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全集 > 第九十章赵普有事

第九十章赵普有事

2025-03-30 19:38:41

赵匡胤的体内有着现代人的思想,因此他知道高薪养廉这个道理。

因此他给官员的俸禄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

所以他最听不得贪官污吏几个字。

赵普清晰地感受到赵匡胤已经开始渐渐地疏远他了,他很快就知道原因了原来是自家贩卖木材的事情东窗事发了。

他心中很是惶恐,想要入宫为自己辩解,可是根本找不到借口,毕竟那是事实。

参政知事卢多逊是个政治嗅觉灵敏之人,他看出了赵匡胤对赵普越来越疏远,心中暗喜,开始寻找赵普的错处,上报给赵匡胤。

看到赵普的斑斑劣迹,赵匡胤愤怒了。

但是他是一个念旧之人,一直犹豫着是不是动手撤掉他的官职。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语重心长地说:赵普是开国元勋,小子无知诋毁先辈,将来恐不能免祸。

可是卢多逊却是恍若未闻,依然是我行我素。

未几,卢亿病逝,卢多逊丁忧在家。

赵匡胤让人把奏章分送到薛居正和吕余庆处,赵普那里则一份奏章也不让送过去。

赵匡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赵普自己辞职、三天后,赵普万般无奈递交了辞职的奏章。

赵匡胤根本就没有出言挽留,就同意了。

奉他为河阳三城节度使,让他去养老去了。

赵普走了之后,赵匡胤封赵光义为晋王,封德昭为魏王同平章事,赵光美为侍中。

让他们三个人打理朝政。

这三个人是不可能贪污的,因此他也非常的放心。

只是他从来不让赵光义进宫,主要是他又一次看见自己这个弟弟看徐氏的眼神有些色迷迷的。

还有就是他知道赵光义的野心,他当然不会给他接近自己的机会。

赵光义知道大哥看出了他的心思,心中很是害怕了一阵子。

他不由得想起母亲杜氏说的话,知道自己不是大哥的对手,当下只有安心的办事,才能消除他的戒心。

休养生息了大半年之后,赵匡胤的目光再一次瞄准了南唐。

他数次下令让李煜前来觐见,可是李煜担心自己的安全,一直都托病不来。

李煜一面称病不去开封,一面抓紧时间备战。

可是他用的人都是庸才,不然以南唐偌大的土地,还都是肥沃的所在,完全可以跟宋室一战,可是自从他父亲李璟开始就失去了雄心壮志,只能窝在一起。

李煜的皇后周氏是李煜的发妻,周氏的妹妹长相可人,李煜见了之后。

心中很是可爱,就偷偷的约她进宫,背着皇后行苟且之事。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皇后的耳朵,皇后当场就气得吐了一口鲜血。

一个是她的男人,一个是她的妹妹,两个人都是她的至亲,怎能不让她生气。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煜和皇后的妹妹越来越嚣张,最后居然明目张胆地在一起苟合,皇后终于被气死了。

她死后的第三天,李煜就立了她的妹妹为皇后。

新皇后不知道从哪里得来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终日研习,终于学得几分神似。

李煜更是龙颜大悦,更加宠爱。

李煜屡召不至,赵匡胤终于失去了耐心。

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督部署,潘美为督监,曹翰为先锋,领兵十万攻打南唐。

临行前,赵匡胤赐曹彬一把尚方宝剑:你等此去不可学王全斌滥杀无辜降卒,副将以下,如果有不从命者,尽可先斩后奏。

一旁的潘美等人脸上勃然变色,心中打定主意,回去之后好好约束手下,不要违反军纪。

再说皇上废掉王全斌的时候,可是让所有大臣现场观摩的。

没有谁知道自家的皇上功夫高到什么地步。

不过在滑州,一个人废掉了二百多人还不伤那些人的性命是有目共睹的。

被皇上盯上了,就是躲在人群中也不安全。

赵匡胤之所以敢大张旗鼓地攻打长江南岸的南唐,主要是得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樊若水,本是南唐的举人,他很有才干,可是家中贫寒,没有银子贿赂考官,因此在靠进士的时候,他总是名落孙山。

一来二去,他就心灰意冷,打算投奔宋室。

可是他知道宋主英明神武,手下不缺人才,他需要一个进身之物。

他想了数日,终于让他想到了。

想到做到,他每天以钓鱼为名,用绳子测量江面的宽度。

然后详细地记录下来。

最后把宋军过江的地点选在了采石矶,他详细地注明了采石矶周围江面的宽窄,还有水流的速度等等。

带着这些资料,他偷偷来到汴梁。

他首先找到的是魏王赵德昭,赵德昭看到他的资料心中大喜,他知道父皇为何一直没有派兵攻打南唐的缘由,就是没有良策渡江。

因此赵德昭当时就带着樊若水觐见赵匡胤,赵匡胤看到樊若水的资料可谓是欣喜若狂,当即封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

