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生游全集 > 第三十三章 过目不忘

第三十三章 过目不忘

2025-03-31 01:49:10

张大昌带着吕珍龄大儒师徒坐定,看着饭菜以齐全,张嘴说道:开饭,吃饭时不许说话,有什么话等吃完再说,吃饭不语真君子,开饭。

朱爱铃一听这就吃了啊!大肠爷爷,姐姐们还没来呢!等来了再开饭吧!张大昌看看朱爱铃,这里有客,女人小孩不可和客人同桌而食,他们会在后堂吃的!不用等了,开吃。

朱爱铃一听,这有客人吃饭,女人还不叫一起吃呢!真是老顽固。

听到没人再来了,就开动了吃得半饱的肚子。

大龄青年一见这都动了嘴了,马上带着弟弟妹妹就开动了,这八十年天山雪莲做的羹吃着也很是香甜,就是没刚所闻那股动人心魄的清香。

吃饭中无话,吃完了饭,撤了席,弟子们退下,小公主跑到后院不提。

张大昌带着吕珍龄大儒师徒去到书房,张大昌对着吕珍龄就问:听说白塔寺要举行佛学会,天竺来的高僧要来演说,不知你可知道?吕珍龄大儒听到问他佛学会的事,这事他也听说了,举凡京城名人士绅,长街百姓都在流传,有那天竺来的高僧要来论佛,恩,这事我知道,就这帮剃度的和尚道士在搞宣传吧!宣扬佛法广大,以吸引平民百姓信佛。

张大昌摇了摇头,对着吕珍龄大儒说:也不全是,主要是中土与天竺高僧争夺佛法正统,正统之争而以。

吕珍龄大儒看看老友,那他们如何争?张大昌摇头说道:那当然是看谁对佛教典籍理解的高下来判断,总要争那个第一啊!吕珍龄大儒不以为然的说道:咱们大明地大物博,能人义士也不少,难道还怕争输了不成。

张大昌听老友这么说遥遥头,叹息一声:哎!咱们大明朝虽说地大物博,但是建都时间太短,吸收佛法不深。

比不得天竺,那里几乎人人信佛。

咱们大明朝是百家竟放,信佛立佛的还不多呢,自古道佛儒三家并列,咱们三家那是争来争去,哪管佛教的事了。

吕珍龄大儒心想也是,转过头对跟着他的弟子问道:文龙你研究过佛学吗?可对佛学有些心得。

张文龙一听,微摇了摇头,弟子没有学过,弟子当初就只读圣贤书,偶尔涉猎些杂学。

张大昌听吕珍龄老友弟子没学过佛学,摇了摇头,对着老友说:你这弟子学的东西还太少啊!想那唐演唐泊虎等四大才子,哪个不研究过佛学道学,你以后若带他出去,人家一问你这弟子佛道的问题,他就摇头说不知道,那你可就丢人了啊!吕珍龄大儒听老友这么说,也没什么办法,他对佛学道学研究的也不深,讲不得课啊!教导不了自己的弟子,也没什么路子可以帮弟子的忙啊!看着老友,大昌兄,如今这京城我也就和你比较说的来话,你可有门路,帮帮他去学那佛道典籍。

我这弟子儒家思想学的很深,要不也不能中三甲第三。

张大昌一听自己能帮上老友忙,而且是送了大礼的一弟子,这个忙他得帮,想想对着书生张文龙道:我认识那白塔寺主持,下午我和老友带你去看看,说不定凭我这张老脸能叫你上到他们那经楼藏书中遨游一翻,但是能学多少就要靠你自己了。

至于这道藏就只能靠你自己去寻问了,我这就几本老子所出道德经,还不是那么全,你要想对道藏多了解,以后出去行走时要多去道观看看了。

你看可好。

张文龙一听,老师的老友可以帮自己进寺院去,他早就想学一学这自古能与儒相争的佛道两家的文化,可惜没有门路,以前也没时间去涉猎,现在有人推荐自己,当然很是高兴,谢谢大昌先生,弟子一定不负恩师所望。

说完对着张大昌行了一礼。

吕珍龄大儒听到老友愿意帮忙,知道事情成了,于是对着弟子说:文龙,那白塔寺也是京城一座大寺庙,其中藏经怕不有上千卷,光读完怕不就得一两年时间呢!你能坚持读完并理解下来吗?张文龙听到老师的问话,答道:弟子可以先把书背下来,等以后慢慢思索,弟子只要看过一遍的书籍文章就可以背下记住,弟子想来先记好佛经是不成问题的。

吕珍龄大儒一听自己这弟子还有这两下子,文章读过一遍便能记住,难道自己这个弟子有过目不忘之材吗?想了想,在张大昌书房找了本前人无名传记,递给弟子道:你看看,看完为师考考你。

张文龙接过一看,署名无名氏,没见过,也就百十来业,书中主要说无名氏的所见所闻,一会功夫书生就从头翻到了结尾,递回书:老师,弟子已经阅完,请问吧!弟子来答。

吕珍龄大儒一直看着弟子读书,看到这百十来业一会功夫就翻完了,这还没到一盏茶的工夫呢!这就看完了?张文龙回道:恩,看完了,从头看到尾,就书中所说什么战八荒,战白蛇,弟子很是不明,何为八荒,真有那么大的白蛇吗?几乎都比昨晚我所做那梦中青龙都要长大。

