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华见此地事已了,便问道:弟子道场离此处不远,不知老师与两位师叔能否移驾,让弟子以尽孝道。
老子看了原始与通天一眼,三人均是点了点头。
由李木华带路,四人很快便找到了方丈岛。
一进方丈岛,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比之昆仑虽有不如,但与其他灵山福地相比却是要强上许多了。
三清看了均大为满意,将三清让与清华宫首座,又命白杨绿柳两名童子采来灵果,李木华也取出八枚黄中李,黄中李一出,就连三清也不禁动容了。
要知道,黄中李乃是先天灵根之首,十万年一开花、十万年一结果、在十万年才成熟,一次只结九个果子,凡人吃一颗可立成大罗散仙,大罗金仙以下,服用均有效果。
四人将桌上的灵果各自取了几个品尝了一番后,便开始论道。
李木华虽为弟子,但也有大罗金仙的道行,而三清此时也不过大罗金仙顶峰的修为而已。
只见三清现了顶上三花胸中五气。
老子闭目而坐,清静无为,不显丝毫表情,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头顶显亩大庆云,只见庆云之上,三朵斗大的清莲升起,三道清气搅挠缠拢,遵循莫名轨迹,中间还有一塔,名为天地玄黄玲珑宝塔,金光四照,呈玄黄之色,丝丝玄黄之气垂下,清音缭绕,好不气派;元始天尊正经危坐,金色庆云上金花万朵,瑞气结成璎珞,倒悬而下,护住周身,金灯万盏,点点滴滴,如檐前滴水络绎不绝,其中有一玉如意四下环挠,天地人三才之气勃放,一阵阵玄妙气息伴随着金花烟雨落下,气派丝毫不逊老子;通天道人,挺直腰身,紧闭双目,五气结成五条白浪在庆云上来回洗刷,三朵斗大青莲浮浮沉沉,来回游荡,庆云当中有一剑,却是通天的法宝青萍剑。
李木华也现了头顶庆云,庆云之上有三朵斗大的青莲,青莲之上有一塔,正是九天清气塔,放出无量量青光,结成朵朵青莲,周遭有一剑和一柄拂尘化为两道劈链,绕塔而飞,正是荡魔剑和青莲拂尘。
夫道者,有清有浊。
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
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
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外观其形。
形无其形,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三者既悟。
惟见於空,观空亦空。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
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行以恒中之道,是为恒德,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天之道无亲无疏,恒中之道,是天道之善……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兮回生。
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老,神之最灵。
判吉凶兮,明通爻象;定祸福兮,密察人心。
问道法,扬太上之正教……三清各自讲述了自己的道,李木华也讲了自己的感悟。
这一论道就是千年时间,要说收获最大的反倒不是修为达到大罗金仙中期的李木华,而是三清,三清却是从李木华处得知了斩三尸之法,并且成功斩却了善尸。
要说三清斩三尸之物却不是先天灵宝,通天得知斩三尸需用先天之物,先天灵宝与先天灵根皆可,便想用先天魔神之躯斩三尸。
三请与洪荒游离数万年虽未收的上得台面的灵宝,但是却收的几具先天魔神之躯。
先天魔神生于混沌,不沾后天,于盘古开天后所剩不多,而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也都与上一量劫尽数陨落,现如今确实不在有先天魔神存在了。
三清此次除了昆仑山游历,却是修为到了的瓶颈,外出寻找机缘突破,顺手倒是收得几具先天魔神之躯,却不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日将要返回昆仑只是收了一个弟子,还借用先天魔神之躯斩去一尸,道行大进。
三清倒也不吝啬,本想用先天魔神之躯炼制几件灵宝,想来不会比极品先天灵宝差,如今知道其另有功用,用来斩尸只比先天至宝略逊半分,自是不会再用来炼制灵宝,正好,三清手中有十几具先天神魔之躯,便留下自用的之外,其余的两具全部赐予了李木华,倒是让李木华大为高兴,将来不愁斩尸之物了。
就在三清与李木华刚论道完之时,就见天花飘飘、金莲朵朵,东来紫气九万里,一股巨大的威压传遍洪荒,巨大的威压差点将三清和李牧华压在地上,三清是有准圣的修为才勉强抗住,李木华是借九天清气塔才未被压趴下,接着一个声音传来: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吾为鸿钧道人,今已得道,不日开讲紫霄宫,有缘者可来三十三天外听讲。