赵匡胤命刘仁赡监督造数千艘黄黑大船,有三分之一的大船上都载有整船的粗大毛竹。

十万士兵就在另外的船上。

船队顺流而下,南唐水军见到这些大船,以为是江上巡逻的士兵。

因为南唐和宋暖味的关系,南唐的水军非但没有警觉,反而准备酒肉犒劳他们。

根本就没有出兵阻拦。

就这样宋军很快就到了池州,池州守将戈产闻知宋军南征的确切消息,焦急万分,思量了一会,竟然弃城逃走。

曹彬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池州。

曹彬谨遵赵匡胤的旨意,秋毫无犯。

池州的百姓间宋军秋毫无犯,都大喜过望。

非但没有排斥宋军,还自发的筹集粮草劳军。

曹彬留下数百人士卒守卫池州,率领大军攻向铜陵。

到了铜陵才有南唐的士兵前来抵抗,可是却被宋军一个冲锋冲散了。

进占铜陵之后,大军没有休整,直接禁军石牌口。

到了石牌口,曹彬就开始下令,在樊若水的指导下建造浮桥,作为实验。

实验非常成功。

曹彬下令用大船把建造好的部分浮桥拖到采石矶,樊若水只用了三日就建好了浮桥。

大军在浮桥上如履平地,十万人马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就全部过了浮桥。

早有探马把宋军建造浮桥只是禀告了李煜,翰林学士张洎进言:臣遍览群书,没有见到江面上建造浮桥之事,想必是军中以讹传讹,如果宋军都是这般笨蛋,又有什么可怕?李煜笑着说:我也认为这个消息只是儿戏,想必是宋军的伎俩,让我等恐慌罢了。

其余的人都点头称是,大臣们又继续开始讨论风花雪月之事。

之后的三天内,探子不时的来回报宋军建造浮桥的进度,可是李煜和他的手下就是不愿意相信,一直坚信这只是宋军迷惑他们的伎俩。

反而跟家认定,这是一个笑话。

可是第四天,探马前来禀告说,宋军已经过了长江。

李煜这才有些着急,派遣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帅水军一万人;都虞候杜真领陆军一万。

前去抵挡宋军。

出兵的时候,李煜对郑彦华和杜真说:你们此去,要水陆同时攻击,才会取胜,莫要争功,以至于首尾不顾。

二人答应的倒很干脆,可是出了大门就忘记了,郑彦华倚仗自己乘船顺流而下,比较快,远远地把杜真丢在后边。

潘美接到报告,立即下令迎敌,一声令下飞箭如蝗,把南唐水军船上的桅杆射的东倒西歪,船上的水军也死伤无算。

这一通狂射,使得郑彦华胆寒,立即下令倒桨后退,逃走了,潘美也不追赶。

他要守住这座浮桥,这个浮桥可是他们的补给线,要是被毁掉,他们就要违背赵匡胤的初衷,进行以战养战了,那个时候就没有秋毫无犯什么事了。

两个时辰之后,杜真率领的一万陆军也赶到了。

潘美不待对方列阵,就挥兵冲杀过去。

可怜杜真和他的一万兵马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冲散了。

留下了三千多具尸体之后,逃走了。

李煜接到禀告,顿时大惊失色,立刻下令戒严,同时让民众捐献粮草,另外开始招募士兵。

可是江南的百姓从未经历过战事,现在听说要打仗了,有听说宋军前来秋毫无犯,不会抢掠他们的粮食。

因此,几乎所有家有余粮的百姓都把粮食藏了起来。

就是招募士兵的地方,前去报名的人也没有几个。

就是去报名当兵的也都是生活没有着落想要图一个出身的地痞流氓,还有就是那些个三餐没有着落的乞丐。

奏章送到李煜那里,李煜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强行征兵,这才征得数万人马,可是这些人却都是没有经过训练之人,连拿武器的姿势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去打仗。

可是这一点却是被南唐上下忽略了,也不知道他们就是不知道,还是根本就没想起来。

李煜这段时间,连皇后研习的霓裳羽衣曲也没有心情观看了。

皇后周氏,手口并用,李煜的小兄弟也抬不起头来。

他的脸上满是担忧,还有害怕。

自从赵匡胤不断下令让他到汴京朝见的时候,他就猜出会有这么一天,可是这一天居然这么快就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