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欢迎访问: www.txtsk.com.cn目录(1)自 序:我和我的驼峰航线 ………………………引 子:驼峰航线 ……………………………………第一章:四面楚歌、摇摇欲坠的中国 …………………中国,血液即将流尽边战边退逃难,不仅仅只有军人第二章:狂轰滥炸 ………………………………………通天航空救国?跑警报之一跑警报之二第三章:哭泣的蓝天 ……………………………………4500∶5500,不对称的等式长空泣血第四章:命悬一线 ………………………………………夹缝中的中航差点丢了委员长中立的美国:两面做人机长撂了挑子外战中的内战第五章:抗战中的国民政府 ………………………一个来中国考察农业的美国人罗斯福和他的水龙带战争本身打的是经济实力两条气若游丝的小道断气寻找通天之路懵懂的一次飞行勒在脖子上的,照样是一条细带选择密之那第六章:马拉松式谈判新航线…………………关键人物一: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一)关键人物二:邦德的真实关键人物三:闷闷做事的老黄牛黄宝贤第七章:一记闷棍 ……………………………………撤退香港飞行人物一:虎胆英雄,查尔斯·夏普飞行人物二:孤雁,陈文宽飞行人物三:快乐的冒险家,哈罗德·斯威顿第八章:败退缅甸 ……………………………………如山倒的兵败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一)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二)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二)十万火急: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三)还都乱着套委员长再次坐到热锅上最后的哀鸣第九章:叩响飞天之路 ……………………………逼出来的驼峰航线走直线焦急的陈纳德继续乱再寻他路截击飞北线第十章:驼峰,驼峰!……………………………坠毁、坠毁!飞行冰窖!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一:飞行天才——潘国定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二:老实人——陈文惠死亡档案绝地、绝境,彻底伤了元气!奄奄一息的中航杀出一条血路飞越驼峰场景一:倒飞飞越驼峰场景二:报告,他们在不丹上空第十一章:世界上最艰险、漫长的供应线 ………空海联运招兵买马初次过驼峰第十二章:天地一线牵 ……………………………繁忙的空港——达姆达姆中转站、物资集散地——汀江敢把行政院长托运的龙虾扔掉的人——一代英杰何凤元第十三章:三个篱笆一根桩?…………………三个男人一台戏飞虎将军陈纳德逼上梁山飞越驼峰场景三:机长、副驾驶、报务员角色大互换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三:兄弟连——华斌、华祝飞越驼峰英雄人物四:报务员陆元斌第十四章:壮志凌云 …………………………………超越时空飞越驼峰场景四:小钢炮郭汉业搭错车空气袋驼峰魂——吴子丹和片马垭口失事的C—53第十五章:地面大配送 ………………………………决胜加尔各答兢兢业业每一天罢工(一):搭飞的去上班罢工(二):大敌当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罢工第十六章: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驼峰,岂止是三个女人的啜泣!气质沙漠之花有你,我摔不了!死而复生的黄焕元一则寻人广告另类人物——老顽童陈应明第十七章:鲜为人知的中美混合团 …………………得到蒋委员长支持的中国姑爷卡拉奇上空,一群年轻的鹰!回家自己给自己输血第十八章: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绝境魂断叙府学生军起飞两个人的世界飞越驼峰场景五:跑道上拣来的副驾驶第十九章:一批没了,再上、再上!………………目录(2)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五:华人杰飞越驼峰英雄人物六:温良恭俭让的副驾驶周柄飞越驼峰英雄人物七:与一个老人的通信——硬汉邓重煌飞越驼峰英雄人物八:捡起自己的死亡证——李宏揆第二十章:威廉·H·滕纳是员干将 ……………渡运分队准将来到印中联队本次航班将由滕纳将军担当机长飞越驼峰场景六:与一个老人的通信——狂风暴雨之夜飞越驼峰场景七:与詹姆斯的通信——第一次遭遇的雷暴雨飞越驼峰场景八:与卡尔·H·弗雷特斯契的通信——我们度过风暴的一天第二十一章:驼峰,生命之魂!………………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三)——归家永无停止的争吵场景一:缺口的饼子场景二:楼梯上的靴子声、抽屉里的照片、消逝的飞机声场景三:空房子第二十二章:中美大对撞 ………………………火锅事件美国人——纸老虎?随意看不惯(一)看不惯(二)第二十三章:最后的飞越 …………………………创纪录的71042吨血幅·狗牌生死天地间1945年1月6日那一场大风暴走马灯般的总经理不是最后的最后起飞一条由白骨、铝片堆成的通道尾 声 ………………………………………………后 记 并非我一个人的《驼峰航线》 …………附录一 中国航空公司驼峰飞行牺牲人员名单(1942-1945) ……………………………附录二 美国援华抗日航空烈士名单(1931-1945) ……………………………自序 我和我的驼峰航线……绵延千里、终年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横断山脉上空,5000米高度。
