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丹丹花落黄土地全集 > 第三集 月播黄尘 第十章 练武热潮(4)

第三集 月播黄尘 第十章 练武热潮(4)

2025-03-31 01:56:02

天长和可久高二第二学期时,电影《少林寺》开始在古驿镇放映——比起在县城放映几乎晚了半年。

此影片在古驿镇放映前就被传得神乎其神,一些镇上的街痞提前去县城看了,回镇后就剃了清一色光头,戴上了护腕,穿上了胸前有一横长排布纽扣的练功褂子……每天早晚的河滩里都有了他们练武蹲马步、踢二起脚、呵、呵的叫喊声。

这部电影从文学政治格式化的时代刚解放出来,对于渴求发泄青春的欲望而又不谙世事的青年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诱惑力、模仿力。

而这种侵染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 刃的一面是所谓的强身健体、 仗义行侠;另一面则是持武呈强、胡作非为。

看了这部电影后,二中的男生们一下子热血沸腾了,校内也掀起了练武的热潮。

那位男生不扬一扬拳头踢一踢腿表示喜爱武术,用后来的时兴话说是都不好意思走到人跟前去。

操场边的树上被吊起了沙袋,饭后或下夜自习就有男生拳脚并用把它整得噗噗作响;宿舍边一颗小瓮般粗的杨树竟然被踢去了半边树皮。

宿舍里饭后的一点时间也有男生不忘就地取材挺胸握拳蹲马步:势扎得很硬,握着的拳头在腋下拳心向上打出去拳心就向了下,出拳时呵呵有声;下蹲得很到位,大腿面上放两只空搪瓷碗也掉不下来……电影上的动作被模仿得惟妙惟肖,据说这样练成的桩功谁要打一拳就能把打人的弹出好远;结果是旁边同学把蹲马步者轻推了一把,他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羞愧难当。

下了夜自习,教室里的桌子有时也被当成了练武的道具,仁可久所在的班,有一同学身子一蹲双脚并拢就能跳到书桌上,马上就能赢得男生们的刮目相看——排队接开水不用挤就有人主动把你往前让;也有本事不强还瞎充能跳桌子的,跳到半空只差一点硬是跳不到了桌面上去,两个小腿干梁被桌棱磕得黑青,几天都得拐着走路——但没人同情你,还会被人耻笑。

仁可久在班上有一位铁杆朋友叫柳鹿洲。

练武热初,柳鹿洲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得一直很低调,他经常穿一条大裆宽腿裤,白天无精打采,走路好像都不太利索。

但有一天夜自习后教室里只有他和仁可久两个人的时候,他给可久来了一个表演:竟然双脚并拢身 轻如燕地从课桌上跳过去,落地时稳悠悠地连个趔趄都没有!仁可久看傻了眼。

仁可久和他关系铁了后,才知道了秘密。

原来柳鹿洲在大、小腿肚上各绑了一块装了白沙粒的布袋(塞南接近关中的边缘山区产白沙子,沙粒大份量重;而葫芦河山区只有红细沙,沙粒小份量轻)——两腿共绑四袋,沙袋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多斤。

袋子缝制得很精致,两层蓝布间的沙粒被缝得一行行的,这样就很匀称,不会拥挤成疙瘩;袋子外又有布条缠裹,猛一看像裹腿。

沙袋的重量是逐步加上去的,按柳鹿洲的说法每一段时间加一点,如果重量加到五、六十斤时还能正常行走,一旦取了沙袋就能跳过墙了。

可久对此深信不疑,也赞叹不已。

柳鹿洲白天在学校上课吃饭,晚上借住在校附近的一农户——鳏寡孤独的张老伯家,同学们也不知他腿上绑沙袋。

柳鹿洲家住古驿镇东塬(塬是塞北的一种地形,高原顶部的平缓开阔地)柳池村,他的邻家和张老伯是远房亲戚,邻家介绍了他住老伯家。

柳鹿洲很勤快,每天帮老伯干些担水劈柴等杂活,老伯也就乐意他住。

按说练武强身健体没有错,电影上倡导的少林精神更没有错,但武功被街痞用作为非作歹的利器刺向善良的学生们时就是大恶特恶了!这就像《少林寺》中的反面人物给寺院带来灭顶之灾、把老方丈架火焚烧的情节是一个道理。

这也像华欣从塞中给天长、可久寄的一篇古文资料上述:同是橘这种植物,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