草,浇上桐油,自己站上去准备自焚。

这时旁边窜来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老爷,你不能丢下我啊!妾身要跟你一起走。

李筠见是自己的小妾刘氏,声音甚是凄恻,李筠留下了眼泪,自己一意孤行连累家人,甚是不值,于是他说:我自信已无生理,你的志向可嘉,可是你现在已有身孕,将来倘若生得一男,为我李家留下一脉香火。

刘氏闻言哭哭啼啼地离开了,李筠把手中的火把扔在了脚下,大火从他的脚下腾的一声就起来了。

大火很快就顺着风势,引燃了周围的房舍,城中士兵和百姓都四散奔逃。

马全义打开城门正好遇见杀出来的卫融,被卫融一刀砍死,可是城门外的宋军已经杀了进来。

为首一员大将赫然是王全斌,王全斌可是一员虎将,卫融哪里是他的对手,只是几招就被生擒活捉。

见主将被擒,北汉兵马顿时就没了士气,被宋军杀的片甲不留。

宋军进入泽州之后,立即开始救火,清理街道,安抚百姓。

战争受到伤害最大的永远是老百姓,赵匡胤看到大街上老百姓麻木的眼神,心中暗自决定要抓紧时间改变这种情况,藩镇拥有太多的兵力,是这种事件的罪魁祸首。

可是这种制度是从唐朝末年流传下来的,经历了五代十国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彻底解决这个情况。

赵匡胤想要收回藩镇手中的兵权,可是那些藩镇的大佬都是宋朝的开国功臣,这种卸磨杀驴的行径是要背上千古骂名的。

因此他只是想了一下,就立刻把它否决了。

他信步来到战俘营,那些路州的降卒都被打散分到各个部队去了,只有北汉的士兵。

路州的士兵本来就是宋朝的军队,他们只是盲从而已。

早有人告诉他为卫融的身份,赵匡胤见卫融仪表非凡,顿生爱才之心。

你可愿意投降?却没想到卫融还真是一条汉子,居然破口大骂:你敢负周,我绝不负汉!赵匡胤听了眉头一皱,众人都以为卫融这一次是必死无疑了,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动手了。

可是赵匡胤居然出人意料的亲自解开了卫融身上的绳索。

有骨气,我喜欢,现在你可以走了。

看见卫融瞪大眼睛饿模样,赵匡胤又重复了一遍:你可以走了。

卫融将信将疑地迈开大步朝营门口走去,赵匡胤连头都没回。

众将士都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家的皇上,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放了卫融。

卫融大步走到营门口,忽然停下了脚步,继而转身走到赵匡胤的跟前普通跪倒:陛下,罪臣愿意追随陛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赵匡胤的脸上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笑容。

在去路州的路上,楚昭辅不解地问:皇上,您怎么知道卫融会投降?我放他回去,刘钧会相信他吗?楚昭辅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说:不会。

卫融是个聪明人,因此他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回来了。

皇上真是圣明。

楚昭辅不着痕迹地送出了一个马屁。

泽州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路州,镇守路州的李守节立即派人想北汉李筠求援,无奈刘钧见到宋军势大,已经带领所部退走了。

就在他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赵匡胤带人来到庐州城外。

李守节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打开城门,跪在城门口投降。

赵匡胤伸手扶起李守节,宽慰道:你父亲谋逆,你却知道忠义,朕不会亏待你的,朕就封你为路州团练使,不要叫朕失望。

李守节感激万分,接连磕了几个响头。

赵匡胤走后,李守节立即派人寻找父亲的小妾刘氏,终于在泽州一户农家里找到了刘氏,刘氏正抱着一个男孩躲在那里战战兢兢的,他见到李守节顿时大声地哭了起来。

她把身上的首饰全都给了农家的主人,才在这家住了下来。

生孩子的当天,这家的妇人为她找来了稳婆。

李守节历任单、济、和三州团练使,病死的时候正值壮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正是刘氏的孩子替李家传下了一脉香火。

这个当然是后话了。

却说路州李筠败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青州李重进的耳朵里,李重进心下大急,立即派人带着书信前往南唐求救。

却没想到南唐主李璟(此时已经改名为李景)早就被赵匡胤打怕了,哪里会去救他。

反而派遣使臣亲赴开封,把李重进的书信送到赵匡胤的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