空中,雪花在强劲的西北风裹挟下,打着旋地横飘。
茫茫的冰川雪峰之间,一架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发出沉重的轰鸣,挣扎在这飘忽不定的升降气流中。
一会儿,它忽地被托升起来;一会儿,它又令人难以置信地快速下降。
此时,强烈的下降气流如同一只看不见的魔爪用力把它向陡峭的雪峰压去,犬牙交错、如同钢锥一般的峰尖似乎随时都能刺破它那补丁摞补丁的机身,这架C-47现在遇到了比刚刚逃脱日本战机追杀还要严峻的挑战!尽管飞行员已经开足了发动机的马力,但在这变化莫测的狂风、骤雨、暴雪、浓雾和强劲的气流面前,这架C-47犹如一粒随风飘逐的微尘、一片飘弋在空中的小小落叶……C-47努力做着最后的挣扎,以延缓扑向冰峰的时间。
蓦地,它的舱门洞开,随后,一件件物品被丢了出来……油桶、弹药箱、药品盒、食品袋、黄金……一切都犹如天女散花………………这是我第一次读到的驼峰航线。
那篇文章只有寥寥一千多字。
那篇文章还是发表在一本科普杂志中。
于是,我第一次知道,在那个年代、那个岁月,曾有一群非常的英雄,用非常的胆略,飞越非常的驼峰!那一年,我十四岁。
于是,从那时起,很多时候,当一天的喧嚣化为深夜的宁静之时,在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架穿行在冰峰、雪山间的螺旋桨飞机,全力挣扎着飞出那个冰封雪崩、狂风暴雨的世界。
发动机声嘶力竭地咆哮的声音常常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每每在睡梦中遇见此情此景,我只有一个感觉——悲壮!1于是,写那些穿越冰山雪峰间的飞机、写那些飞行员、写驼峰航线就成了一个渴望迅速成长少年的希冀。
光阴荏苒,当年那个十四岁少年已步入了中年,他开始了找寻少年时代常常让他夜不能寐的穿行在冰山雪峰之间的那些飞机之梦。
一连串的历史的谜团犹如驼峰航线中常常遇到的浓雾,使得我不知该怎样迈开第一步,同时,也更使我坚定了寻找最后答案的决心!如同老人说的那样,说不明白的驼峰竟整整用了我六年的时间。
六年间,为了彻底解开迷踪一样的驼峰航线,我不停地在成都双流机场进进出出,奔波在各省市,穿行于海峡两岸三地之间。
六年间,仅是登机牌,我就积攒了厚厚一摞,平摊开来,犹如赌场上的发牌……所有的采访都是在极其艰难中进行的。
在历届政治运动中饱受苦难,那段历史或是在他们脑海中被冲刷、洗涤荡然无存或是不想再打开已尘封许久的记忆;多少次,很不容易让一个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但讲着讲着,一看见我拿出采访本、录音机,正说到兴头上的老人马上闭嘴。
谈话戛然而止。
于是,我在后来的采访中,从未再用过笔记本、录音机,所有的与驼峰相关之事件,全部储存在我的头脑中。
于是,就有了这部《驼峰航线》……引子 驼峰航线(1)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为抗击日军侵略,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联系,以便获得战略物资供应。
但随着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部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对外通道也被迫中断。
到了1942年2月以后,日军转向缅甸发起全面进攻,切断滇缅公路,抗战中的中国到了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地——战略物资运不进来、出口物资运不出去。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中国政府决定打破日军的封锁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
同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致电中国政府,同意开辟中印空中航线,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驼峰航线。
经过勘察试飞,当时的航线只能从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再到中国的昆明、叙府(宜宾)、泸州、重庆等地。
