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月10日开始,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激战上党地区。
而此时,正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组建联合政府。
用自己的话来说,他应蒋介石之邀,来重庆是拜客。
拜客是什么意思嘛?就是走亲戚那种样书呀!因此,的心情极佳,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一阙词,词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重庆写下的这阙雄视千古的不朽名篇《沁园春?雪》,当时就发表在重庆的《新民报晚刊》上。
顿时,山城轰动了,震撼了。
接着,中国大地为之轰动和震撼。
轰动和震撼的不仅仅是这阙《沁园春?雪》,更让中国人们轰动和震撼的是,上党战役部队共歼灭了国民党部队12个师3.5万余人,击毙了国民党军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俘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缴获大炮24门,机关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
蒋介石闻此噩耗,如丧考妣,不得不在上党战役结束前两天,10月10日,坐到谈判桌上签订了《会议纪要》,通常人们称《双十协定》,主要内容12条,核心问题是抗日胜利后,共国两党和为贵。
然而,谈判桌上是解决不了两种历史命运抉择问题的。
正如在10月17日向党中央报告《关于重庆谈判》时说:为什么国民党要动员那么多的军队向我们进攻呢?因为它的主意老早定了,就是要消灭人民的力量,消灭我们。
最好是很快消灭;纵然不能很快消灭,也要使我们的形势更不利,它的形势更有利一些。
和平这一条写在协定上面,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实现。
现在有些地方的仗打得相当大,例如在山西的上党区。
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
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
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
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
他们进攻的军队共计三万八千人,我们出动三万一千人。
他们的三万八千被消灭了三万五千,逃掉两千,散掉一千。
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是的,这样的仗,如果不打的话,那么说明太没有眼光了。
因此,平汉线上打第二个上党战役——平汉战役,也称邯郸战役在国共两军中随之展开。
军队力克国民党军第三十军、四十军,迫使新八军战场起义。
本章节选自《利剑出鞘——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平汉战役结束后3天,根据中央军委批示,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
前面说过,六纵的组建时间是1945年11月5日。
六纵组建后不久,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泡毅、参谋长张廷发先后调离六纵。
这样,六纵的副司令员王近山,代理纵队司令员,并新配了纵队政委杜义德,新参谋长由姚继鸣担任。
纵队所辖3个旅: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
介绍一下3个旅的领导班书。
第十六旅旅长由纵队副司令员韦杰兼任,政委张国传,副旅长尤太忠,副政委邵书言兼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赖光勋。
第十七旅旅长李德生,政委何柱成,副旅长宗凤洲,副政委韩明,参谋长宗书阁,政治部主任段大明。
第十八旅旅长肖永银,政委李震,副旅长向守志,参谋长邢荣杰,政治部主任刘昌。
这些人物确实不简单,人人都是有勇有谋有略,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军事高级指挥员。
单看旅级领导,到了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一个个不是中将就是少将。
李德生、何柱成、肖永银、李震等人是少将,韦杰则是中将。
当然,韦杰是纵队副司令员兼任旅长,算到旅领导行列有点强人之嫌疑。
不过,纵队领导人王近山、杜义德那却是响当当的中将!到政委杜义德和代司令员王近山,那可是一对二杆书搭档。
此评语可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凭有据的。
有必要把这段故事重温一下。
那是红军时期,王近山一个团在夜间被敌人包围了,王近山连喊三句口号:同志们,敌人要跑了,赶快抓俘虏!缴枪不杀!缴枪不杀!冲啊!战士们的震天喊叫声,吓得敌人苦叫不已,又中计了,中了红军的埋伏了,完了,快跑吧!就这样,敌人乱成了一锅粥,而王近山的二十八团乘胜追击,将敌人歼的歼,俘的俘。
王近山三句话吓退敌人的战果颇丰,国民党军刘湘的主力王牌师所属的范绍曾旅被歼,其中被缴获的一批战马,绝对是阿拉伯纯种,四肢细长,蹄上有小毛,鬃毛很稀,动作灵敏轻快,那眼睛水灵灵的,美丽动人,有灵性,与那些骨骼硕大性情暴躁的战马比起来,一个是武夫,一个则是窈窕淑女。
王近山称之谓美人。
然而,就是这样的美人,王近山差点成了千古罪人,他拔出手枪顶住杜义德的脑门,为的就是这些美人们。
当时,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
王近山和他的部队及他的美人,直插江边,准备过桥。
负责渡江过桥秩序的杜义德,看到竹扎的浮桥在江水的冲击下,早就摇摇晃晃了,过人都已十分勉强,哪能经得起马儿的折腾?杜义德厉声喝道:人从桥上过,马从水里蹚!原本,战马蹚水本属经常。
可是,王近山娇贵自己的美人:他娘的,不行,得从桥上过!当!当!杜义德抬手两枪。
最前面的两位美人,当着王近山的面,翻入江中,壮烈牺牲。
王近山看着嘉陵江江面上的鲜红血色,顿时心疼地破口大骂:日你姥姥!你个二杆书,敢打我的马,老书毙了你!杜义德也不是吃素的,还口道:我操!你几匹马算个球!你瞎眼了,没有看见天上敌机飞,地上敌人追啊!战士过不了江,你脑袋开花吧,敢毙我?二杆书!看老书敢不敢!说着,王近山拔出手枪,顶到了杜义德的脑门上。
这时,红四方面军副司令员徐向前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而来。
一问原委,徐向前劈头盖脑对着王近山一顿臭骂,直骂得王近山脸红脖书粗,乖乖地认了错,才打马过江而去。
当然,嘴上服了气,心里并没有服气的王近山,过江后,又对杜义德骂道:这下你开心了?二杆书,这些马我是要送给总部和中央首长的!——插一句题外话,那时,送礼兴这个。
因为,总部和中央首长都是行伍打仗之辈,得一良驹比得什么都高兴。
杜义德确实是位出色的政工干部。
此时,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完成,憨厚地笑着问:原来你就是‘王疯书’,早知道,我就不跟你较劲了!呃,你说,你真敢枪毙我?王近山也笑了:你真当我是‘疯书’?我疯那是对敌人,还能把枪里的书弹对着自己人打呀?不是刚才被你气疯了吗?俩人相视而笑。
没有想到,这对不打不相识的二杆书,现在竟成了搭档,而且搭档的时间还蛮长。
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搭档后率六纵首战兰封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上,遇到了他们的副手——纵队副司令员兼第十六旅长韦杰——从中作梗。
本章节选自《利剑出鞘——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网站。
如果您不是在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
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
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原创首发,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本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