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任军长全集 > 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枪声

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枪声

2025-03-31 01:57:03

邓**率领的野战军前指机关和六纵、二纵、三纵,一夜行军,进入经扶境内,摆脱了国民党军。

刘伯承率领后指及一纵等进入安徽临泉境内。

尽管脱离了国民党军,但要在大别山坚持,粉碎国民党军的清剿,艰苦的岁月还在后头。

当时的方针是避战。

这是邓**提出来的。

事后,邓**曾回忆说:大别山战略机动范围不大,容不下更多的部队,特别是我们习惯于在平原地区搞大开大合的作战,到这里感到很拘束。

所以,把部队分开建立军区、军分区以后,主力就逐步向北面转移。

中间还有些插曲,就是部队的同志着急,总想打个把歼灭战。

我们开了个会,我讲的话,提出要‘避战’。

因为那时打不得败仗,一败就不可收拾。

后来刘邓分开了,伯承率领第一纵队和野战军的司令部、直属队到淮河以北,指挥全局。

南下大别山的两个后续部队王宏坤、张才千的第十纵队和第十二纵队,也不在大别山,向桐柏、江汉两区展开。

就是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

那时第六纵队担负的任务最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迷惑调动敌人。

别的部队基本上不大动,适当分散,避免同敌人碰面。

从邓**的回忆中,不难看出,六纵是在不断地运动。

换句话来说,六纵在不断调动国民党军,在不断地作战。

确实,为了破坏国民党军随时实施合围,六纵采取了以旅为单位活动,纵队政委杜义德带十七旅活动,纵队副司令员韦杰带十八旅活动,十六旅则在尤太忠旅长和张国传政委的率领下,单独活动在英山、罗田一线。

六纵这三路人马,最有故事的算是韦杰和十八旅这一路人马了。

肖永银,你带你的十八旅在这个范围活动。

邓**对肖永银边说,边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京广路以东,大别山梁以南,麻城以西,长江以北,是你活动的区域。

明白吗?明白。

肖永银坚定地说。

肖永银明白的含义是此地区有4个军的敌人。

纵队政委杜义德说:肖永银,韦副司令员带纵队部分人员,随十八旅行动。

你们应当尽可能多的拖住敌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打游击’求生存。

要靠上去,贴住敌人找仗打。

当然,还要顾及敌人兵多势大,自己不要让敌人吃掉。

邓**补加了一句:肖永银,你可注意啊,不能马马虎虎,让敌人捉去!肖永银看了看邓政委和杜政委,点了点头。

又传向看了一眼旅政委刘昌。

刘昌是从旅政治部主任职务上刚提到旅政委位置上的,原政委李震升任六纵政治部当主任了。

意思是,刘政委,你还有什么意见?刘昌政委明白肖永银的眼神,说:韦副司令员还有什么指示!韦杰开门见山说:照理说,十八旅旅长政委配得齐齐的,用不着我这个副司令员跟着走。

杜政委昨晚对我说,让我去十八旅,任务不是抓工作,而是抓战机。

因此,我这次跟随十八旅,只带作战参谋程永芳和警卫班。

有战机出现时,我们协力打敌人!邓**看情况都差不多了,便说:你们执行吧!就在肖永银和刘昌起身要走时,前指参谋长李达叫住了他俩:你们给我留下一个营吧!肖永银和刘昌知道,十八旅一走,前指的警卫力量实在是太薄了。

当然,肖永银和刘昌也知道,十八旅留下一个营,兵力将六分去一,只剩下5个营的兵力去背4个军的大包袱。

但是他们还是痛快地答应了李达参谋长的要求。

肖永银说:好吧,我给你一个营。

五十二团二营交给你。

肖永银和刘昌回到旅部,立即集合全旅指战员进行出发前的战斗动员。

这一天是1947年12月19日。

此时,纵队副司令员韦杰等一班人马也已到十八旅。

刘昌政委对指战员们说:这次敌人围攻我们,是在我军处于战略进攻,敌人处于战略防御形势下的垂死挣扎。

我军跃进大别山,正是要吸引大量敌人向我进攻,我们背得越重,对其他兄弟战略区大量歼敌越有利;兄弟战略区反攻和进攻的胜利,也正是对我们坚持大别山斗争最有力的支援。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教导和刘邓首长的指示,团结一致,坚决战斗,就一定能粉碎敌人的围攻。

