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驼峰,驼峰!(12)

2025-03-31 01:54:19

完全是蛮干!华人杰老人说,那真是给逼急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才不得不这样做。

正在对峙、鏖战中的中国处处需要补给,罗斯福又不惜任何代价要保住这条通往中国的惟一通道,中国航空公司已经在拼命地飞,单机载荷吨位还大大好于印中联队,连史迪威都要以中航为样板,等待印中联队的,是必须要上去,要过去!老人说,战后,很多人指责哈丁这道命令,认为其不尊重科学、漠视生命,其实也不尽然,就算哈丁少校没有发布这道命令,也好不到哪去。

驼峰航线,风、霜、雨、雪、雾,还有结冰,哪一天没有,谁没遇上过?中航除了地面大雾弥漫、一点能见度都没有而暂时不起飞外,什么时候停飞过?只要上去了,不管气候如何坏,你就去闯吧,能不能过去是你自己的事情!估计哈丁也是下了狠心才发布这样的命令,连大雾都不在乎了。

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回事,过去了,就过去,过不去,算你倒霉!飞越驼峰,根本就不计后果、更不计代价!要是像现在这样,航线上稍微有一点天气变化就延误或更改航班,得,什么都别想运进来!或许是自己都觉得那道命令过于残忍,发布残酷命令的第二天,托马斯·O·哈丁少校走进航调室,这里是等待起飞命令的飞行员聚集地,少校也没个开场白什么的,对着围过来的部下大声说道:弟兄们,没什么好说的,还是那句话,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飞越‘驼峰’不受任何天气限制!……马达轰鸣、螺旋桨由慢渐快,机群开始向起飞线蠕动。

在震人心扉的颤动中,一架架C-47、C-46、C-87、C-109依次飞上蓝天,等待他们的将是最残酷的考验……飞越驼峰场景一:倒飞高度:30000英尺。

这不是托马斯·M·福克斯中尉要飞的高度,他的C-46也无法到达这个高度。

是超过100英里的狂风和强烈的气流把他硬托到这个高度。

舷窗外,能看见的是雨夹杂着雪,还有冰雹,噼里啪啦地打到风挡玻璃上!从印度出发不到一个小时,C-46就被裹入了强风暴之中!强烈的颠簸、上下高达2000英尺的落差已使飞机几乎不在操控之中。

年轻的中尉目前能做的,就是乞求上帝,千万不要结冰!已失去和地面的联系,耳机中传来的全是一起出发的同伴们在自己前后左右发来的求救信号。

可又怎么能顾得了他们!一脸汗还没来得及擦,呼的一声,犹如在汹涌波涛中起伏的C-46突然大幅度侧身,向着万丈深渊坠去、坠去……勉强看清高度表,下降速度达到每分钟4000英尺,高度本身就不够,照这个速度侧降,用不上一分钟,C-46就将和雪山、大地紧密拥抱。

中尉觉得自己是向着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在坠落。

坠落、坠落、坠落……彻底完蛋,在劫难逃!福克斯中尉和副驾驶、报务员不由地大声呼救起来——上帝,救救我们!后舱里是稀里哗啦翻倒、碰撞声,一股土腥味道钻入鼻孔,不知哪里来的灰尘均匀地落满了整个面部。

陀螺罗盘、地平仪已经没有读数……只有空速表指针减慢并显示,飞机时速已经降到每小时四十英里。

坠落的速度已经减慢,中尉感觉C-46就像在空中随风飘逐的一片树叶。

坠落完全停止了,C-46似乎穿越了强风暴,机舱外一切好像风平浪静。

副驾驶费力地解开安全带,就在锁扣卸开那一刻,副驾驶一个人猛地向上飘,重重地撞在了机舱顶部。

后座的报务员猛然顿悟:中尉,我们在倒着飞,肚皮朝天!C-46被气流掀翻后,机组三人都系着安全带,否则这肯定是机组的最后一次飞行!万幸! 托马斯·M·福克斯挣扎着压杆,C-46慢慢改平,扭转过机身后,中尉对着后座的报务员大叫:后舱油桶散开了,赶快重新捆绑!报务员离座,转身去了后舱。

重新回到地面的副驾驶看着翻转一百八十度的罗盘,一边揉着脑袋一边大声喊叫:不、不,中尉,我们现在是往回走,向着印度飞!报告方位!机长气急败坏地叫喊。

无线电定位仪的指针大幅度旋转,依稀辨别出方位的副驾驶声嘶力竭:已进入中国、在保山一带……托马斯·M·福克斯咬紧嘴唇,拉杆、踩舵……空中,C-46艰难地再次把机身转了个一百八十度。

从天上回到人间的福克斯想起刚才还大声叫喊求救的同伴,他对着话筒连续呼叫。

耳机里一片沉寂,四周鸦雀无声。

泪珠,断了线一样从眼睛里流出,中尉没有擦拭,任由它默默流淌……空中,从地狱中逃出来的C-46,展开沉重的翅膀,像一只孤雁,向着它此次飞行目的地——昆明,缓缓飞去。

▲ 路边礼拜。

▲ 在印度驼峰飞行员罕有的周末放松。

娱乐方式贫乏,而一瓶酒的价格高达75至100美元。

飞越驼峰场景二:报告,他们在不丹上空报告少校,已经测定,他们现在是在不丹上空,如果再不发生转机,他们,将有可能跨越珠穆朗玛,如果高度还在继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