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朱孝信一行人后,李洪涛发了半天的呆。
小李哥,你是不舍得圆圆妹离开?李洪涛一惊,才发现张玉璇来到了身旁,他赶紧说道:玉璇,不得胡说。
汤圆圆能得到朱家大小姐的照顾,实乃三生有幸。
她又不是我什么人,我怎么不舍得呢?我看才不是呢,你就是不舍得。
见到张玉璇有点吃醋的样子,李洪涛也慌了手脚。
我承认,汤圆圆长得确实很标致,可怎么比得上我的玉璇呢?别说一个汤圆圆,就算一万个摆在我面前,我也不会动心。
再说了……我跟你开玩笑的,看你急得这样子。
张玉璇靠在了李洪涛的胳膊上,只是少了圆圆妹这个好帮手,今后又只有我一个人吃苦受累的照顾你了。
李洪涛差点被气昏,按照张玉璇的话,他这人还很难侍候?长官!张玉璇赶紧离开了李洪涛的胳膊,李洪涛也转过身来,朝不长眼睛的田方瞪了一眼。
朱孝信他们已经走了,是不是让兄弟们……都恢复正常吧,没吃饱的,继续吃,没休息够的,继续休息,下午的训练照常进行,谁敢偷懒,小心吃棍子!是!不多时,营地里就传出了锵镪有力的操练声。
――返回崮梁的途中,朱孝信更是一路感叹。
涌向西面百市集的难民不减反增,很多都是拖儿带女,全家一起西进。
李洪涛给朱孝信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大概是朱孝信天生比较爱干净,李洪涛当时穿了一套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脸上手上全是泥灰。
可最后,朱孝信对李洪涛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五哥,你在想什么?朱孝蕊带着汤圆圆追了上来。
因为汤圆圆不会骑马,所以只能坐在朱孝蕊身后。
小妹,有一事,五哥得求你帮忙。
五哥是不是要帮圆圆妹……朱孝信点了点头。
你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此事的责任都在那个古俊的军官身上,可以说他是死有余辜,李将军无非就是越权施刑而已。
到了父亲那……放心吧,就算你不说,我也会去找父亲说。
未等朱孝信说完,朱孝蕊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么,回到崮梁后,你先去找父亲,我要回家换身衣服,然后再去。
朱孝蕊眼珠子一转,立即就明白了五哥的意思。
好啦,我会去找父亲谈的,如果父亲不允,你再去找父亲谈。
朱孝信这才点了点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还从来没有拒绝过小妹的任何要求呢。
五哥,那我们先行一步,你后面跟上。
朱孝信立即派了几个亲兵跟着朱孝蕊先行返回崮梁。
比起几个兄长,朱孝信缺少的只是一点点经验。
在与李洪涛谈过之后,朱孝信很快就弄明白,李洪涛现在有三个困难。
一是钱。
汇广钱庄是朱孝信曾祖父开办的,虽然现在的钱庄老板并不是朱家的人,但是与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钱庄克扣军队银两的事情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收一成的回扣,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了。
李洪涛换了八百多两银子,就被钱庄吃了近百两回扣,这确实有点骇人听闻。
朱孝信也大概计算了一下,李洪涛手里所剩银两确实不多了。
二是粮。
这个问题更尖锐,养难民靠的是粮,而不是钱。
现在李洪涛已经收容了数百难民,还有更多的难民涌向百市集,那么他一天得支出多少粮食?朱孝信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是五百难民的话,算上军队,李洪涛一天就得支出至少七担粮食,而甲队一日粮饷不过两担,就算他用钱买粮,按照一担一两五十钱计算,最多就能坚持三个月而已。
三是地。
这个问题最棘手。
朱孝信大概弄明白,李洪涛无偿将授田拿出来交给难民耕种。
这也无可厚非,授田本来就是有功将士的私有土地,怎么用,节治府管不了。
朱孝信只是感叹李洪涛的慷慨,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将士会将授田无偿提供给难民耕种。