三清与李木华互望一眼,均是同时点了点头,然后向三十三天外而去。
三十三天外有无量混沌之气,如今这混沌之气比之在混沌之时尚要厉害三分,非大罗金仙无防身至宝却是轻易入不得其中。
三清与李木华到来时,已有许多人被挡在混沌之外,其中有几人甚是狼狈,想是刚从混沌之中逃出来,要说这些人,一身修为均是不低,最低的都有大罗散仙的修为,任意一人放在洪荒都是一方高手,但现在这一方高手却为混沌所阻,入不得紫霄宫。
三请与李木华却是不理会众人,由老子祭起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将三请与李木华罩在其中,径自往混沌深处而去,对众人嫉妒又艳羡的目光却是视若无睹。
正行走间,蓦地心有感应,抬头朝眼前一看。
只见眼前一片豁然开朗,一座古朴至极的道观正隐隐约约的立在那虚空之中。
观门大开,正上方一个匾额:紫霄宫。
原来是鸿钧道场到了。
应门而入,只见道观中也无什么装饰,只见一幅字挂在正中,上面书着一个奇古无比的道字。
道字之下有七只蒲团,三清与李木华对视一眼,分别坐在了前四个蒲团上。
这紫霄宫乃是道祖道场,乃是最接近道的地方,就连灵气也比不周山还要浓郁,三清与李木华就在紫霄宫各自参悟起来,如此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又有人来了,此次所来之人共有七人,均是大罗金仙顶峰的修为,其中两人身着一身皇袍,上面绣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三足金乌,不用问,定是那帝俊、太一二人;又有两人,乃是一男一女,女子是人首蛇身,男子是蛇首人身,想来就是后世的圣母娘娘女娲与天皇伏羲了;又有两人,一人身着一身火红道袍,上绣朵朵红云想是洪荒第一倒霉蛋——红云老祖,另一人不用问,自是红云老祖的至交好友——地仙之祖镇元子;最后一人却是以身着黑袍的干瘦老者,长得贼眉鼠眼尖嘴猴腮,必定是那北冥鲲鹏老祖。
几人间宫中最前面只有七个位子,其中有四个已为人所占,自是不好上前抢占,虽然其中一人只是大罗金仙中期的修为,那剩下的三个位子就是七人所必争得了。
七人同时互望一眼,非常有默契的同时出手,而且均不用道法神通,一时之间,紫霄宫中热闹非凡,推搡之间,伏羲助自己的妹妹抢占了最后一个位子,红云老祖和镇元子也被推到了剩下的两个位子旁,众人一愣间,红云老祖已经坐了第六个位子,就在镇元子要坐上最后一个位子时,鲲鹏老祖仗着速度优势,抢先做了下拉来,其他人见状无法,只能是在第二排坐了下来,在众人坐下时,从宫外却是又进来一人,此人却是一身血红道袍,一脸的猥琐阴霾,扫了众人一眼后便自顾在一个角落坐了下来,想来此人就是那冥河老祖了,紧随冥河老祖之后的是一名白衣女子,这女子一进来,就有一股荒凉之气传来,不用问,此人必是祖巫后土,能来紫霄宫听到的女子可就那么几人,能独自前来的除了女娲外,就只有后土了。
又等了有数百年,在无一人进来,这时,从紫霄宫中飞出一条金桥,直通混沌之外,那些与混沌之外的人,见到金桥均是一喜,纷纷踏上金桥直入紫霄宫,只是,就算有金桥,那些没达到大罗金仙修为的人一样无法进入紫霄宫。
众人进的紫霄宫见前面的几个座位已满,顿时纷纷抢占剩下靠前的位子,一时之间,紫霄宫中纷乱异常,好在众人不敢使用道法神通,只是推搡而已,就在众人坐定之时,却又从宫外进来两人。
只见这两人衣衫褴褛,一身的狼狈,其中一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头挽抓,一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株树枝,正是那西方二尊接引与准提道人。
提一见没了位置,顿时一脸急色地望向接引。
接引无奈,低声叹息,做苦色状。
准提一见师兄也没主意,随即大恼,说道:师兄,如今怎生是好,想我两人千辛万苦来到此处,却连个好位置也没有,真是羞煞我也,不如死了来的干脆。
作势朝那院墙撞去。
众人见状大急,老师宫中怎可如此胡来,红云一看大急,一起起身道:道友莫恼,此位置让与你们也无妨。
准提一听,立刻收起作势,随即拉起接引,一屁股坐到位置上,左右摇晃一番,这才回头说道:此番却是多谢道友了。
准提在此谢过。
女娲与伏羲一看准提如此表演,齐齐露出鄙夷之色。
而妖族二人更是露骨地扼腕而叹,悔恨自己早不知如他们这般。
准提坐下,就对旁边尖嘴道人道:你一披鳞带甲之辈何德何能坐此位置,还不让与我师兄。
原始闻言也是开口道:正该如此。
太一与帝俊也是不忿,也同声道:理应如此。
鲲鹏老祖见众人势大,只有默默起身,但心中早已恨上众人,尤其是红云。
镇元子与红云无奈地对望一眼,随即坐到妖族二人身边,闭目养神,也不再说话。
其实众人都是法力高深之辈,对于这紫霄宫无端地出现几个蒲团,都是有所疑惑的,推算之下,虽不得要领,却也隐约知道关系重大,故而上演了一番迟到学生与早到学生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