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跃被眼前的事实惊得目瞪口呆,冲上去几百人,竟然没有一个活着回来,日本鬼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们强压在山下。
王大跃打了多年的仗,可这样的仗还是头一次遇到啊。
这叫啥打仗?这明明就叫送死!王大跃急红了眼。
正在这时,通信官在那边叫道:团长,电话!王大跃弯腰跑过去接过话筒:我是王大跃!电话里传来集团军军长钟彬的声音:命令你们无论如何夺取松山阵地!军长,伤亡太大了,这叫打仗么?这叫送死啊!我明白!从现在开始,集团军下属各师轮流冲锋上阵,是死拿下那些地堡!王大跃说:军座!我在重复一次,是死拿下那些地堡!是!王大跃有话说,却被军长给堵了回来,他放下电话,然后转身返回战壕。
疯狂的冲锋又开始了。
第二十八师在军长亲自督战下,各团各营轮番投入进攻。
各级长官层层督战,士兵们被督战队的枪口逼迫著,好像一群群面如死灰的囚犯,硬着头皮冲向日本人的火网。
此刻,潜伏在战壕里的潘黄河所在的侦查大队确迟迟按兵不动。
为啥?因为上头有令: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侦查大队可是全师挑选出来的精兵,不到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
这会,潘黄河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尸体,心里焦急万分,心想这就是铁人上去也得给打扁了呀。
侦查大队一组组长李一刚此刻也在想办法,他悄悄地召集这些侦查大队的成员,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出出主意。
大家都皱着眉头,一副苦瓜脸,开始发起了牢骚:这哪叫打仗呀,这分明就是叫送死!组长,再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呀。
有再多的兄弟也是白白送死!李一安对大家这种埋怨的情绪给予紧急叫停:兄弟们,眼前就是战场,我们要面对现实,既然问题已经出了,我们就要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不是让大家发牢骚,是让大家出主意的。
李一安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潘黄河:黄河,说说看有什么想法?潘黄河第一次觉得李一安对自己这么信任,内心感到受到了重视,心里顿时充满了激情。
他想了想说:大家都很清楚啊,这样冲上去都只有白白送死。
我的看法是,能不能找到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又恰好是敌人的软处,通过打通这个软处,我们集中兵力,撕开这个口子,或许还有制胜的希望。
李一安点点头:是啊,这样冲下去也不是办法。
可眼下到哪里去寻找敌人的突破口呢?潘黄河皱着眉头,没了声响。
大批的战士还在冲锋,一批战士冲上去,一批战士倒下来,一时间血流成河。
中国远征军指挥所内,军长与参谋长在研究继续进攻敌人的作战计划。
军长说:敌人遭到我军长时期攻击,伤亡很大,松山核心阵地上的敌人为数不多,估计不足千人,但工事固坚,拼死顽抗,一时不易拿下。
参谋长说:敌人处于防御被动地位,人数虽然不多,但阵地坚固,火力组织得很好。
如果采用常规进攻战法,无论从哪个方面进攻,都会遭到大量伤亡,且不易攻下。
我认为:打松山一定要出其不意,集中兵力进攻他们注意不到的地点,忽然突入,继而沿着敌战壕与敌搏斗,敌人一时不易转移兵力对付我们,这样就形成我们以几个人打一个敌人的形势,打赢他们就成必然了。
军长听后不以为然,说:你的打法太冒险了,我们要稳一点。
我要采取蚕食战术,一点一点地打进去把敌人消灭。
最后,终于决定用蚕食战术进攻敌人,将新到的103师309团投入了继续进攻松山的战斗。
正在这时,一通信官向军长报告:报告军长!二师二团伤亡惨重,全团只剩下24人!军长侧过头去:只剩24人?王大跃呢?通信官继续报告:团长王大跃现已带领24人退回战壕。
军长气愤不已,大发雷霆:废物,一群废物,都是废物!这个王大跃,平日还挺会说话,想不到摸到敌人阵地上去了又临阵退缩!按军法处,枪毙!通信官回答道:是!说完退了回去。
不多久,二师二团团长王大跃被带到军部。
一进门,王大跃就哭喊着说:军长!不能再这样打了呀,再这样打也是白白送死!军长气愤之极,拔出枪指着王大跃的脑袋,说:怕死?笑话,身为军人打仗还有怕死的?如果都像你这样,再多也是去送死!军长,咱不是怕死呀,咱手下的弟兄都死得差不多了!你总该想想办法呀!军长雷霆震怒:跟你没什么可说的!按军法处!说完,扣动了手里的扳机,王大跃当即倒地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