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伦眼中,波音公司所面临的这些战略性挑战,的确会检验麦克纳尼应付一系列问题的能力。
正如卡伦所说,让我们拭目以待波音787的发展。
如何判断民用飞机需求的真正走向,如何纠正这些困扰他们的大的防御计划的(道德)问题,这些都不是小事一桩,但我为能把这些人带入挑战中感到高兴。
在波音公司的大环境下,麦克纳尼还是相对年轻的,会给波音公司造成影响。
假设他会在波音一直工作到65岁,那么他会对塑造和改革波音公司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与SPEEA达成协议,是卡伦对麦克纳尼上任所抱的信心的一个早期信号。
找到解决办法是波音公司的领导力特征之一,麦克纳尼也的确找到了办法。
麦克纳尼给予了SPEEA所希望的更高的工资待遇,但没有因为太多地增加波音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导致公司无法达到华尔街希望看到的业绩增长。
事实是,这个例子显示了麦克纳尼如何找到并实施一种能让波音公司的股东、工程师和华尔街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如果他没有解决与SPEEA的矛盾,那极有可能会出现一场长期的、范围广的罢工斗争。
罢工斗争对于劳资双方互信的破坏反过来会使未来的谈判更加困难,对于波音公司的股东和工程师都是不利的。
克服困难,实现方案新的策略常常影响现有的企业文化和商业运行模式。
这既适用于公司内部,也适用于与公司相关的客户及供应商。
因此,把新的战略付诸实践,领导人必须克服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的阻力及惰性。
1997年,当麦克纳尼接管通用电气飞机引擎部时,他希望通用电气成为波音777引擎的独家供应商。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克服无数困难和阻力。
波音公司很担心依赖单一供应商将面临的风险,然而,通用电气的等级制度使其不愿意为满足波音公司对引擎的需求而投资研发引擎。
通用电气的竞争者普拉特・惠特尼发动机公司(Pratt & Whitney,简称普惠公司)和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都对研发新项目没有兴趣,就让麦克纳尼分了点羹去。
麦克纳尼克服困难,最终赢得了独家供应合同订单。
当通用电气公司的飞机引擎部在喷气发动机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在诸如波音777等使用大型双引擎的飞机引擎市场上排名第三,麦克纳尼想出了赢得独家供应引擎合同的办法。
麦克纳尼发现了一个克服竞争中劣势的机会,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与波音公司达成独家供应协议,这会将通用电气推向飞机引擎市场份额的顶端。
麦克纳尼当时听说,波音公司正规划配备更强有力引擎的长程型号波音777,多亏当时通用飞机引擎部所处的第三的位置,所以并不急于花费5亿美元去研发GE90―长程型号波音777的引擎。
通用电气不愿意投资于此,也是担心无法销售出足够的引擎使投资成本得以回收。
但麦克纳尼确信这些困难可以克服。
据退休前曾任通用电气公司飞机引擎部门主管的查克・查德韦尔(Chuck Chadwell)所说,麦克纳尼预感到长程波音777会在销量上胜过竞争对手―一种燃油效率较低的四引擎飞机空客A340。
根据查克・查德韦尔的回忆,1999年初,在西雅图四季饭店举行的一次晚宴上,麦克纳尼说服穆拉利为新飞机选择唯一一家供应商。
麦克纳尼告诉穆拉利,通用将为研发成本投资,这样波音公司不需要认证新型波音777的三种不同引擎,因此将能节省大笔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