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全集 >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

2025-03-30 19:38:41

赵光义准备趁势夺取幽州和蓟州,可是潘美等人强烈反对。

因为他们已经出来三个多月了,士卒都已经疲惫不堪,粮草也跟不上了。

只有侍卫统领崔翰支持他继续北上。

潘美等人见赵光义主意已定,就不再劝阻。

却说耶律沙等人闻知宋军继续北上的消息,无奈各州人马尚未集结完毕。

无奈之下,只有舍弃其余各州,力保幽州不失。

盖因为幽州是通往辽国本土的门户,一旦丢失了幽州,宋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杀入西京大同府。

因为没有援军,宋军所到州县尽皆投降。

东易州刺史刘宇献上城池,太宗分出一千士卒守住东易州。

涿州判官刘原德也举城投降,蓟州、顺州依次被攻克。

宋军全都集中到了幽州城南,为了防止宋军瓮中捉鳖,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率领兵马埋伏在城外。

耶律沙则继续在那里等候各州前来集合的步卒。

看着前面的幽州城,赵光义是豪情万丈,周世宗和大哥都毕生都没有完成的事情,在他手中完成了,怎能不让他高兴。

于是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攻下幽州,然后进军大同府。

可是让赵光义感到遗憾的是,宋军的粮草跟不上了。

于是他命杨业和杨延昭父子到太原附近筹集粮草。

却说幽州守将耶律学古竭尽全力守城,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主要是宋军不计损失的连番攻城,致使幽州城内辽军顺势惨重。

他不是汉人,他是契丹皇族。

没有投降的道理,因此他只有死战一条路可走。

幽州久攻不下使得赵光义焦急异常,就在这时他听闻辽国丞相耶律沙率兵前来救援幽州。

因此他当即下令加紧攻城的同时,然后分出一支人马,亲自率领前去拦截。

赵光义带领大军很快就迎上了耶律沙的部队,双方厮杀在一起。

直杀的天昏地暗,宋军都是太祖赵匡胤亲自条调教出来的,个个都是悍不畏死,这也是宋军攻城夺寨从未失手的缘故。

耶律沙的辽军终于支持不住了,渐渐的露出了疲态。

赵光义见到辽军已经露出了败象,立即下令让身边的侍卫也冲上去,争取一鼓作气击溃辽军。

可是事情往往就不从人愿,左右两边同时杀出一支人马。

赫然是埋伏在旁边的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二人。

已经打了这么长时间仗的宋军哪里是这两支生力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杀的大败。

耶律休哥见到穿龙袍的赵光义,举起手中长槊冲了过来。

惊恐万分的赵光义大声呼救,可是那些将军都自身难保,被辽军团团围住,根本就腾不出手来救他。

只有辅超接连数刀砍翻了几名围攻他的辽兵,冲到赵光义的身边。

呼延赞也挥舞着铁鞭冲了过来。

二人守护着赵光义,一路向南,往涿州。

总算是没有大碍,终于逃到了涿州,那些溃散的宋军也都陆续的来到了涿州。

赵光义当即让人清点士卒,损失了一万五千人。

只有不到三千人了,赵光义心中长叹。

可是他的叹息还没有完,耶律休哥就挥兵杀来了。

还没有喘过气来的宋军哪里还有心思迎敌,都是争相逃窜。

就连赵光义的临时卫队也都各自奔逃了,哪里还想着照顾自家的皇上。

这就是赵光义和赵匡胤的最大的不同,赵匡胤遇到这种情况都是亲自上阵稳定军心。

可是赵光义却只是会几招三脚猫功夫的,全指望别人守护。

赵光义骑着一匹白马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南跑,天渐渐的黑了。

没有灯光,人和马都看不见。

可是赵光义为了逃命根本就不管坐骑的死活,手中的马鞭使命地往马背上抽。

马吃痛之下,也不管地面上有些什么,奋力向前。

却没想到前面居然是一片沼泽地,赵光义连人带马都掉进了沼泽地。

赵光义挣扎了几下,身体却一直往下沉,于是他再也不敢动了。

心中悲愤:都是崔翰那厮误我!他却忘记了,除了崔翰之外,所有的将军都不同意继续北上,是他自己坚持己见才有了这一次的军事行动的。

崔翰只是一个侍卫统领,哪里会什么兵法。

想潘美、杨业等人都是兵法大家,都看出继续北上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辽国的军队几乎就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正以逸待劳的等着他们。