由于整条航路大部分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越,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是6000米,甚至还要更低,飞行艰险和飞行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要在起伏的连绵不断的山谷间穿行,无论是飞行线路还是所经过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背,于是,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在这个被称为上帝的弃地之地,驼峰航线又被飞行员们称之为死亡航线,它是二战期间,三条著名航线(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中最具危险性的一条,飞行员们要在820公里(南线)和1150公里(北线)的航线上(由于南线经常遭受日本战斗机攻击,故飞行员们宁可绕远也要走北线,这就更增大了因恶劣气候所造成的困难和损失),要面对崇山峻岭、急流峡谷、强劲的升降气流和高空风,以及每年长达5个多月的雨、雾季节,加之受当时飞机性能所限,以及几乎毫无通讯、气象、导航保障,飞行员既要操纵飞机,又要时刻警惕日本战斗机攻击,驼峰飞行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悲壮!1从1942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几乎每天都有近100架飞机穿梭往返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上空。
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分昼夜、24小时换人不换机地飞行。
坠毁就坠毁,被日机击落就击落,谁能过去就过去。
一架飞机,一直要飞到最后的坠毁!驼峰空运几乎每天都要坠毁几架甚至十几架飞机,使中国航空公司和美国陆军航空兵第十航空联队付出高昂的代价!仅在1944年11月25日深夜,日军空袭,为防止遭受更大的损失,在云南境内的整个盟军和中国空军导航站奉命全部关闭,此时,在驼峰上空共有14架飞机(其中美军12架、中国航空公司2架),已经经历万险穿越驼峰的14架飞机在喜马拉雅山的这一侧到了竟然比穿越驼峰还要艰险的境地,导航站的关闭使这些飞机犹如盲人失去了手杖,14架飞机无一幸免,全部坠毁!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
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更加坚定了中国四万万同胞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决心,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这也是整个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付出最大代价的一条航线,在整个空运期间,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十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共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50%!美国驼峰空运总指挥滕纳将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间飞行,它的飞机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即便是现在,只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如果沿着当年的航线飞行,会看到白雪皑皑的峡谷间闪烁着晶莹的亮点,这就是当年坠毁的飞机铝片反射阳光所致,所以驼峰又被称作铝谷!2如果用电影镜头来表现从1840年起的中国一百年近代史,画面的组成将会如下:一场接一场外患内乱的战争,炮火硝烟下流离失所的百姓,汇聚成河、缓缓流淌的鲜血,撕心裂肺中的哭声,流淌成瀑布一样的泪水!毋庸置疑,这就是饱受煎熬的炎黄子孙和虽然富饶却备受欺凌的土地的最真实写照!当把这组画面剪接到1937年的7月7日,接下来镜头就是一场势头更大、力量更凶猛、手段更残忍的苦难再次降临到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此时的中国,形同一位面容枯槁、正在苦难中呻吟挣扎的母亲,日本侵略者在她的肌体上烧杀淫掠已让她奄奄一息,她已经无力起身推掉身上那个肆意妄为的魔鬼!西方的一位政客这样评论道:中国,更像一个正在被任意宰割、即将流尽最后一滴血液、却得不到丝毫相助、处于垂死的庄稼汉子!引子 驼峰航线(2)记住,1937,中国即将流尽最后一滴鲜红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