特别是这次对付的围攻,我们旅要单独行动,大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树立战胜敌人胜利的信心。

具体任务,由旅长宣布。

旅长肖永银望了望队伍,高声问:杨永昌!到!五十二团二营杨永昌站了起来,响亮地答道。

你把二营带走,保卫首长,保卫野司,打完了,也要打,完了就算了!肖永银目光如炬,照耀着杨营长。

杨永昌营长目光烔烔地迎向肖旅长。

他明白旅长的话,旅长是在告诉他,部队打光了不怪你,野司和首长安全出了问题,找你算账。

旅长放心,二营拼光了,也要坚决保证野司和刘邓首长的安全!杨永昌营长啪一下敬礼!带走!肖永银下达命令之后,又补了四个字:见面算账!看着杨永昌下达口令,带走卫戍部队二营,肖永银许久才转过身来,对纵队副司令员韦杰说:韦副司令员,我们也出发吧!韦杰点了点头。

十八旅开始向邓**划定的势力范围运动。

是夜,部队营宿一个叫召岗的小镇。

在灯光下,韦杰对程永芳交待:程参谋,你的主要任务有这么几点:一是修正地图,做好兵要地志调查;二是与地方联络;三是要掌握教育随来的通信警卫人员。

是!程永芳回答一声后,到一边工作去了。

程永芳一直在韦杰身边工作。

当初,韦杰在十六旅当旅长时,程永芳就一直在旅部当参谋。

程永芳参谋业务很熟练,韦杰交代程永芳的事很放心。

程永芳走后,韦杰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

韦杰有个习惯,每到一地营宿,都要看地图,长时间的思索。

这个习惯是韦杰长期打仗行军形成的。

当韦杰看到,地图上红蓝两色的数支箭头盘来旋去,相互缠绕着,眉头紧皱起来。

这红色箭头中,不仅有独立行动的十八旅,而且还有邓**、李达的统帅部前指,还有杜义德率领的十七旅。

这蓝色箭头中,是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师、第十一师、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第四十八师、第八十五师。

换一句话讲,解放军十八旅整个穿插在国民党军之中。

韦杰心里沉甸甸的,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和思索,把肖永银叫到了地图前:肖永银,你瞧,南边麻城,西边张店,东边黄土岗,都有敌人……韦杰还未讲完,肖永银已明白韦杰的意思:既然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敌人,只有我们来时的方向北边平安无事,韦副司令员的思路是原路返回?那怎么行?才刚刚离开野司十几里,怎么就回去了?肖永银心头不快,肚里便在骂,胆小鬼!嘴里则说:你说的这些情况靠不住!为慎重起见,我马上派侦察员去侦察!韦杰原本是觉得危险,也没有想到要撤,只是想往东边打他一家伙,现在经肖永银一提醒,还真觉得应该撤。

于是,韦杰打断了肖永银的话,问:你知道有多少敌人要来吗?情况严重,我的意见马上撤!我不同意,原地驻扎!等情况搞清楚了再说!肖永银不服气。

两位指挥官意见相左,直接顶起了牛。

一个是现任最高指挥官,一个是最高指挥官的上级。

按上下级关系,十八旅旅长应当服从纵队副司令员;按对这支部队所负的直接责任而言,十八旅旅长拥有实际指挥权。

两个人都可以制约对方。

如今,两个人意思相左,而且各抒己见。

这样一来,军事指挥权便分割了,形成不了统一的意见。

指挥部里的所有人,神色凝重起来,难道这是出师不利的预兆……指战员们的心里为之一懔!本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