可是这样一来,李洪涛还得背上承重的粮赋负担,实际上相当于自己拿钱粮养着难民。
想来想去,朱孝信对李洪涛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同时,他也觉得李洪涛是一个很奇怪的,让他觉得很矛盾的军人。
作为节治使家族的子嗣,朱孝信从小就是在军队里长大的,对虎啸军官兵很了解。
李洪涛是第一个拿钱拿粮拿地来接济难民的军人,这也正是朱孝信最为佩服的地方。
按照朱孝信的想法,如果虎啸军的所有将士都能如此,还怕晖州不强大吗?可是,朱孝信并不笨。
要拿钱拿粮拿地来接济难民,需要的不仅仅是慷慨,更不仅仅是一颗仁慈的心,有的时候还需要勇气。
这也是朱孝信觉得李洪涛矛盾的地方。
从李洪涛对待难民的态度来看,他是一个很仁慈的军人。
可是,从李洪涛毫不犹豫的杀死了下营参军尉古俊这件事来看,他又是一个绝对冷酷的军人。
按照朱孝信的理解,这两个特点是不可能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
想着这些,朱仕珲赶在日落后回到了崮梁城。
他没有立即去找父亲朱仕珲,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别院里,准备了一番之后,去了军师府。
五世子才回来?杨佩德刚刚吃过了晚饭,正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李洪涛那边的事情调查清楚了?已经查清楚了,责任全在那个叫古俊的参军尉身上。
哦!?杨佩德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朱孝信是个很认理的人。
我还将另外一个当事人,也就是汤郄的女儿汤圆圆带了回来,如果二哥再敢耍浑的话……世子快坐。
杨佩德立即打断了朱孝信的话,世子准备怎么处理此事?当然是向父亲禀明,然后按照军规处置。
世子认为这合适吗?朱孝信微微皱了下眉毛。
二世子并非不明道理,只是碍于面子不好下台,所以才会胡搅蛮缠。
如果世子前去禀明此事,恐怕结果会更糟糕。
那军师的意思是……维持之前的结论,给二世子一个台阶下,此事就此了解。
朱孝信沉思了一阵,微微点了点头。
军师所言有理,看来是我太过于义气用事了。
世子明白就好。
杨佩德也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朱孝信年纪尚幼,经验不足,但是学习能力非常强,能够听言纳谏,这比其他几个世子都要好得多。
军师,还有一事。
朱孝信迟疑了一下,才说道,现在,大量难民正在前往百市集,今日我就见到了数百人。
百市集?你是说,李洪涛在收容难民?朱孝信点了点头。
是难民主动前往的,我沿途询问过很多难民,他们都是听说那边有饭吃,有地方住,所以才赶了过去。
只是这难民……军师不会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有难民吧?杨佩德叹了口气,他哪有可能不知道呢?军师,晖州人口本来就不多,这几年户数连年递减,如果无人收容这些难民的话,恐怕要不了几年……世子仁厚,只是难民这事……如军师不好插手,那么此事由我来办,只是我要求军师帮我三个忙。
杨佩德微微点了点头,示意朱孝信说出来。
一是钱,二是粮,三是百市集附近的所有军垦田地。
世子,你要干嘛?杨佩德一惊,立即不敢相信的看着朱孝信。
要钱资助难民,要粮赈济难民。
另外,今后少营总得有处驻扎的地点吧?崮梁城内的军营都被占了,难道让我去跟几个兄长抢地盘?崮梁住不下,我就到百市集去。
这个……杨佩德抹了把汗,这个还有待商榷。
那钱粮……这个……杨佩德又抹了把汗,我只能先将少营的建营经费拨给你,其他的,还得主公答应。
粮草这边,现在库存军粮并不多,很多地方的秋粮还没有收上来,所以……那也行,把粮草折算成现银给我。
这个……军师,此事我会找父亲说明,你只管帮我统筹,到时候我自会来支取。
也好,也好。
杨佩德第三次抹了把汗。
另外,我想借军垦田地的花名册看看。
杨佩德不再多问,去取来了那份记录着所有军垦田地的册子。
这只是一份副本,正本在朱仕珲的手里。
朱孝信也没多说,立即就翻看了起来。
杨佩德不免格外打量了朱孝信一番,一个月前朱孝信还是一个毫无城府的少年,现在却已经显露出了霸主的本色,做事雷厉风行,绝不迟疑;霹雳手段,绝不含糊。
这些都是节治使必须要具备的才能。
杨佩德也不敢肯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