可是赵光义认为自己比柴荣和赵匡胤要强上百倍,哪里会听这些忠言。

太宗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战场。

耶律沙和耶律斜轸的援兵已经到了幽州城外,潘美果断的下令撤退。

可是耶律斜轸和耶律沙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掩兵追杀。

宋军是丢盔卸甲,四散奔逃。

狂奔了二百多里才摆脱了辽国的追兵。

可是众将都没有见到赵光义,于是就有人准备拥戴赵德昭为帝,赵德昭连忙拒绝,说太祖遗诏上说是太宗之后是三叔赵廷美。

众将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

潘美下令休整一日准备班师回朝,现在太宗生死未卜,根本就不适合继续打仗。

却说沼泽中的赵光义,战战兢兢的坐在马背上,根本就不敢动。

马的腹部已经陷入了沼泽,致使他的双腿也陷了进去。

惊恐万分的他虽然疲惫,可是因为身处险地,却也不敢睡觉,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沉进了沼泽。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一片火光,赫然是一支军队。

他现在是丝毫不能动,只有求漫天神佛,来的是宋军。

可是他的请求被神仙听到了,他看清了大纛上的字是一个斗大的杨字。

猜出是前往太原附近收集粮草的杨业和杨延昭父子。

他心中大喜,连忙高声呼救:杨卿家,我在这里!他急忙之下连朕都忘记了。

杨业听到呼救,连忙催马上前,看见两腿已经陷入沼泽的太宗。

指挥众人把他救了上来,可是那匹马却是救不上来了,只好舍弃。

杨业父子赶紧过来行礼:救驾来迟,还请恕罪。

赵光义定了定神,呼吸了数次才说:爱卿说的是哪里的话,如果不是你来了,朕恐怕就要死在这里了,说来朕还要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呢。

杨业当即整顿兵马准备迎敌。

没过多久,孟玄喆、崔彦进、刘廷翰、李汉琼等人带着残兵败将也都来到了这里。

接着潘美等人也都过来了。

他们都过来拜见太宗。

赵光义羞愧地对众人说:都是朕一意孤行,才落得如此下场。

众将连忙请罪。

这一回赵光义不敢越粗代庖了,询问该怎么办。

潘美等人都主张立即往南撤,只有杨业一人主张留下来迎敌。

在杨业的慷慨陈词下,赵光义把兵马全都给了杨业,自己和潘美撤往定州。

赵光义走了没多久辽国的追兵就来了。

好在来的人不多,只有两个将军,一个叫兀环奴,另一个叫兀里溪,只有三千兵马。

杨业父子率军冲杀了过去,兀环奴和兀里溪根本就不是杨业父子的对手,很快就被斩落马下。

三千辽兵也被屠戮殆尽。

杨业这才带着属下往定州跟赵光义汇合。

宋军这一场大败伤了元气,短时间之内根本就无力北伐。

赵光义当即命孟玄喆屯兵定州;崔彦进守关南;刘廷翰、李汉琼镇守真定。

同时让崔翰和赵彦进等人作为各路援军,遇到辽兵来犯,就驰援各州。

他自己则率领残兵败将回到汴京。

经此一役,赵匡胤留下的精兵损失殆尽,至此宋室开始走向衰败。

因为赵光义跟他的后代子孙都没有赵匡胤的魄力,赵光义还好一些,他是一直跟在赵匡胤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赵匡胤不少东西,再加上他用的几乎全是赵匡胤留下的一干旧臣,都是有能力的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死的死,被排挤的渐渐的都离开了权力中枢。

宋室就到了被辽国压着打的时代。

却说赵光义回到汴京就听说有大臣想要立德昭为帝的事,心中大为气愤。

可是气愤归气愤,却也不能拿赵德昭怎么样。

他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赵德昭。

因为现在宋国的所有官员都是赵匡胤分封的,如果他的手中没有杜太后的遗诏,他根本就没有可能坐上这个位子,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永昌陵内,赵匡胤修补的速度加快了不少,体内的经脉已经修好了将近一半。

破损的血管也在辟谷术的淬炼之下得以修复,只要他把经脉全都修补完全,应该就可以从墓穴中出去了。

他只是兴奋了一下,就再一次进入了无欲无求的状态。

辽国上京临湟府,大败宋军之事,让萧燕燕母子欣喜万分。

同时下令继续征召各地兵马,耶律隆绪准备御驾亲征。

汴京,那些跟随赵光义出征的将军们心中都很郁闷。

灭掉北汉的功劳,赵光义仿佛不记得了,回到开封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可是他就是只字不提。

于是这些将军都到潘美、曹彬处探口风,隐隐的也有让他们出头的意思。

可是曹彬和潘美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当然是跟这些将军们打太极拳。

无奈之下,那些人转而求道魏王赵德昭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