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是运动战,不是阵地战935年1月,蒋介石、何健、徐源泉开始向湘鄂川黔边根据地进行围剿。
黔、川、滇的国民党部队和蒋介石嫡系军队主要在黔、川、滇地区围剿中央红军。
围剿红2、6军团的主要兵力是驻湘、鄂的。
935年1月23日,湘、鄂达成协议,兵分6路围剿 红2、6军团。
即一线部队组成6个围剿纵队。
第1纵队为陈耀汉纵队,带领第58师、暂编第4旅,由新安、石门向江垭、桑植进攻。
第2纵队为郭汝栋纵队,带领第26师、独立第34旅,由慈利沿澧水北岸向溪口、大庸进攻。
第3纵队为李觉纵队,带领第19师、湖南伪保安团,由龙潭河沿澧水南岸向断架山、大庸进攻。
陈、郭、李三个纵队为围剿红2、6军团的主攻部队。
南面的陶广纵队为第4纵队,主要力量是第16师、第62师、新编第34师,第62师主力由军大坪、四都坪进攻永顺。
第16师的3个团和新编第34师的任务是从西面向红2、6军团根据地逐步筑碉推进。
第5纵队、第6纵队分别为徐源泉纵队和张振汉纵队。
他们的主要力量是第48师、新编第3旅和第41师、独立第38旅,计划由来凤、龙山地区向塔卧推进。
这6路纵队从四面八方向红2、6军团包围过来。
他们的主力急速地推进到江垭、溪口、断架山、四都坪、大坝、茨岩塘这个环形线上,并选择了要点,筑建碉堡,形成了内层封锁线。
红2、6军团正好被包围在大庸、永顺、桑植之间的狭小地区内。
为防万一,蒋介石命令围剿采取滴水不漏的战术。
6路纵队内层封锁进攻外,湘军部分兵力和3个保安团把守沅江沿岸及沅陵要塞,以防红2、6军团南下湘中;鄂军以第34师分布在渔洋关、五里坪、鹤峰、太平镇一线,封锁通向长江的各主要通道;在西面,李云杰、李抱冰两纵队和第92师、新编第8师等6个师,布防在铜仁、秀山、酉阳地区和乌江沿岸,防止红2、6军团向西与中央红军会合。
这三个方向的外线封锁线上,敌人兵力达8个师。
只有1.1万官兵的红2、6军团,此时面对着11个师又4个旅计11万余敌人的重重包围。
就在红2、6军团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以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得知湘、鄂敌人的联合作战计划后,于1935年2月1日给红2、6军团发来了重要的电报指示。
党中央在电报指示中说: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与何健部队的疲惫,与敌人离开碉堡前进时,集中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的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
总的方针是决战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
辅助的力量是游击队和群众武装的活动。
对敌人需要采取疲惫、迷惑、引诱、欺骗等方法,造成有利于作战的条件。
红2、6军团接到党中央的指示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左倾机会主义统治的错误战略战术原则。
就这样,红2、6军团开始了反围剿。
3月8日,红2、6军团主力东出溪口,迎击郭汝栋纵队,没能占领有利地形,退回永顺、大庸之间,继续打击南面敌人。
在红军主力与第62师对峙时,3月13日,第16师和2个保安团渡过白河北犯。
红军主力只得转达到西南方向截击。
3月14日,双方在高粱坪展开了激战。
只见那:东面是剧烈的爆炸,南面是书弹横飞,天顶则是一排排开花弹,好像没有脚底的火山一样在喷射,打得敌人魂飞魄散。
两个多小时中,保安团被红军主力击溃,增援的第16师两个团也被打得溃逃回去了。
这时,出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
红军主力与第16师等在高粱坪激战之际,东面和西面的敌人乘虚进入大庸县城及以北地区。
陶广纵队虎视眈眈盯着大庸,郭汝栋纵队也经大庸西进,直逼红军驻地永顺、桑植、龙山。
陈耀汉纵队见势,带起人马西犯桑植。
张振汉纵队也赶紧进到了茨岩塘,以备夺得一块盘地。
贺龙果断指挥部队撤出永顺、桑植、龙山,在后坪地区打击西犯的李觉纵队,从中央突破敌人。
李、郭纵队不依不饶,他们在石田溪会合后,立即投入1个师的兵力,迅速占领永顺、桑植。
这时,贺龙决定去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叫桃源和常德。
桃源和常德驻守的敌人是独立第34旅,旅长罗启疆。
罗启疆刚愎自用,他总认为自己的部队善守能攻。
他让第701团防守浯溪河,第702团防守陬市,第700团守桃源,旅直属队及当地保安团守常德。
各团相距数十里。
贺龙熟悉湘西的山山水水,对罗启疆的兵力部署也是了如指掌,特别是对罗启疆的作战作风十分清楚。
于是,贺龙建议打桃源和常德。
任弼时、肖克、关向应听了贺龙对敌情的分析和地形的介绍,研究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先消灭浯溪河守敌,再逐个吃掉其余的敌人。
为红2军团和红6军团突出重围,择选了这一个突破口。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本书在200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书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书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网站。
如果您不是在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
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
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原创首发,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本书首发。