吕珍龄大儒一听这真是认真看了,能提出疑问来呢!那你说说第四十三业第十三行写了些什么?翻到一业,问道。

张文龙回道:这句话是说:余骑一逐风黑龙驹,奔行数月,追赶那孽畜,不成想连翻被他逃脱。

是这样吗?老师。

吕珍龄大儒听完答案,得意的看了一眼老友,笑着合上书本,对着老友笑着说:我今回收了一聪明弟子,这么聪明的可不多见,以前总见史书上某某有过目不忘之材,本人还很是不认同呢!这回可叫我见了一个,而且是我收的弟子,哈哈!张大昌看看得意大乐的老友,不甘的道:恩,等以后我也去寻一有过目不忘之材的弟子,我就不信就你弟子聪明,那些个读书人就再没厉害的吗?吕珍龄大儒见老友不甘心啊!那你就去找吧!史书上书这样的人百十年也不见一人呢!我就不信你能找到。

哈哈乐个不停。

张大昌皱了下眉毛,好了,别乐了,跟我去白塔寺吧!也好把你这得意的弟子早些送进去,也好还了我那份人情,我可不想心里面老是记挂着这笔人情,哎!你别说这五百年以上的天山雪莲就是好啊!也不知道吃到千年的能咋样?吕珍龄大儒看着老友已经红润起来的瘦脸,不削的道:哼,你要吃了千年以上的,那我就再送你样东西,就不知道你收不。

张大昌心想自己要吃了千年以上雪莲,自己这老友还要送自己东西,不知道要送啥?自己为啥不能收:我就吃了,咋了?想送什么我不收。

你送的我能不收吗?吕珍龄大儒嘿嘿一乐,嘿嘿,你就吃吧,你吃完我就送你口大黄钟,你收不。

张大昌一听,接口道:收啊!为啥不收,你给我送钟,送终,好呀,我这活着好好的呢你就想叫我死啊!我可还没活够呢!你那大黄钟你爱送谁就送谁去,我是不收。

气忽忽的道。

吕珍龄大儒一见老友生气了,你吃了千年雪莲你自己想你能挺住药力吗?我那弟子那就有八百年的,都不敢给你,我现在就见你红光满面,药量再大一点点,我看你这就得过去。

这还是五百年的,八百年的你身子都受不了的,你还想那一千年以上的天山雪莲花。

我这弟子找到千年以上雪莲的就不管不顾直接喂他老婆了,可好吗!好好一个大姑娘成了活死人,下不得天山,直接在天山顶睡着了,要千年以后醒,他不得以就把老婆冰封天山顶上了。

你也想千年以后醒吗?张文龙一听说他那还在天山冰俯的老婆啊!也怪自己莽撞,咋就喂了那么多雪莲啊!脸红红的听着老师数落自己。

张大昌一听,还有这事,问老友道:我现在脸红吗?我现在就感觉力气很是不小,好象浑身都是力气。

吕珍龄大儒看着老友说:不是很红,是非常非常的红,都快赶上茄子了,你找方镜子照下看看。

张大昌马上叫丫鬟弄来了方镜,一照,镜中的自己这脸色快赶上那庙里的关公了,这真是红光满面啊!果然是非常非常的红啊!这药量好象有点大了啊!这样没什么事吧!看来千年以上的我是消受不起了,这五百年自己也就稍微能吃吃。

吕珍龄大儒看到老友知道自己的样子了,看到你的样子,我真不知道我这弟子文龙送我的八百年的雪莲能不能吃呢!要不能吃,可就可惜了,恩,我把这雪莲分一百份,然后每一份我都做一大锅的羹来吃!这样应该能差不多。

都说是药三分毒,古人城不欺我。

张大昌看着这脸色是越来越红了,都变紫了,咱们出去走走,把药性消消去,在这么在这坐着也不消化,我估计,过会我就热的受不了了,走。

说完也不等俩人,三步并两步就冲出了房门,这真真是健步如飞啊!吕珍龄大儒师徒一见主人走了,马上追了出去,吕珍龄大儒见老友走的这个快啊!对来老友背后喊道:大昌兄,你慢点,慢点,就咱们这老胳膊老腿的,你跑那么快做什么,要有文人的风度,风度啊!微喘的带着弟子跟上。

张大昌出了俯门,转头对着背后俩师徒道:你俩快点跟上,我这身上跟要着了火似的,停不下来了,我先去白塔寺,你们随后跟来吧,正好到那我先和主持说道说道,等你带着弟子一去,可能直接就可叫你弟子进经楼,读读佛学经典了,我去也!说完迈着八字步,飞也似的行向白塔寺。

吕珍龄大儒一见张大昌飞也似的走了,慢下脚步,也带着弟子慢步向着白塔寺而去。

不给票,吃雪莲撑死你,不收藏别得过目不忘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