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全集 > 第八十九章病急乱投医

第八十九章病急乱投医

2025-03-30 19:38:41

刘鋹把所有的驯象都继和士卒都抽调出来,命都统李承渥为元帅。

李承渥率领部众至韶州城北莲花峰下,列象为阵,每一头大象的背上,都绑着一个特制的大框子,上面坐着十个手握长枪的士卒。

宋军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的阵仗,都有些害怕。

见到这种情况潘美下令,用强弓射杀大象。

大象的速度不快,还没有到宋军阵前,就被射杀了许多。

象背上的士卒都掉到了地上,被宋军杀的片甲不留。

李承渥抱头鼠窜,逃得性命。

宋军攻进韶州。

刘鋹大惊失色,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是一个老宫女说:奴婢有一个样子郭崇岳,自幼熟读兵书,颇有战略,主上若用他为将,必可退兵。

刘鋹大喜,立刻名人找来郭崇岳,封他为招讨使,跟大将植廷晓统兵六万,开赴马屯。

可是这个郭崇岳根本就是一肚子稻草,他带领兵马不去商讨对敌之策,反而倒道观和寺庙内求各路神仙用法力杀死宋军。

可是各路神仙根本就不来帮忙,于是他更加虔诚了,每日就是杀鸡宰羊,供奉天上的神仙。

郭崇岳求神仙保佑的时候,潘美和尹崇珂的兵马已经攻克英州和雄州,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潘崇彻也投降了。

宋军已经压进泷头。

求神仙没有结果的郭崇岳只好从庙里出来,报告刘鋹:宋军已经逼近泷头,马径恐怕难保。

刘鋹心中非常害怕,想了半天憋出一句:不如议和。

李托等人非常赞同,当下就派使者到潘美大帐,潘美根本就不同意。

当时就下令攻打马径,马径的守将闻风而逃。

潘美没有休整,一路向前,最后在距离广州只有十里路的双女山下扎营。

刘鋹也顾不上商量对策了,他的那些手下也商讨不出对策。

立即准备逃跑,下令把皇宫内的金银财帛,和美女全都装进大船,足足装了十艘,正要坐船逃走。

却被宦官范先伙同一千看守船只的侍卫,把船全都开走了。

等刘鋹得知消息派人去追之时,十艘大船已经找不到影子了。

没有办法,刘鋹只好派左仆射箫漼带着降书顺表到潘美处,潘美不敢自专派人把箫漼送往汴京。

他自己则带兵围住广州。

刘鋹正要率领百官开门投降,却被郭崇岳拦住了:陛下,城中尚有精兵数万,不如先跟宋军背水一战,倘若战败在投降不迟。

刘鋹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郭崇岳的提议。

于是郭崇岳和植廷晓打开寨门出战,可是这两个饭桶哪里是潘美和尹崇珂的对手,被宋军一次冲锋就丢盔卸甲四散奔逃。

植廷晓当场战死,郭崇岳见机的早,早早跑回寨中。

刘鋹又派弟弟刘保兴前去支援郭崇岳。

潘美见汉军的寨子都是用木头搭建而成,下令没人准备两支火把,使劲往寨子里扔去,寨子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郭崇岳跪在那里求了半天的神仙,最终还是被烧死了。

他根本就不敢回去,刘鋹准备投降,是他鼓动跟宋军背水一战的。

他回去也是一个死字。

刘保兴见机逃走。

广州城内,龚澄枢和李托私下商议:宋军北来无非是为了财物,只要我们把财物毁去,让他们得到一个空城,他们自然就退走了。

两人说到做到,立即名人四处纵火,把所有宫殿都焚毁了,城内大乱,士兵都只顾逃命了,根本没有人守城。

大门很快就被撞开了,潘美一边命人救火,一面下令抓捕刘鋹和他的官员。

刘鋹被押到潘美面前的时候,两腿哆嗦地说:潘将军,我投降。

现在投降是不是太迟了些?全部拉下去砍了。

刘鋹的宗室都被刘鋹杀完了,只有九十七名官员,全都被砍了脑袋。

刘鋹临死的时候,大声疾呼:都是郭崇岳那厮误我!南汉平定之后,南唐主李煜心中很是惊慌,立即派遣自己的弟弟李从善上表称臣,愿意去国号。

李从善到了汴京,没有先去觐见赵匡胤,而是来到赵普的府邸,献上白银五万两。

李从善一走,赵普就把钱送到了皇宫。

李从善觐见之后,赵匡胤赏赐他白银五万两,李从善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了,额头上的汗珠立刻就下来了。

