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杀神转世全集 > 第十三章 芒砀山下许家村

第十三章 芒砀山下许家村

2025-03-31 01:51:26

白起将诸葛?一家请入自己暂住的民居。

三人与诸葛?聊了一阵,看看时辰已是日落时分。

诸葛?拜别三人带着妻儿奔南阳而去。

说是诸葛?的兄长诸葛玄在南阳有一茅庐,茅庐位于卧龙岗。

对于熟悉历史的白起,这卧龙岗他是在清楚不过了。

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便是在刘备三顾茅庐后。

走出这卧龙岗替刘备出谋划策,助刘备奠定了王道霸业。

卧龙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卧龙镇,较早就有人类居住,曾经出土过石斧等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

卧龙岗地处群山环绕之间,群山错落交织,像极了一条卧于苍茫大地上的巨龙,故先人起名曰:卧龙岗。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李白的(南都行)中也写道》: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诸葛?带着妻儿走后。

白起等人又在这新野城中小住了几日,等到护送孙尚香的张虎等人会和。

一行人便赶路北上。

白起带着众人疾行了一个多月。

从新野到到安乐转汝南走谯郡便到了这芒砀山下。

时芒砀山下有一小村。

名为许家村。

许家村村民风淳朴,村内百姓忠厚。

许家村村长,姓许,叫许延,许延四询左右年纪,膝下三子,长子名仁,二子名褚,三子名定。

许延二子许褚因生性木讷呆滞,不善言语,但力大无比,善使斩马长刀。

当时芒砀山上驻扎着一伙山贼。

约有千八百人,时常下山来劫掠许家村。

许家村报之当地县衙。

县衙再报与朝廷,朝廷派兵围剿多回,但都是无功而返。

山贼被官兵围剿多次,死伤惨重,便拿许家村撒气。

隔三差五便来上一会。

许延无奈,看这伙山贼被朝廷围剿多次,但山贼狡猾得紧,虽然死伤惨重,但还有五六百人。

朝廷空费钱银,屡剿不止,朝廷也就不再管了。

许延只好组织当地村民,组建了一支民兵。

许家村虽算不上大,但也不算小。

村里老幼妇孺加起来共有约四五百人,许延挑选了一百五十名壮丁,又儿子许褚带领抵抗山贼。

但是这整日扛着农具,民风淳朴的村民又哪是整日游走于刀尖上嗜血好杀山贼们的对手。

许延看到一个个村民相继倒下,心有不忍,便和山上的山贼妥协。

条件是每月初一十五,许家村都得上交给山贼钱银、食物。

一九二年四月十六。

林间盲肠小道,一群商人打扮样子的人,约有一百多人,赶着十余辆马车。

晃晃荡荡便到了芒砀山下。

此时已是日落时分,天空中云彩被落日照得犹如被燃烧的火苗一般,煞是好看。

唔…,火烧云,呵呵。

白起双手搭在额上,仰头眺望。

何为火烧云?一旁的甘宁听到白起自语,便开口说道。

火烧云就是…,是…。

哎……,对了兴霸。

白起转身走到甘宁对面接着说;你知道太阳是什么吗?太阳?甘宁挠了挠头太阳不就是太阳吗,还能是什么?白起一听呵呵一笑;太阳是呢,其实是一个大火球。

看到空中的云彩没。

哎…,算了,和你说了你也不知道。

白起丢下一脸迷惑的甘宁,快步走到车队前面,看到了正在指挥前进方向的周泰,向周泰挥了挥;幼平。

告诉兄弟们,在走快一点,好找家村子,要不然我们今晚就又得睡野外了。

某晓得。

某这便去督促兄弟们抓紧时间赶路。

说完周泰转身就走。

白起等人大约又走了半个时辰,现前方隐隐约约有点零星火光,一看便就是村子。

派人一去打听,方知这村子叫许家村。

白起领着众人到了这许家村外。

刚要进村。

便听见一声大喝。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夜闯许家村?说话的是一,身材适中、皮肤黝黑的汉子。

呵,我们是来投宿的。

这下到好被人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弄个带人夜闯许家村。

白起一脸,心中暗暗想着。

便开口说道;这位兄弟,你误会了。

我们是商人,押送货物到了村口,想进村借宿一晚,明日一早我们便走。

白起正说间便听到‘哞哞’两声。

白起转身一看,原来是从林间跑出一头老牛。

老牛后面跟着几人。

那几人骑在马上,腰间别着长刀,手里拿着柳枝,驱赶着老牛。

看见白起等人先是一愣,旋即一看白起等人是商人打扮,也就不放在心上,继续驱赶老牛。

许仁,你弟弟呢?你看你们送去的牛,自己跑回来了,让你弟弟出来,把牛牵好,给我们送回去。

领头那人阴阳怪气的对着村口站着的许仁说道。

许仁也不和那领头之人说话,对着旁边的村民说了几句。

旁边那人便向村里跑去。

不一会的功夫,从村里走出一少年,约莫二十左右年纪。

身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

向牛走去。

白起一看,是一阵纳闷,心想;这汉子要嘎嘛?白起这边正想着呢,那边那少年走到老牛后面,伸手拽住老牛尾巴。

老牛被抓得吃痛‘哞哞’这声不绝于耳。

老牛被少年倒拖了数十丈,用绳子绑在牛角上,又把绳子递给了那领头的。

就向回走。

白起这边众人一见,都看得傻了。

那是人吗?人能有这么打的劲,拖着一头牛还走了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