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云深处有人家(10)

2025-03-31 01:55:14

大战之后,华北驻留着很多部队,民力和财政难以负担,黄郛便想裁兵减饷,以节约开支。

然而这个东西却是最触及神经的,因为没人愿意裁或者减。

就连在长城抗战中表现不佳的东北军都持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打仗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凭什么这一刀要砍在自己身上。

推行裁兵减饷的结果,就是弄得众人都勃然大怒。

华北各省巨头,平时再英雄,都过不了这一关,对此无不牢骚满腹,一肚子不满,多次要实行所谓联省自保。

黄郛虽然是名义上的华北总负责人,手上却没有军权,华北哪怕最小的诸侯,腰杆子都要比他粗得多,所以事情不仅办不成,反而还要受一肚子窝囊气。

在停战协定签订后的一段时间里,沈亦云曾劝丈夫辞职,但他认为华北遗留事务还很多,自己不应一撒手就跑回来。

这一次他终于感到了力不从心。

在华北坚持一年后,黄郛南下杭州,当着蒋介石的面提出了辞职。

这其实已经是他在一年之中第三次递交辞呈了。

两人谈到深夜,估计老蒋当时也有些来火:好了好了,你实在不想去就不去吧。

此话一出,黄郛如释重负,多少天的心思一下子全放了下来。

他回寓所后就马上把这一喜讯告诉给了沈亦云。

沈亦云同样有喜极而泣的感觉:丈夫从此不用再北上去活受罪了。

明天,我们就回莫干山。

可是刚刚睡下,电话铃就响了。

电话是老蒋让人打过来的,他要黄郛明天早上晚一点动身,还有要事需要面谈。

沈亦云以一种女性的直觉,意识到情况可能有变,心事被吊起来之后,一个晚上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第二天一早,老蒋登门,第一句话就是:兄长,你什么时候回北平去?黄郛夫妇顿时傻眼了。

其实昨晚黄郛前脚刚走,老蒋立马就后悔了。

自己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完全是一时性起的气话。

黄郛如果真的走人,环顾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挑得起他留下的那副担子。

见老蒋又来纠缠,沈亦云再也忍受不住,这位当年的女子敢死队队长当场质问老蒋:你昨天晚上还答应得好好的,要放过我丈夫,为什么现在要出尔反尔?老蒋很尴尬,只好赔着笑脸说:我义兄是为国家负责,你为什么一定要阻止呢?不说到为国家负责还好,一提到这个话题,沈亦云气不打一处来:这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是地地道道的辱国差使,这种活,你应该让人轮流来干,为什么独独让黄郛一个人去承受?老蒋自知理亏,一时间被呛得哑口无言,涨红着脸做声不得,好半天才支吾着对沈亦云说:你是学过佛的,佛经里有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应该是明白其中深意的吧。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沈亦云仍不肯松口:华北现在早已是一片亡国景象,黄郛在那里,比待在地狱还难受。

老蒋今天是打定主意不肯走了,所以也急了起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能放手!正是盛夏天气,屋子里非常闷热,沈亦云穿着夏衫,手中拿一把扇子,还觉得很难受,而老蒋身穿军装,却拒绝打开电扇,只顾着嘴里滔滔不绝,样子既执拗又可怜。

见此情形,一直沉默不语的黄郛示意妻子不要再多说了,自己北上就是。

显然,眼前的这位义弟又到了最难的时候,你不帮谁帮呢?可是新的一年更为艰辛。

按照日本人一向不占大便宜就是吃大亏,不占小便宜就是吃小亏的为人宗旨,日本政府和关东军认为他们在黄郛手中吃了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