可是赵匡胤只口未提那件事。

李从善这才松了一口气,归语李煜。

李煜叹了一口气说:宋朝君臣如此,我们危矣。

南唐名将江都留守林仁肇上书请战:宋淮南守军人数稀少,送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臣愿领兵数万,自寿春过江,收复江北各镇。

如果宋发兵来援,臣当以淮河为屏障,跟宋军决一死战。

如果得胜,则全国受福,否则陛下可杀臣全家,就说臣是叛逆,不服主命,那是宋朝也不能归咎陛下。

李煜看到这个,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可是他一向胆小,思量了很久,最后还是拒绝了林仁肇的提议。

只是重重地赏赐了他。

一来二去,林仁肇就上了赵匡胤的黑名单。

赵匡胤让赵普想办法除去林仁肇。

赵普思量了很久才献上一计,赵匡胤很是欣赏。

开宝四年,李从善再一次来朝见。

赵匡胤留住他不放,封他为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不敢拒绝,只好写信告诉兄长。

李煜甚是惶恐,就写信给赵匡胤让他放弟弟回南唐。

赵匡胤当然不敢,回信道:朕很欣赏从善,打算重用,现在南北一家,何必分彼此呢?此事休要再提!李煜不放心,经常派人打探弟弟的消息,自此南唐和宋,来使不断。

赵匡胤让画师冒充使臣拜见林仁肇,回去之后,就画了一幅林仁肇的肖像。

赵普把肖像悬挂在他的书房,然后请李从善到家中赴宴。

然后假借商讨军务,把他引进书房。

进入书房,李从善就看到了墙上悬挂着的林仁肇的画像。

他急忙问道:这是我江都留守林仁肇,他的画像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赵普犹豫了半天才说:现在你我同殿为臣,我就告诉你吧。

皇上非常爱惜林仁肇的才干,命人前往接洽。

他当即表示愿意前来,并送上此像为质,说完又把李从善带到一座豪华的空宅子:皇上已经把这座宅子赐给林仁肇,并允诺他一个节度使。

李从善回到住处,就派人会南唐,细述今日见闻。

李煜虽然不尽相信,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招来林仁肇询问。

林仁肇,宋丞相赵普家中有你的画像,你作何解释?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普说这画像是你送过去的,还说宋朝的皇帝已经封你为节度使,好在汴京赐了一栋宅子给你。

李煜的声音有些冷。

陛下,臣愿望啊!这想必是宋朝的反间计,您可要明察!林仁肇连忙为自己辩解。

我当然相信你的忠心,这样吧,你今天就留下来陪朕一起用膳吧。

敢不从命。

林仁肇连忙站起来施礼。

当下,李煜在宫中设宴款待林仁肇,林仁肇丝毫没有看到李煜眼中的一抹狠历。

他回到家中没多久就七窍流血而死。

赵匡胤得知林仁肇已死,心中大为高兴。

只是还留住李从善不放。

并下令让李煜来朝,李煜当然不敢来,只是派遣使臣,带着大量的财帛进献给赵匡胤,另外请求赵匡胤放回他弟弟李从善。

赵匡胤本来就想这灭掉南唐,当然不会放李从善回去。

另外下旨催促李煜到汴梁朝见。

李煜总是称病不愿成行,赵匡胤准备以此为借口发兵攻打南唐。

却被事情耽误了,原来是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病逝。

赵匡胤少不得亲自前去吊唁。

柴宗训的葬礼过后,赵匡胤信步来到赵普的府邸。

正好碰上吴越王钱俶派人到此谒见,送上海产十瓶。

赵匡胤进了屋子就看见桌子上放置的十个精致的瓶子。

里面装的是什么?回皇上,是一些个海产。

既然是海产,不放拿出来让我尝尝鲜。

赵普连忙打开一个瓶子,里面哪里是什么海产,赫然是一瓶金瓜子。

赵普的脸上顿时就变了。

连忙解释道:臣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臣这就送回去。

赵匡胤脸色丝毫没变,淡淡的说:这也没什么,现在的国事基本上都是交给你处理的,他当然得巴结你,收些钱物不要紧,只要你认真办事,我不会怪你的。

赵普连忙跪下谢恩。

之后的数日,赵普见赵匡胤对待他还跟以前一样,一直拎着的心才放进了肚子里。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三司使赵玭查出赵普私自贩卖秦陇巨木谋取暴利。

赵匡胤看着奏章上的确凿证据,心中升起一种背叛的感觉。

他可是视赵普情同手足,一直比较厚待,他曾经想要用窦仪为副相,可是赵普嫉贤妒能,说了反对的话,他也就因此没有再提。

因为自己的信任,赵普有些独断专行。

可是看在他办事勤勉的份上,他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现在赵普居然贪得无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