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宋子文和张学良的关系在朝野上下也是无人不晓,都知道他俩是多少年的铁哥们儿。
如果这两人背着大伙玩玩猫腻什么的,谁知道?为了解释和通过自己的方案,一向恃才傲物的宋子文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坐下来接受怀疑者们的轮番拷问。
或曰:是不是委座在张学良、杨虎城的逼迫之下,已经在政治条件上签字了?关系到老蒋的气节问题,宋子文赶紧澄清:你们难道不知道委座的为人吗,他怎么可能会违心签字呢。
这是对他人格的污辱!在老蒋还存活于世的情况下,当然没人敢出言不逊,进行污辱。
有人便顺坡而下,抓住这一点不放:你说得不错,只要委座还被扣在西安,遭人胁迫,他就不能同意任何条件。
宋子文张口结舌,很感无语。
何应钦则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宋子文再赴西安倒没什么,但是让蒋鼎文和戴笠同去则不妥。
为什么呢?因为蒋戴二人都是军队系统的,如果到时张学良、杨虎城进行威逼,让他们把南京方面的军事进攻计划都供出来,那可怎么办?质疑来质疑去,无非围绕两种可能:不是委座自己屈服了,就是这姓宋的跟张学良、杨虎城穿一条裤子,背叛了委座。
宋子文平时跟老蒋都敢对着干,其他文武百官更不被他放在眼里,得罪过的人自然不少。
趁这机会,有嫉恨他的便在背后群起而攻之,并大泼脏水,谓之:西安事变总策划师!眼看矛头马上要集中指向自己了,宋子文愤然而起:现在时间这么紧迫,解决事变以分分秒秒计,你们却还在这里怀疑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宋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非得到西安那种险地去过把瘾,你们为什么都不去?质疑的要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提出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别的都不要扯了,你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委员长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要军事解决呢,还是政治解决。
宋子文心里当然明白,老蒋在他临走时说得清清楚楚,必须军事解决。
他不能够篡改圣意,但又知道非政治解决不行。
为此,宋子文只能剑走偏锋,以外交辞令作答: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和平解决之道,委员长他老人家也肯定不希望看到内战发生!这话答得还真够水平,既坚持了和平之道,又没有歪曲蒋介石的原意。
在宋美龄之后,宋子文终于又再次拿捏住了群儒,主战派同意按其方案行事,但是提出一个要求:只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如和谈不成,则对西安发起最后的总攻!美救英雄得知情况严重,丈夫不是离危险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后,宋美龄立即准备随同前往。
在她看来,和平营救老蒋这件事就像在造房子,端纳算是奠基起了个头,宋子文接着把柱子墙壁建好了,最后上梁盖顶的工作当然得由自己来参与完成了。
就在飞机快要起飞时,一个女人哭着跑过来,死活要上飞机。
一看却是蒋鼎文的太太。
蒋鼎文被扣西安,蒋太自然是天旋地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等到丈夫奇迹般地第一个脱险回京,又有一种喜极而泣的感觉。
忽然没几天,身边的人竟然要重返她认为的那个龙潭虎穴,再次面临着送命的可能,顿时整个人都要倒下去了。
天上一脚,地下一脚,过山车也没这么玩儿的。
她没有办法不让丈夫去,能想到的就是一起去,死也死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